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圖形練習》課後教學反思
一、回顧匯入
提問: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哪些平面圖形?這節課,我們將繼續研究這些圖形。透過擺一擺、折一折、畫一畫、拼一拼等活動進行練習。
二、實踐操作,鞏固發展
1、擺一擺
我們已經認識了這些圖形,你能擺出這些圖形嗎?請大家拿出6根小棒,分別擺出練習四第1題裡的圖形。
你能用8根小棒擺出我們學過的什麼圖形?同桌小朋友合作試著擺一擺。
能用小棒擺出圓嗎?為什麼?
2、折一折、畫一畫
(1)第2題
出示題目要求,學生讀題理解題意:什麼叫“對摺”(教師演示)怎樣算對摺兩次?
讓學生自己對摺,完成後同桌互相說說折法和折出的圖形。
學生交流,說說折出了什麼圖形。
說說正方體折兩次可以有幾種折法,各折出什麼圖形。再讓學生把自己沒有操作的折法再折一折。
(2)第3題
出示題目,要求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
學生畫圖,再交流畫出的圖形,說說哪個是長方形,哪個是正方形,話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3)第4題
讓學生拿出長方形紙。
提問:如果用長方形紙折出兩個三角形,你想怎樣折?自己折一折。
交流:你是怎樣折的?這樣折出的兩個三角形在哪裡?
(4第5題
讓學生看第5題,明確要求。
學生獨立思考怎樣才能折出一個正方形,自己折一折,同桌互相說說折法。
交流:誰來說說你的折法?
讓學生按正確的折法再折一次,並想想為什麼這樣折出的是正方形。
追問:你局的正方形四邊的長應該是怎樣的?
3、找一找(第6題)
讓學生自己觀察兩行圖形,說說第一行有哪些圖形,第二行有哪些圖形。
引導:請小朋友觀察每行圖形的排列有什麼規律,你能照樣子接著畫下去嗎?學生自己試著畫一畫。
4、思考題
讓學生看圖,明確每幅圖下面的填寫要求。可以先和學生一起數一數左圖中的長方體個數,重點幫助他們發現圖中由兩個小長方形所拼成的大長方形。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獨立數出另外兩個圖形中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個數。
5、動手做
(1)讓學生說說課本上用學過的圖形拼成的三幅圖各是什麼圖案。
學生在小組內分工,分別動手拼出書上的三幅圖案。
(2)你還能拼成怎樣的美麗圖案?在小組裡試一試。
三、全課小結
請小朋友回憶一下這節課的練習,你參加了哪些操作和實踐活動?有了哪些更深的體會和認識?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對這一單元的綜合練習。透過學生擺一擺、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和拼一拼等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對有關平面圖形的認識,感受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絡,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我在這節課的授課過程中存在這些問題:
1、這節課的所有練習都是讓學生動手去做,需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操作,而我因為要趕進度,本節課只安排了一課時的時間,在課堂上無法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擺一擺、拼一拼,造成整個教學程序很趕、很倉促。
2、課堂語言還不夠精煉、有些語言較為囉嗦,有時提出的問題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還需要多積累一些課堂經驗和課堂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