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教學案例
本文是由語文教案工作室上傳的:《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
2、體味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由賞景而引發的內心感觸。
3、培養誦讀能力。
4、培養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教學重點】
熟讀成誦,積累文言詞彙,理解課文內容。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匯入
古人描寫山川景色的文章很多,同學們前個學期還學習了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大家一定還記憶猶新吧,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背誦。“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文中給大家描繪了山峰、河流的美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吳均的`《與朱元思書》,感受一下這篇文章又是如何來介紹富春江的秀美景色的。
二、檢查預習情況,識記生字
縹 軒邈 泠泠 嚶嚶 鳶 戾 綸 柯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朗讀:聽錄音,注意停頓、語氣、重音。生齊讀。
2、疏通文意:
藉助註釋及工具書理解難懂的詞語,課堂交流,翻譯全文,教師點撥。
補充註釋:
在晝猶昏:猶如,如同。
一百許裡:餘。
天下獨絕:極頂。
百叫無絕:斷。
急湍甚箭:超過,勝過。
猛浪若奔:奔馬。
泉水激石:衝擊。
四、探究學習
1、請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2、本文結構上有何特點?
3、本文主要用了何種表達方式?
4、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本文在語言上有何特點?
明確:
1、“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2、第一段總領全文,二、三段分別寫異水和奇山。
3、描寫,表現了山川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水之清澈和沿岸山之高峻。
4、流露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蔑視。從“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中可以看出。
5、語言優美,一駢為主,駢散結合,講究聲律、對仗。
五、小結
山川景色,古來共談。當我們手捧書卷,領略這些美文的時候,我們彷彿置身於山水之間,眼觀自然之象,耳聽天籟之音,身感物外之趣,雜念頓然消逝,心靈得以淨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希望有朝一日,我們能背起行囊,去飽覽祖國的旖旎風光。
六、佈置作業
比較《與朱元思書》與《三峽》的異同。(提示:可以從寫作目的、表達方式、文章形式等方面進行比較)
【板書設計】
水清:水皆縹碧、直視無礙
異水: 愛慕自然
奇山異水 :(總寫 ) 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分寫) 看:高山寒樹、軒邈成峰
奇山: 志趣高遠
聽:泉水作響、好鳥成韻
蟬鳴不窮、猿叫無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