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荷塘月色》的課堂教學實錄

《荷塘月色》的課堂教學實錄

師:上課!

生:起立!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請坐!

師:昨天我請大家預習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下面請大家把書翻到31頁。

(生翻書)

師:關於朱自清先生我們是比較瞭解的,在初中的時候我們曾經學過他的不少優美的文章,我想問問大家,都學過哪些文章啊?

生(齊答):《春》、《背影》

師:不錯!看來同學們的記性很不錯!我又想問大家了,我們學了朱自清先生的這麼多文章,你能不能就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比如語言等等。先思考一分鐘。

(生思考)

師:好,一分鐘時間到了,哪位同學能說說自己的看法?

(無人應答)

師:啊,可能有點難度。沒關係,只要說出自己的看法就行,不管你的看法是對是錯,說多說少隨你,一句話也行。

生:我認為朱自清的散文語言很樸實,他沒有華麗的詞語來做修飾,而是非常自然的流露,他的每一個字詞裡面都包含了他深深的感情,比如《背影》,幾乎每一個字都在表達父親對自己的愛,都在表達自己對父親的愛。

師:恩,很不錯!這位同學說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舉了例子,很有說服力。還有哪位同學說說自己的看法?

生:朱自清的《春》描繪了幾幅春意圖,盼春、迎春、送春,非常有詩意。

……

師:好的,剛才幾位同學都說了自己心中的看法,看來我們同學是非常有頭腦的嘛,以後我們的學習就應該像這樣,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見解。那麼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幻燈機展示朱自清像)

(放音訊檔案,學生聽配樂朗讀)

師:大家覺得剛才的朗讀讀得怎麼樣?

生:讀得好!

師:為什麼這麼認為?他是怎麼讀的?

生:讀得很舒緩、很輕柔。

師:哦,是的。我們以後自己讀課文的時候,就要帶著感情去讀,多讀幾遍,慢慢的就能讀出味道了。

師:在昨天的課堂上,我提出了學習課文的要求,就是研究性學習,要求大家回去把課文與註釋結合起來讀,把課後練習與課後資料結合起來,仔細研讀課文,發現什麼問題就做好筆記,那麼我現在就請同學們把自己弄不懂的地方說出來。哪位同學先來?

(一學生馬上舉手)

師:好,你來。

生:為什麼作者要說“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師:哦,不錯(一些讚揚的話,以下讚揚學生的話就不寫了)。

生:為什麼作者說“什麼都可以不想,什麼都可以想,便覺得是個自由的人”?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從哪裡體現出來?作者不是說月光是淡淡的嗎,又怎麼能如流水一般瀉下來呢?

生:“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我認為用歌聲比喻清香不恰當,老師能說說理由嗎?

生:為什麼作者說“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生:“彌望”是怎麼一種望法?

生:“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作者是不是說得很矛盾?兩組相反的情況怎麼會都喜歡呢?

生:前面都是寫荷塘,為什麼後面要寫《採蓮賦》《西洲曲》,有什麼意圖?

生:“揹著手踱著”,這是怎麼走的?

生:“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作者為什麼要說“過人頭”,是不是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生:“峭楞楞”是什麼意思?又是什麼狀態?

生:作者一開篇就說“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是什麼使作者心裡頗不寧靜的?作者在寫這篇文章的背景究竟是什麼呢?老師能不能介紹一下?

……

(可能還有一些問題,不記得了。有些問題當時就解決了,比如“峭楞楞”,“過人頭”,寫作背景等。講了寫作背景後,我馬上問學生“熱鬧”句,“無福消受”句,“不寧靜”句弄懂了沒有,並要他們說出自己的看法)

師:剛才大家提了那麼多問題,說明我們很有探究能力,這些問題可以說都切中了要害,只要把剛才的問題弄明白了,這篇文章也就差不多了,我希望以後大家還能不斷髮現問題,提出問題。這裡面有很多問題,我們將在課文研讀的時候具體分析。

師:研讀一篇文章,我們應該弄明白作者寫了什麼,怎麼寫的.,為什麼要這樣寫。具體的說,就是要弄清楚文章的結構和作者表達的情感,怎麼表達的。我想請大家先看到課後的一段資料,這裡有金志華的一段話,我們看他的前幾句,金志華說《荷塘月色》的結構,是圓形的,外結構、內結構均如此。從外結構看……從內結構看……(那段話省略),我想請問同學們,這幾句話你有沒有弄懂?什麼是外結構、內結構?前後左右的同學可以討論

(學生討論)

師:討論時間到。哪位同學說說你們討論的結果啊?

生:(她怎麼說的我不太記得了,大概說了不寧靜、求靜、得靜是什麼意思,並沒有把內外結構理解到位。)

生:我認為外結構指的是作者寫了什麼,具體到本文就是作者到了哪些地方;內結構就是指作者的情緒變化,內心世界的變化。

師:還有什麼看法?

(環視片刻,沒有學生舉手)

師:剛才兩位同學說了自己的看法,大家更贊同哪種看法?

(生舉手贊同第二個同學的多,問不贊同的能不能說出理由反對,沒人舉手於是宣佈)

師:既然沒有同學反對意見,那麼我們共同研討出來的就以大多數贊同的為準。

師:金志華認為《荷塘月色》的內外結構是圓形的,你這樣認為嗎?能不能找出理由?

生一致認為:文章開篇是從家裡出來,最後是回了家,從起點到終點,都是家,是圓形的。

師:那這是一種什麼寫法?

生:首尾呼應。

師:你開始讀的時候有沒有留意到文章是首尾呼應?

(生有的搖頭,有的說“沒有”)

師:為什麼沒有留意到呢?

生:寫得太自然了。

師:是的,太自然了。我們根本沒有注意到作者用了這樣一個手法,而我們同學們寫作文的時候,首尾呼應總是很造作的,一眼就看出來了,以後我們就要學習朱自清先生的這種寫法,努力做到不留痕跡。

(下課鈴響)

師:請同學們回去再次認真的研讀課文,就是否贊成金志華的看法進行思考。好,下課!

這是我昨天上課時的課堂實錄,其中有一些記不清楚了,就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