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管理中的組織結構與績效考核機制最佳化論文
出版社在由傳統的職能部門管理向專案制管理轉變的過程中,組織結構模型與相配套的績效考核機制的建立與最佳化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現實角度出發,論述了出版社組織結構與績效考核的專案制最佳化方案,並就其所產生的優勢與成果進行了總結和說明。
一、引言
傳統出版業在引入專案管理的理念之後,理想的做法是將一本書從選題策劃到最終出書營銷看作是一個專案的始末,把責任編輯看作是這個專案的專案經理,全權監控整個專案的流程。該專案進行到哪個環節,出現什麼問題和障礙,怎樣有針對性地將書發往什麼地區什麼客戶都應當盡在專案經理的掌控中。但現實情況是,由於長期以來我國出版社採用的都是機械科層式的事業單位管理模式,一般是按職能劃分為編輯部、出版部、發行部等幾大部門,人為地將圖書出版這一流程性、時效性很強的一個整體專案活動劃分為幾個階段,員工也習慣性地以和自己工作相關的某段出版活動為中心,分工大於合作,難以從專案管理的角度理解和看待整個圖書出版活動,從而導致出版項目的整體效能低下。鑑於此,改善和最佳化傳統出版社專案管理制的組織結構和績效考核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組織結構的專案制最佳化
出版社職能式組織結構的專案制轉化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第一,逐步建立起適宜的專案管理組織結構。這可以根據出版社專案經理人才的狀況分步實施。如果缺乏全能型的專案經理人,那麼在跨多部門的大型專案運作上,可以由主抓業務的社領導甚至是“一把手”直接掛帥,從各個部門抽調適合的成員組成專案組,進行專案運作。這是一種由社領導直接主管的特殊的矩陣式組織結構模型。這種組織結構有利於克服專案經理授權不夠充分、成員缺乏整體意識和流程概念、專案開展不順利、時間和成本不易控制等弊端,保障出版任務的順利實現。在運作中要逐步培育起團隊成員在市場、讀者、目標、協作、溝通、成本、質量和風險等方面的意識,積累專案的過程資產,為以後全面開展專案管理積累經驗。而在經過培育和招聘儲備了優秀專案管理人才的'情況下,應該建立以人才為中心的、較固定的、承包式的組織結構模型,把經常為專案服務的穩定小組固化為一個獨立的職能單元。這是專案式和職能式組合的組織結構模型。在承包式的工作室內,建立全新的保障制度和執行機制,以利人才發揮最大的效用。
第二,建設專案經理人團隊。傳統的管理模式下,出版社的編輯、出版、發行人員比較精通本專業的領域,完全熟悉整個出版專業的人才非常少,這造成編輯不懂讀者、不懂市場、只看個人興趣愛好,發行不懂專業、不懂賣點的斷層局面。專案管理的出發點是組織目標,歸宿點是最最佳化地滿足顧客需求,這兩點要求團隊不僅需要過硬的專業背景,而且還需要擁有良好的管理素養。而專案管理者不單單只是專案的執行者,他們還需要在時間、成本、質量、風險、合同、採購、人力資源等方面具有較高的控制力、執行力和敏感度,這樣才能使專案得到全方位的管理,才能勝任更為複雜的專案團隊工作。專案管理是專業性和管理性要求較高的管理,需要專業素養和管理能力兼備的專案經理人操作實施。因此,出版社專案制組織機制的建立更要側重於培養或引進出版通才、全才,實現專案經理人團隊的建設。
三、績效考核機制的專案制最佳化
對於出版社而言,績效考核結果可以為運營決策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為下一步工作任務的制定和執行奠定基礎。實現績效管理激勵、評價和溝通,可以為出版社的組織結構調整、職務升降、崗位調動、薪酬調整、員工培訓、獎金髮放等舉措提供支援和保障。傳統出版社的績效考核機制往往是針對個人建立的,而且該獎勵機制實行多年,由出版社直接考核社裡所有的編輯,只要編輯能夠為出版社創造效益,就會得到提成,創造的效益越多,得到的提成就越高,而且提成沒有上限。這種獎勵機制必定會給負責暢銷書的編輯帶來豐厚的年終獎,存在厚此薄彼的嫌疑。在實施過程中,部分編輯不為金錢所動,他們並不關心自己能夠創造多高的收益,也不關心是否能獲得豐厚的年終提成,他們堅守自己內心的文化情懷,默默編寫自己喜歡的書,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種情懷儘管是一個文化人應有的節操和堅守,但有時也會給市場銷售帶來些許阻滯。而引入專案管理的運作模式,就需要建立一定的保障制度和執行機制,如建立責、權、利分明的目標責任制度,建立全員捆綁式的績效考評機制。
四、專案制最佳化的成果與展望
首先,能夠提高出版效率。出版社需要安排專人利用先進的管理工具進行圖書出版活動的時間計劃、控制管理,增強圖書出版活動的計劃性和周密性。圖書出版過程中,經過對專案編輯的充分授權,在短時間內集合各個部門的資源,進行圖書出版活動,從而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其次,能夠提高圖書質量。圖書出版項目管理是以目標為導向的管理活動,從質量的目標、資源、制度、組織上建立完備的質量管理體系,團隊成員各司其職,運用PDCA(plan、do、check、action)迴圈的思想進行圖書出版活動的過程管理,嚴把選題質量、稿件質量、編審質量、印製質量、發行質量等出版活動的質量控制點,有效保證圖書質量。第三,能夠發揮成本效能。透過樹立全成本的管理思想,使出版社每位員工建立起對專案的成本估算、預算、決算的意識,尤其是在前期選題策劃階段,透過強化圖書成本的估算,以及選題決策之後的成本預算,嚴格把控成本,使有限的成本發揮最大效能。第四,降低企業運作風險。只有透過周密計劃、嚴格控制的圖書出版活動才具有較強的風險識別能力和抵抗風險能力,從而降低出版失敗的風險。經過精細化的管理,出版社首先要從制度上規避顯性的常規風險和內部管理風險,以便把風險降到最低。第五,能夠提升出版社的核心競爭力。經過周密的市場調研、選題論證,根據需要從編輯部、出版部、發行部抽調專案組成員,目的明確地進行圖書專案的運作,將能夠避免傳統組織結構中各部門成員為了完成各自任務指標而工作的弊端。團隊成員集思廣益,精誠合作,共同努力,本著讀者至上的原則,迅速開發市場需要的圖書產品,能夠有效提升出版社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