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善於用敏銳的雙眼發現真情,體會人間處處有真情。
2、養成自己修改習作的良好習慣。
重難點:有條理有重點地寫出我們身邊的人們相互關愛的事。
教學準備:課件一個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老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上的內容就是習作三。清同學們開啟語文書。我們來齊讀一遍這次習作的要求。
學生讀書(習作要求)
老師:這次習作的內容是什麼?
學生: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關心、幫助的事。
(板書:相互關愛)
老師:那麼這次習作的重點部分應該在哪裡?
學生:體現人與人關心、幫助的事。
老師:對,為了突出人物助人為樂的優良品質,應該注意人物哪些方面的描寫?
學生: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
老師:昨天,我已經佈置下去了,同學們是不是已經打好草稿了?
學生:寫好了。
老師:好的,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我們班一位同學寫的文章。
(出示課件)
學生默讀或抽學生朗讀
老師;這兩篇作文,哪一篇作文更生動、感人寫?
學生:第二篇更感人,更精彩。
老師:嗯,你從這兩篇習作體會到什麼道理來。
學生:好作文是修改出來的。
(出示課件),抽學生讀。(名人名言)
老師:為什麼要把“一”字改成“數”呢?
學生:因為早春花開很少,“一”字更準確。
老師:所以我們寫文章時,一定要用詞準確。
(板書:最恰當)
老師:好,我們學到了修改作文的一點方法,現在我們就來改一改自己的作文。
出示課件(學生作文)
老師這篇作文的重點應該在哪裡?
學生:第二自然段。
老師:把我們剛剛學到的方法來修改第二自然段。
學生:“爸爸用筷子夾了一塊上好的排骨,說道。”這裡的說道可以加點神態。微笑著多媽媽說,突出爸爸對媽媽的關心。
學生:“媽媽又夾了過去應該改成媽媽停下筷子,把那塊排骨夾回了爸爸的'碗裡。把後面的說道刪掉就行了。因為動作描寫也可以作為語言的提示語。”
學生:“推來推去,兩個推字,我們可以把其中一個推字換成讓字,避免重複用詞。”
學生:我覺得在我說的話後面加點,您們倆都要需要營養。
學生:既然孩子關心父母,父母也要關心孩子啊。我在爸爸媽媽都哈哈大笑起來前面加上,爸爸媽媽各夾了一塊排骨一齊放到我的碗,我們的乖女兒正在長身體,更需要營養,應該多吃點。
老師:透過同學們這一改,文章更生動,更感人了。所以說文章不是寫出來的,是改出來的。來吧,把你的文章也改一改吧。
學生改文章。
老師:我看見很多同學都把文章改好了,誰願意把自己的文章同大家分享一下呢?
學生交流修改好的習作。
板書設計:
關愛
動作、語言、心理活動(重點)
最恰當、最傳神
不重複(近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