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和鹿的教學案例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關於獅子和鹿教學後記_教學案例反思_實錄。
【教學內容】
今年十二月,廣東省教育學會舉辦了一次課程改革教育教學研討會,我有幸向與會代表展示了一節閱讀課《獅子和鹿》。
《獅子和鹿》是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標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的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鹿一心讚美自己的角精美別緻,而抱怨自己的腿太細配不上兩隻美麗的鹿角,最後卻因鹿角差點送命,而因鹿腿獅口逃生的故事。這裡設計的是本課教學中朗讀感悟促創新思維的活動過程。
【設計理念】
朗讀作為語文教學的永恆主題,有著非凡的魅力。由於三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還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撐,探求寓意,須引導學生憑藉想象將文字變成活動的生活畫面,啟用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此基礎上再以讀促思。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使學生的理解得以深化。
【活動目標】
透過利用寓體的形象性去創設情境,將學生帶入課文所描述的情景之中。再透過擴充套件創新思維訓練,引導學生在深切的感受中領悟寓意所在。
【活動過程】
一、對比感悟鹿對鹿角和鹿腿前後兩種不同的態度
這則寓言的開頭和結尾分別寫出了鹿對自己的“角和腿”不同的看法,這是個不錯的朗讀訓練點,可透過前後對比朗讀,讓學生體會到鹿的思想在悄然發生轉變。
活動動員:同學們,現在我們就是這隻漂亮雄健的公鹿,來到池邊喝水,突然發現了自己倒映在水裡的影子,來,誰快來誇誇自己。
學生對於這種形式的讀投入了很大的熱情,面前的課桌彷彿就是那池清水,他們對著“鏡子似的湖面”發自內心地讚歎道;“啊!我的身段多麼勻稱,我的角多麼精美別緻,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麼配得上這兩隻美麗的角呢?”
(這一朗讀訓練,使學生自然而然地走進文字,和文字對話,為下文體會鹿的思想轉變,奠定了基礎。)
二、感悟鹿遇險的經過
課文五六自然段,正是寫鹿遇險的經過,真是有驚無險。學生初讀時,可能會顯得四平八穩,漫不經心。幾經啟發之後,學生在朗讀速度上是加快了,但讓人倒抽一口冷氣的驚險場面卻感受不到。
活動動員:同學們,看過“動物世界”嗎,看到過猛獸追趕獵物時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嗎?對於弱者來說,那將是一場生與死的考驗,那樣吧,現在我們就到森林深處去親自體驗一下。閉上眼睛:清清的池水邊,一頭公鹿正在悠然地喝水,突然它發現了自己映在水裡的影子,身材是那樣勻稱,皮毛是那樣光滑,特別是兩隻鹿角就像兩束美麗的珊瑚,一陣風吹來,他忘情地欣賞著,殊不知遠處的樹叢中,兩隻虎視眈眈的眼睛正在注視著它,一場厄運就這樣降臨了,鹿猛一回頭……,(驚叫)哎呀,一頭獅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鹿不敢猶豫,撒開長腿就跑。……這次,獅子再也沒有追上。
(讀到這兒,學生能體會到那種劫後餘生的感覺,有一些“驚心”了,但還算不上“動魄”,不如趁熱打鐵,讓學生說說剛才都看見什麼了?)
生可能會說:我看見鹿猛一回頭,一頭大獅子正悄悄朝這邊走來。說是遲那是快,鹿拔腿就跑起來,再晚一點點,就沒命了。我想這頭鹿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也有學生可能會說,當看見鹿角被樹枝掛住的時候,我想鹿心裡一定暗暗在罵這該死的鹿角偏偏這時候掛住樹杈,這不是想害我嗎?也有學生可能從另外一個角度想到:趁我不備,獅子猛撲上去的時候,我心裡很緊張,啊!多虧了這四條有力的腿呀!
師小結:這叫有驚無險。大家體會得很好,不過,我還想提個建議,當大家讀到,“哎呀,一頭獅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時,就在後面寫上三個字“好險啊!”;讀到“鹿使勁一扯,才把鹿角從樹枝中掙脫出來”的時候,也寫上三個字“好險啊!”咱們再把這兩段連起來讀一讀,體會體會。
師生讀得都很投入,那驚險的一幕幕,彷彿剛剛發生過。
師再一次動員:咱們一次比一次體會得好。下面我們再讀的時候,要求提高了。“好險啊!”這三個字,讓它們悄悄地藏在心裡,只在心裡暗暗想:好險啊!
師再次引讀,師生合作整讀課文五六自然段。
師總結:我想這回大家完全可以給“動物世界”配音了。
孩子們彷彿意猶未盡,開心地笑了。
(在讀書的過程中,不可小看老師的.“導悟”作用,有時老師藝術性的寥寥幾語就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在這一段的朗讀訓練裡,透過老師一次次深入引導,學生的思維、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動一次次主動參與到朗讀實踐中,老師把穎悟的心靈交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充滿生機和靈性的精神世界與學生共享,潛移默化中老師就成了學生精神文化之旅的親切導遊。)
三、思辯鹿是否該鋸掉鹿角
活動動員:經歷了這次災難之後,鹿痛定思痛,幡然省悟,它毅然鋸掉了頭上那兩隻美麗的角,同學們討論一下鹿該不該這樣做呢?
生經過小組討論之後自然會形成正反兩方:
正:我覺得給自己帶來災難的東西就應該鋸掉。
反:我覺得不應該一時衝動,就鋸掉鹿角,萬一有一天,鹿被追得筋疲力盡跑不動的時候,不是連跟獅子搏鬥的武器都沒有了嗎?不是危險更大嗎?
正:我覺得鹿會鋸掉鹿角,它吃了一會虧了以後,一定不敢掉以輕心,它會苦練奔跑的本領,從速度上勝過敵人,或者過群居的生活。
正:對,生活在森林裡,到處是枝枝杈杈,有鹿角的確不方便,而且還多一分危險,鋸掉更好。
反:我反對,我覺得事情並不簡單,不能因為鹿角這次掛住了樹枝就鋸掉鹿角,那下次腿跑得不夠快了,是不是就應該鋸掉四條腿呢,鹿應該認識到“角和腿”各自的優點,揚長避短,再苦練奔跑的本領和敏捷的聽力,正確看待”角和腿”的長處和不足,我想就不會有太多危險了。
拓展延伸:很高興同學們能從這則寓言中悟到很多東西。像我們熟悉的《龜兔賽跑》選自《伊索寓言》,它語言凝練,寓意深刻,大多用擬人的手法,用一個簡短的動物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在這個腳步匆匆的世界裡,寓言是一種別緻的快餐,能讓我們在讀後獲得智慧的啟迪和精神的滿足,希望同學們能和寓言交上朋友。
(思辯的這一過程,完全激活了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在小組激烈的辯論中,孩子們據理力爭,運用分析,推理等思維方式,爭先恐後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思想的交鋒使課堂上高潮迭起,然後老師不失時機地向孩子們推薦了這一特點鮮明,又深受大家喜愛的文學作品,激起了學生強烈的閱讀願望。)
【案例評述】
我們知道當學生進入充滿情感的朗讀狀態時,就會自主領悟內容,品味情感。這節課,在精心創設的情景中,師生涵詠其中,在朗讀想象中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心要得其義,口必得其語。在對課文進行了高質量的研讀之後,又進行了激烈的思維碰撞。在這節課裡,教者注重了朗讀感悟和思維訓練的和諧共振,使兩者得到了完美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