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倍的認識》的課後反思

《倍的認識》的課後反思

《倍的認識》選自於人教版數學教材三上第五單元。原來這一內容是二年級的,但因為二年級只認識了乘法,所以只能從乘法的角度去理解倍的含義。這樣就知識本身來是不夠完整的。因此,現在的數學教材將其安排在了三年級上冊,這時學生已經認識了乘法,也認識了除法,教學時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與應用,學生可以學得更好,理解得更透徹。我所執教的“倍的認識”是這一單元的起始課,目的在於認識倍,知道倍的含義,就這一點來說,新教材與原來的實驗稿教材相比是沒有太多變化的。

本課選取了教材呈現的主題圖進行教學,在不同蘿蔔數量的比較中來認識倍。胡蘿蔔有2根,紅蘿蔔有6根,白蘿蔔有10根。先讓學生數出數量,然後比較,說說你發現了蘿蔔數量的哪些關係。根據經驗,學生會說出誰比誰多幾或少幾的相差關係。也會有學生說出誰是誰的幾倍這樣的倍數關係。我就藉此引導,揭題,兩個數量比較時,有我們已經熟悉的相差關係,也會有倍數關係。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認識倍。課堂上這一環節進行的比較順利。我也發現,學生對於多幾或少幾這樣的關係印象是非常深刻,甚至在表述時,也會出現多幾倍或少幾倍這樣的語言。因此,課堂一開始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相差關係開始,肯定學生的認識,並向學生介紹這一新的倍數關係。

接下來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要求學生在胡蘿蔔與紅蘿蔔數量的.比較中,認識倍的含義。知道6根裡面有3個2根,如果把2根看作一份,那6裡面就有這樣的3份。為了讓學生更深刻的認識這一關係,我用事先準備好的圖片,讓學生擺一擺,想一想,怎樣擺能夠很清楚地看出是3個2根,擺好後一份一份地圈出來。然後說一說這裡的3倍是怎麼來的。並在發言中規範學生的語言表述。說成“胡蘿蔔有2根,紅蘿蔔有3個2根,所以,紅蘿蔔的根數是胡蘿蔔的3倍。”這一環節是否成功是本節課的關鍵。在課堂教學中我發現教師的引導語很重要,學生能不能說好,關鍵看教師是不是有明確的要求與言語提示,並且要多請幾個孩子說,還有同桌互相說,齊說。透過多說來明確對倍的意義的描述。在比較了胡蘿蔔和紅蘿蔔的數量後,接著再比較胡蘿蔔與白蘿蔔的數量,說說5倍的關係是怎麼來的,藉此鞏固對倍的意義的理解。最後還有紅蘿蔔和白蘿蔔數量的比較。非常特別的是6和10是不存在倍數關係的。那麼可以借這個素材讓學生想辦法創造倍數關係。可以減少紅蘿蔔也可以增加白蘿蔔,這裡可以有非常多的方法。也是本節課中最能激發學生數學思維的環節。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學生說出來的方法,老師最好在PPT上有相對應的出示。但困難的是老師又很難將所有的情況預設到。因此,可以多準備幾個圖片,直接在黑板上擺出來。這樣學生應該會看得比較清楚。在此環節中需要將1倍的認識放進去。在變化中認識到當兩者的數量變得一樣時,就可以說它們是1倍關係,可以說紅蘿蔔是白蘿蔔的1倍,也可以反過來說白蘿蔔是紅蘿蔔的1倍。課上發現學生找倍數關係還是很快的。並且也會多多少少用上乘除法的知識來幫助自己思考。這是好現象,證明學生已經把倍與乘除法聯絡在一起了,有助於學生理解。但是在表述時,教師本人應該更注重看圖理解,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理解得充分透徹。

最後是本課的課堂練習,讓學生動手在練習紙上圈一圈,畫一畫。充分理解倍的意義。特別是練習的第二題,這是《課作》上的題目,將它放進來,可以讓學生嘗試三個數量間的比較,注意找準比較的標準,知道把誰看作一份。

就本課的教學效果來看,學生能夠理解倍的意義,並能用規範的數學語言表達出來,這是本課成功的地方。但是教學中也可以發現,學生接受得比較快,為了讓學生學得飽,我還應該注意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的認識過程,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給學生髮揮的空間,再提高一些難度,增加素材的抽象性,如線段圖,圈圖等,讓孩子知道,不管圈裡面是什麼,只要把它看作一份,那麼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