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課有感範文
今天有幸聆聽了四年級兩位老師的同體異構課—《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兩位老師沒有用華麗的語言來渲染的課堂,而是那一系列的巧妙的課堂設計,既讓學生開拓了視野又讓學生得到了語言的訓練。
一、看圖想意
為了讓學生對樟樹有個瞭解,在課件上特地下載了一幅樟樹圖,樟樹的葉子綠得發亮,讓學生來談談對樟樹的最初的瞭解,有些學生說“葉子綠得發亮”、有些學生說“密得不透風”等等,有學生感性的認識,也有學生理性的想法,我相信這幅圖一出來的時候,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認識,這就達到了新課標的要求:由以往的灌輸式學習變成了主動、自覺的去思考,學生就很容易理解文中所描寫的樟樹。打破了以往死記硬背,變成了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
二、關聯詞訓練
在課中他們很注重學生的說話訓練,鍛鍊學生的.思維訓練,如用“無論……都……”造句,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權,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哪怕是平時不善於發言的學生,他都寫出了這樣一句話“無論是颳風還是下雨,樟樹都是那麼蓬蓬勃勃。”,這個句子很樸實非常生活化,使學生能夠聯絡生活實際去想問題思考問題,加之老師課堂激勵語的運用得當,更是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激發其內在發展的動力,從而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實現個體價值。
三、說話訓練
課要結束了,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讓學生說一段話“宋慶齡和樟樹一樣的……”,學生在對全文進行了分析與瞭解,已基本上能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能夠把宋慶齡和樟樹之間的關係理清楚了,從總體情況來看學生基本都寫出來了。這個設計環節,教師更多的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可能反應,教師也從以往“只見教材不見學生”的備課方式中轉變出來,注重花時間去琢磨學生、琢磨活生生的課堂。在這節課中不是單純地寫教案,除了寫以外,更需要走進學生中間去,真正瞭解了學生的需要,最終使教師達到了“以學論教”的目的,學生學得輕鬆,老師教得放鬆。
一節好課是要學生學得好,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主導。面對客觀存在的個體差異,形成差異的策略也可理解為,一方面要儘可能縮小過於懸殊的差距,使後進生得以發展和提高,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擴大這種差異,使優秀生更加優異,出類拔萃,真正達成“和而不同”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