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體操運動員音樂節奏感如何培養論文
摘要:音樂在藝術體操專案中居於重要位置,藝術體操運動員需結合自身動作完美詮釋音樂,以期呈現音樂與肢體動作完美呼應的場景。音樂節奏屬於音樂語言體系的核心要點,由此,肢體動作契合音樂節奏為藝術體操的重中之重,屬於藝術體操遠動員是否可完美詮釋音樂的關鍵,於藝術體操運動員訓練時注重對音樂節奏感的培養和引導便顯得尤為重要和突出。培養藝術體操運動員的音樂節奏感,需層層推進,進行逐步的激發和提升,強化藝術體操遠動員的綜合素質,增強其審美能力,進行針對性的重複訓練,期望增強藝術體操遠動員對音樂的深入理解,培育良好音樂節奏感,最佳化提升藝術體操運動員成績。
關鍵詞:藝術體操;節奏感;培養
藝術體操屬於藝術性突出的女子競技專案,關於藝術體操其根源可追溯至19世紀,藝術體操於後續發展中逐漸吸收其餘門類的精華,例如現代舞、芭蕾舞、民間雜技等。主要專案涉及繩、球、圈、棒、帶,藝術體操的基礎為女性優美的自然體型,但同時還需輔之必要的音樂伴奏,兩者相得益彰,共同譜寫一幅美好的畫卷。新時期藝術體操發展迎來全新的契機與困惑,一方面因全球化影響,文化的碰撞與融合逐漸成為趨勢,不同區域的音樂語音體系由生澀接觸轉為火熱融合,相互間開始於摩擦中發展。另一方面音樂種類的繁榮為藝術體操的動作表現提供了諸多可能,由此針對音樂風格的選擇更為聚焦,但對藝術體操遠動員瞭解音樂、把握節奏的培養上存在略微缺失。但實際比賽中,針對藝術體操運動員音樂節奏的評價佔比卻不容小覷,因此培養藝術體操運動員對音樂的節奏感為藝術體操發展的應有之義。
1節奏感於藝術體操中的表現特徵
節奏感屬於藝術體操運動員掌控音樂的精神指引,可幫助運動員與音樂本身進行響應。針對運動員進行節奏感培養屬於藝術體操專案中的重要板塊,透過培養可促使運動員掌握音樂本身的韻律,繼而調動自身做出動作與音樂進行匹配。藝術體操所搭配的音樂往往僅有數分鐘便可結束,由此導致藝術體操的節奏特點往往獨具一格,一般而言即音樂節奏明朗、連貫快速、變化多樣。但是事情往往不存有絕對化,緩慢的節奏也必不可缺,緩慢節奏主要營造柔和、節奏起伏不明顯的氛圍,因此適合藝術體操運動員施展幅度大且柔和的動作,動作連貫,抒情意味較為濃厚,適合採用球和帶的形式進行展現。至於音樂短小節奏強勁的音樂,因此便適合施展大跳、轉體等技巧性動作。經典節奏比如4個十六分音符的連續使用,往往可營造出切換有力、包含青春激情的氛圍,因此適合透過繩、圈、棒的形式進行呈現。不同的音樂需對應特徵不一的藝術體操運動員,以此於“形”的層面實現對音樂節奏的深入契合。相對而言,形體特徵小巧、柔韌性突出的藝術體操運動員,因動作幅度相對較小,動作完成時間於先天層面具有略微優勢,由此匹配音樂節奏切換明顯、有力的背景音樂,則更為適合形體小巧遠動員的水平發揮。至於形體特徵較為修長的藝術體操運動員,輔之節奏緩慢、起伏平穩的音樂則更為合適。另一方面,面對不同的音樂節奏,不同性格特徵的遠動員將產生不用程度的適應反應。因此,力量型、活潑型的藝術體操運動員可以選擇節奏有力、變化突出的音樂節奏,至於平和性特徵的藝術體操運動員則需要匹配綿長、委婉的音樂節奏進行搭配。
2培養藝術體操遠動員音樂節奏感淺述
2.1夯實樂理知識基礎
熟悉一件事物,不光需要知道表面線索更需掌握深層核心。一段音樂播放,要想對其深入掌握,樂理知識的瞭解不可缺,假如未針對樂理知識進行積累,那麼音樂節奏感的最終大門仍有待推開。透過音樂節奏想觸控一段音樂的思想,繼而匹配相應的藝術動作,那麼我們便需要明晰,一段音樂僅根據孤立的音、和絃或多個彼此間聯絡不強的音,那麼將難以進行真正的表達。音域、音寬、大調、小調等名詞的含義對於理解音樂的深層次核心至關重要。藝術體操運動員透過系統學習,深層次內化於心,於自身搭建樂理體系,那麼面對適合自身形體特徵、性格色彩的音樂,大腦將對節奏的掌握以及解析將更加明朗,甚至日常積累的樂理知識將幫助大腦於無意識層面略微控制身體,使之更為契合音樂細節節奏變化,將音樂情感變化透過動作幅度及微調進行圓滿呈現。
