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教材編寫探討論文
一、CBI教學理念
CBI是近年來一種備受關注的語言教學模式和理念,主張基於某主題或學科來開展語言教學,提倡以內容為依託,把語言和知識的學習有效緊密地結合起來,語言教學的重心由語言本身的教授轉為透過幫助學生學習學科知識來獲得語言能力。
二、現有大學英語教材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目前大學英語教材存在的普遍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內容難度缺乏時代性。教材的難度取決於英語教學大綱。教育部頒佈的最新大綱距離現在已超過十年,現行的教材編寫卻仍然以此為依據,內容缺乏時代性。第二,內容陳舊,實用性不足,缺乏針對性。由於大綱未及時調整,使得應有的指導不明確,教材的編寫無據可依,大多數英語教材內容和題材無太多變化,僅僅是對中學的通識英語教學素材簡單延續,編撰不具針對性,與學生的專業化學習完全脫節,實用性不足。第三,忽略了對中國文化的匯入。語言交流本身是雙向的,我們在瞭解對方文化的同時,同樣需要將中國的文化傳播出去。而在大學英語教材的編寫中,中國文化元素嚴重缺失。
三、以CBI為導向的大學英語教材編寫
(一)實現內容層次化、模組化
我國不同地區,不同專業的學生英語水平都存在著差異。教材編寫就應考慮實行“一綱多本”,甚至是“多綱多本”,“針對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大學生編寫多本不同起點、適合不同型別學校的教材”[1]。教材內容上還要適當覆蓋與學生所學專業相關的內容,從而為學生提供與自己專業學習相關的語言表達的機會,增強教材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教材還應兼顧模組化,即語言素材的選擇上設計不同模組。每一個模組內容無論是在橫向還是縱向都是有所關聯的,以豐富的內容代替傳統的語法詞彙講解,使得教學更成體系,學生興趣更大。
(二)引入中國文化元素
以CBI為導向的大學英語教材編寫應注重內容的廣泛性和全面性,中國文化元素的'引入必不可少。在近幾年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變革當中,翻譯和閱讀都多次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因此,教材的編寫也應順應這一趨勢,可引入中國京劇等國粹藝術、傳統節日,神話傳說,風俗民情,歷史遺蹟等的介紹,以及一些英文版的唐詩宋詞、名人名言、名人軼事等作為課餘欣賞。
(三)以多元化的教材評估為參照
以CBI為導向的大學英語教材編寫要求對教材內容多元化評估,給新教材的編寫提供必要的參照。這包括主體多元化(學生必須是教材評估的主力,教師、教材設計與編寫人員、相關課程規劃與實施人員);評估視角多元化(從理論上評估教材是否符合教和學的相關理論,從設計上評估教材是否符合課程與教學目標,從實踐中評估教材是否符合師生需求),以此使教材在“使用—評估—改進—再使用—再評估—再改進”過程中日臻完善。
(四)注重對教師個人專業發展的促進
CBI教學理念要求教材在內容上應促進教師個人專業的發展。國紅延、戰春燕[2]曾指出:大學英語教師的教材使用能夠促進其語言能力和教學能力提高[。所以,大學英語教材的編寫應多呈現出比較實用和前沿的大學英語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注重精選能幫助啟發和更新教師教學觀念的教學素材,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英語教學的水平。
(五)注重提供原始素材,真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CBI教學要求教材提供原始素材(即不列出生詞解釋和背景知識的課文)為學習內容。傳統的大學英語教材提供詳細的生詞中英文解釋、背景知識、難句釋義、課文翻譯、易讓學生養成惰性,習慣被動接收而不主動探究。因此,CBI指導下的教材編寫僅標註生詞,不給解釋,培養學生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和動手查字典的習慣;對於背景知識和一些術語,僅提供一些權威網站供學生課前查詢相關資料,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結語
大學英語教材的編寫應以CBI為導向,以出版能夠適應現代社會,具有實用性和針對性的英語教材為目標,從而全面和科學地推進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蔡基綱.試論第五代大學英語教材的編寫理念和原則[C]//大學英語教學探索與展望論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2]國紅延,戰春燕.一項關於大學英語教材對教師專業發展作用的調查研究[J].外語界,2011(4):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