三年級語文《找駱駝》教材理解
一、教材說明
這篇略讀課文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位老人雖然沒有見過商人丟失的那隻駱駝,卻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準確判斷出駱駝的特徵,指點商人找回了駱駝。
課文以“找駱駝”為線索進行敘述,起因是一位商人丟失了一隻駱駝,經過是一位老人具體地描述了這隻駱駝的特徵以及是如何知道這些特徵的,結果商人根據老人的指點找回了駱駝。
故事引人入勝是因為採用了懸念手法。文章開頭並不急於講明老人是根據什麼知道駱駝特點的,而是講老人十分詳盡地描述駱駝的特徵,使讀者感到十分驚訝,迫不及待地往下讀。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是,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體會到在學習和生活中既要仔細觀察,又要善於思考。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為什麼老人能夠指點商人找回駱駝,這是教學的重點。教學難點是為什麼駱駝左腳腳印淺就能判斷左腳有點跛;看樹葉的牙齒印,怎麼知道駱駝缺了一顆牙。
二、學習目標
1認識兩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重點詞句。
3理解課文內容,養成仔細觀察與認真思考的習慣。
三、教學建議
1指導學生預習,初讀課文,把不懂的地方畫下來,並提出問題。
2透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分角色朗讀,要讀出老人與商人的口氣。重點朗讀老人最後不緊不慢說的話。
3組織學生討論:(1)“為什麼腳印右邊深,左邊淺,就知道駱駝左腳有點跛”?有條件的地方可引導學生在溼地或沙地上走走,體會單腳跳腳印深,雙腳走腳印較淺,從而瞭解因左腳跛,身體重量就大多集中在右腳上了,腳印就深。(2)從樹葉上的牙齒印怎麼知道駱駝缺了一顆牙?
4組織學生聯絡實際,談談類似“找駱駝”的例子。進一步體會對觀察或調查到的情況經過思考推理,能得出正確的判斷。也可以引導學生讀一讀有關推理、探案小說,如《包公案》《福爾摩斯探案集》。又如“積累·運用4”的閱讀短文《小海龜找到了》,讀一讀,想一想,居里夫人的孩子是根據什麼找到小海龜的'?
四、詞語解釋
忿忿(fènfèn):同“憤憤”,很生氣的樣子。
指點(zhǐdiǎn):指出來使人知道。
商人(shāngrén):販賣商品從中取利的人。
五、難句解析
剛才我看見路上有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就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我又看見路的左邊有一些蜜,右邊有一些米,我想駱駝馱的一定是這兩樣東西。我還看見駱駝啃過的樹葉,上面留下了牙齒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顆牙齒。
這段話是老人所講的他是如何推斷駱駝的特徵的。從“看見……知道……”可以看出老人不是無根據的,而是透過細緻觀察才得出結論的。
六、駱駝趣聞
1暴怒的駱駝駱駝具有很強的忍耐力、承受力和持久力,平時總是一副慢吞吞的溫順的模樣。一旦超出其承受限度,也會發生異乎尋常的情況。傳說一個牧人痛打一隻離群的駱駝,使它勃然大怒,用巨頜咬住牧人的腰部在空中狂揮亂舞,將其摔落在地,牧人當場死亡。
2忠順的駱駝駱駝是人類忠順可靠的朋友。沙特、巴林、約旦等國的王族都將駱駝編入禁衛部隊。據說利比亞的領袖卡扎菲更是一天也離不了駱駝,他每天喝駱駝奶,出國參加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有時也要帶上駱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