2.2專題性訓練不可忘
針對音樂節奏感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不是促然形成,而是需以科學、合理的思路作為指引,步步為營、逐層推進,於勾起遠動員培養興趣的前提下進行逐步激發。於此階段而言,因藝術體操運動員年齡架構呈年輕化趨向,針對訓練時可挑選現代特色、不顯呆板的音樂進行激發和培養,比如就四分音符而言,李聖傑歌手的《手放開》中,四分音符使用較為明顯,假如此歌曲進行四分音符的專題節奏培訓,那麼一方面不僅可激發藝術體操運動員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可幫助藝術體操運動員快速代入音樂情景,使之更為專注的'投入到專題訓練中。一口吃胖子絕不允許,針對節奏感的訓練需穩紮穩打,不可跳躍式培訓,即初始階段的練習還未徹底掌握,下一階段的練習卻早已開始,這是不符合客觀規律的行為及舉措。一段完整的節奏,先於整體上將動作進行協調處理,當身體可根據音樂節奏變換動作時,可根據音樂節奏本身的特點進行慢速或快速處理,速度可逐段進行加快。此舉措的益處在於,不僅可深層次夯實藝術體操遠動員的培訓效果,面對突發的節奏變化,藝術體操遠動員也具備了一定的處理能力和素質。
2.3拓寬基本知識維度
音樂節奏的培養不能僅僅依靠對節奏的掌握,音樂的深入理解對於快速掌控音樂節奏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培養者也需對相關的知識進行傳授和教學,激發藝術體操遠動員的深層次認識,使之認識到培養綜合素質、拓寬知識維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於淺層面而言,即需要藝術體操運動員掌握音樂產生的背景、歷史故事、傳承變化等相關因素,這對於瞭解一段音樂的“酸甜苦辣”具有良好的支撐作用。同時,交流是突破問題障礙的有力推土機,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掌握事情的邊邊角角,由此鼓勵藝術體操運動員之間開展良好交流、溝通,相互促進、相互瞭解,繼而實現對音樂及音樂節奏良好掌握之目的,對於音樂節奏感不強的運動員來講,透過寬鬆的氛圍及充分的討論,將會帶給其觸動,繼而幫助其樹立良好節奏感。
2.4促優審美層次
新時期條件下,社會文化多樣性愈加突出,於音樂層面表現也愈加多元,由此針對節奏培養,定量的制定培養措施雖然必不可少,但是關於定性的引導措施也絕不能忘,關於意識層面便為關鍵一環,即審美能力的強弱與否。審美能力即意味著體操運動員需要善於發掘身邊的美,仔細體會與領悟。審美層次得到提升後,可促進節奏意識邁入新臺階,屆時生活中的美將得到充分的發掘,甚至於簡單的夾菜、轉身、開啟車門等動作中皆可發現。透過不斷地積累與發掘,節奏意識將於潛移默化中得到充分的提升及最佳化。透過一系列措施培養藝術體操運動員的音樂節奏感,逐步引導,夯實音樂樂理基礎,開展針對性培訓活動,拓寬知識維度,促優審美層次,增強藝術體操運動員對於音樂的理解層次,可深入領悟音樂所表達的精神訴求,繼而將肢體協調至與之完美契合的程度,從而將作品進行完美無瑕的演繹,最終取得良好的競技成績。
參考文獻
[1]王建瑋.青少年藝術體操基礎訓練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8(10):201-202.
[2]張千帆.舞蹈與藝術體操異同的研究[J].戲劇之家,2018(14):140.
[3]鄧煒.試論藝術體操運動員音樂節奏感的培養[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4):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