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侶與哲學家》前三章讀書筆記
正好在聽神經生理學,散摘了幾段相關的,拼一塊兒好像還挺整。
在物質一元論看來,所謂的心靈只不過上這些機能本身的組合,最多也就是一種反映、一種副現象,是附加在這些機能之外,但無法對這些機能產生影響。
科學無法接受一個非物質性的意識,因為在定義上這種意識無法用任何物理性方式測量。這是一種試圖讓所有事情具體化的傾向,讓一切降到物質層面,不論是意識還是現象。
如果人不過是一些神經細胞,我們很難了解為什麼某些突發的事件或真理的揭露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如此重大的劇變,必須伴隨著同等深度且突發的複雜神經細胞重組,才能決定習慣和行為的改變。
如果意識是一個非物質的`連續狀態,應該很容易就可以進行重大變化,且這種變化能力比透過漫長複雜的過程所連起的物理網路更有彈性。
從神經生物學的模式來看,一個有意識的決定其實是神經系統評估的結果,面對外在狀態如何用最有利的方式反應能夠最有效地增進個人或物種的生存。而意識在此情形下是沒有能力作決定的。
佛法不反對就生理層面所描繪的人類神經系統的運作,但佛法認為把意識侷限在生理機能中算是一種形而上的信念,不能算被科學證明的事實。
如果現實可以被濃縮成物質,意識只不過是神經系統的一個作用,這是在替科學的運作下一個定義。修行的生物也有它的規則,修行在心中所帶出的深沉信仰力量,可以和物質世界進行的實驗相當。從一個純粹修行的觀點來觀察心的本性,所帶來的確定性等同於觀察一個因地心引力而墜落的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