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物技術

用生物技術促進迴圈農業的發展論文

用生物技術促進迴圈農業的發展論文

1生物技術與農業現代化

80年代初,隨著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西方發達國家先後透過立法等措施,強化了以生物飼料、生物肥料為核心的生態農業政策,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有統計資料表明:目前我國的土壤肥力正以平均1.4%的速度下降。據此,國務院1988年釋出了“關於加強有機肥料工作的指示”。因此,我們有責任加快發展新型活性生物有機肥料,改善傳統的施肥模式,真正做到把用地和養地融為一體,以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90年代初,國務院就明確指示:“根據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在發展畜牧業時,必須解決‘人畜爭糧’的問題,走節稂型或非糧型道路,要充分利用秸稈、稻草等大力發展無糧飼料。”有統計資料表明:我國有纖維素資源每年約50億噸,其中農作物秸稈(麥秸、稻草、玉米秸)等就達6億噸,其中90%以上被焚燒,對大氣造成嚴重汙染。若將秸稈進行生物技術處理,則可大大提高秸稈利用價值及動物消化吸收率。如果每年將1/2(即3億噸)農作物秸稈經生物技術處理製造飼料,就等於增加8100萬噸小麥,相當於我國目前每年所用80%飼料糧。有統計資料表明:我國目前各種農產品的廢渣、廢水每年總量約2245萬噸以上,如進行生物技術處理可生產飼料酵母10萬噸以上,既變廢為寶,又綠化環境。如何處理農作物秸稈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發達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農業發達國家如美國、澳大利亞都已經普及了秸稈生化飼料技術。大力推廣秸稈生化飼料,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發展畜牧業,秸稈“過腹還田”形成生態良性迴圈已成為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2生物技術與生態農業結構模式

生物技術將農業廢棄物(稻草和其它秸稈)、野草等轉化為酸中有甜、香味獨特、營養豐富、畜禽愛吃的生化飼料,又將汙染外界環境的畜禽糞便轉化為速效、長效、增效於一體的綠色農業需要的生物有機肥料。這一技術的應用推廣對減少養殖業、種植業的成本,增加農民收入,減少環境汙染,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解決“三農”問題,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生物技術與生態農業模式裡,極大地體現了生物技術與養殖、種植業的相互關係:養殖業、種植業為生物技術提供了豐富的原料資源;生物技術大大加快了養殖業、種植業的發展。

3生物技術對生態農業的作用和效益

3.1生物技術對生態農業的作用

利用農副產品及其廢棄物的原料,低成本製取畜禽高蛋白,全營養的優質全價飼料,其特點是:製作簡單,成本低,不含抗生素,無毒,見效快。利用養殖業、種植業的'廢棄物,低成本製成具有速效、長效、增效於一體的新型活性生物有機肥料,其作用不僅大幅度提高農作物總產量,而且能改善農產品品質,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保護生態環境。利用養殖業、種植業的廢棄物,低成本製取沼氣,既提供能源,又優化了環境,達到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統一,形成了生態農業良性迴圈,保證了農業可持續性發展。

3.2生物技術對生態農業的效益

辦一箇中小型規模(月生產100噸)生化飼料廠,月利潤可達215萬元,如代替飼料喂畜禽可節約20%的飼養成本。透過田間對照試驗,使生物有機肥的水稻產量提高8.4%,大豆產量提高9.9%.蘿蔔單產提高12.6%,並具有抗旱、抗寒、抗病能力,對梨、柑桔、桃等水果效果更佳。庭院生態,以一個16立方米的沼氣池為紐帶可實現“種、養、加”一條龍三環配套,較好地挖掘了生產潛力,解決了肥料、飼料、農副產品加工、家庭照明、燒飯能源,並提供了優質有機肥料,降低了養殖業、種植業的成本,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