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新中心頻道支援科裝置管理分析報告
1裝置的檢修及利用
隨著新中心建設的完成,相對於老臺其擴容後的巨大面積使我們擁有較多的獨立裝置庫房,而老臺的相關裝置也被搬遷至新中心,為了讓原有裝置發揮餘熱避免裝置浪費,我們將新老裝置分別獨立放置於不同的庫房中,並對庫房編號加以修改,統一註冊管理進出庫鑰匙。透過對老臺裝置進行登記造冊,在記錄資產號和裝置的具體型號時,根據老裝置的不同工作狀態將其區別放置,其中,裝置年限較短、狀態較好、能夠隨時使用的統一放置於一處並加以標識,並將相關裝置所需配件放置於附近以便隨時調取,例如,在老臺才使用兩年的SONY2000切換臺,其狀態非常完好,因此,我們將其切換臺的核心周邊,如面板、主機、控制單元、電源線等均放置於切換面板周邊,一目瞭然,方便隨時使用。而對於年限較久狀態較差但仍能使用的裝置單獨歸於庫房別處,例如,老臺使用的湯姆遜攝像機已使用接近十年,雖能正常工作但狀態已不能滿足需求,因此,我們將其作為新錄製類演播廳攝像機的備份使用,其周邊CCU及其線纜均配套放置。在老臺裝置的管理歸納中,我們發現老臺的有些裝置雖然已經陳舊不堪,但有些核心裝置的完好程度還是超出預期,如切換臺周邊、調音臺周邊、同步系統、通話系統、機箱板卡等,因此,在老庫房整理歸納時,我們將相關老裝置的儲存管理工作當作搭建一個全新的系統來進行配置,也就是說這些庫存的老裝置及周邊在必要時能夠隨時呼叫,整合出一個由老裝置構成的全新的視、音訊系統。而我們在整體歸納相關裝置的同時,也根據相關合同規定要求裝置廠方對裝置進行應有的保養,如筆者所在電視臺(以下簡稱“我臺”)經濟中心以前使用的池上399攝像機使用年限較短,為保障其完好狀態,我們要求廠房對其定期對其機身進行保養維護工作,而工作狀態較為良好的SONY錄影機則在正常保養後進入全新的演播廳作為錄機使用繼續發揮餘熱,我們工作人員則使用皮鼓等工具對各類攝像機鏡頭進行維護保養。老臺系統在拆除工作中剩餘了大量線纜,因此,我們將介面完好的各類視、音訊線纜歸納於一處,方便隨時使用,其中,影片線和音訊線分別整理成束單獨放置,而相關的控制線束和電源線則與對應的相關裝置放置於一起或周邊。在完成老庫房的裝置清點管理工作後,我們單獨造冊將裝置進行統計,並規定任何人使用老庫房的相關裝置必須登記申請,並且記錄相關明細以隨時更替,做到裝置出入庫隨時查詢實時調取,其具體工作細緻劃分到每一根造冊的線纜。
2裝置的分類儲存
廣電新中心4個260m2新聞類演播廳在系統整合完成時其核心裝置均按正常數量配置並未留有冗餘,而在系統整合中留下了大量的線纜套材和相關視音訊接頭,散落於系統整合現場各處,我們在整體過程發現了整盒的影片介面和金手指,以及線纜標號等,由於數量眾多,單獨設定一庫房專門用於放置新演播廳建設中多餘的裝置及線纜套材,並將該庫房劃分為兩大區域,一區域專門放置影片周邊,另一區域專門放置音訊周邊。我們首先將數量眾多未開封的線纜套材根據視音訊加以區分放置,並向製作中心專門申請了一定數量的儲物櫃用於放置較為貴重的全新未使用的套材,如提詞器周邊的紅外接收裝置、攝像機的伺服、多餘的.技術監督器、各類全新的影片處理板卡,等等,將每一個儲物櫃進行詳細標號,並針對每一個櫃子所儲存的裝置進行詳細登記造冊,這樣一來,可以根據記錄名冊很快查詢到器材所在的儲物櫃從而方便拿取。而新中心的四個演播廳系統在使用過一段時間後,出現了部分裝置的損耗需要廠家進行更換修理,損耗的裝置被放置於該庫房,當補充的新裝置到達時進行出入庫登記,確保庫房出入儲存明細的穩定,與此同時,我們收納了大量的工具用於日後做線,以便應對各類新裝置的接入。由於在老臺配置了大量的攝像機輕型三腳架和氣壓式重型三腳架,而此次新演播廳建設中配置的提詞器裝置由於過重導致演播廳的新三腳架無法支撐,使腳架在升高過程中無法鎖定具體位置,導致節目錄制不能順利進行,而原有老臺的氣壓式重型三腳架能夠支撐住添加了提示器的額外重量,保障了節目的進行。
3結語
綜上所述,新中心演播廳庫房管理的工作建立在熟知系統裝置的情況下順利進行,針對新老臺不同的裝置狀況加以區分對待,在充分發揮新裝置效用的同時積極發揮老裝置的殘餘價值,做到在最極限情況下演播廳的系統應急使用,保障各類節目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