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的洞課後反思
自從使用整合課程以後,發現經常出現一些“牛頭不對馬嘴”的現象。明明寫著是一節音樂活動,可活動目標、活動環節卻與音樂完全無關,只是學習的兒歌有配樂而已,明明寫著是一節科學活動,活動目標及過程卻完全指向了藝術領域,明明標著語言活動,但怎麼看也是一節科學活動,這樣的現象真是屢見不鮮。
有些是教材參考書上分類就出現失誤,有些是老師們在備課時,為了給每個老師分課,所以強行將一些課拉入不相干的領域。
《愛吃的洞》就是這樣一節活動,仔細分析教材,這首兒歌其實是一則謎語,兒歌中只是將嘴巴、隧道、垃圾桶比喻成一個個愛吃的洞,並加入了形象的.象聲詞,讓孩子透過兒歌中的語言去猜中其中隱藏的含義。備課老師雖然設計成了音樂活動,但我決定將“讓孩子領會兒歌中隱藏的奧妙,並學會用相同的形式創編兒歌”,作為這節活動的主要目標,這樣,這節活動就成了一節語言活動。
翻開教科書,上面將此活動分在了語言、社會領域,目標是:“嘗試學習將垃圾分類;瞭解、關心環境衛生,要從自身做起;大膽用身體動作進行表現。”全都指向了社會領域,且重點目標“在垃圾分類”,與兒歌的內容並沒有多大聯絡,如果說有關聯,只能將兒歌作為活動的“引子”,引出“垃圾桶”這個話題。
因此,如果按教材參考設計的教案,就應該上成一節“社會”活動,課題為“垃圾分類”,如果把兒歌作為重點,那麼就應該作為一節語言活動,課題為“愛吃的洞”,而無論從兒歌的內容、形式、旋律哪一方面看,將它作為一節音樂活動,都顯得很牽強。
在我們備課時,第一要備“教材”,要分析教材適用的領域,將教材的使用價值發揮到最大。並不是所有的兒歌都適用於語言活動,也並是所有的歌曲,就適用於音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