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思維情境的創設
思維是一種複雜的心理過程,是由人們的認識需要引起的。在數學教學中,要使學生不斷地產生學習意向,引起學生的認識需要,就要創設出一種學習氣氛,使學生急欲求知,主動思考;就要設定出有關的問題和操作,利用學生舊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結構,以造成認知衝突。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認知衝突是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與新學知識之間的衝突式差別,這種衝突會引起學生的新奇的驚愕,並促使其注意關心和探索的行為。
課堂教學中有了學習氣氛和認知衝突,即創設了思維情境,學生便有了展開思維的動因、時間和空間,從而有助於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引人新課中創設思維情境
新課的引入,這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若不注意思維情境的創設,師生便不易進入“角色”,教師的導學過程和導學效應便不能得到充分體現,從而導致整堂課欠佳的教學效果。引入新課中創設思維情境有以下幾種方法:
1.巧設懸念,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意向。心理學的知識告訴我們:意向是在一定恰當的問題情境中產生的。如在教學相似三解形的引入時,提問學生:不過河,如何測河對岸的樹高?這樣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意向。
2.提出疑點,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導學”的中心在於引導。引在堵塞處,導在疑難處,搞好引導,能有效地促進思維狀態的轉化。在新課引入時,根據教學內容,提出一些疑問,就會引發學生解疑的要求。如在教學負數的引入時,提問學生:
1.你有5元錢,還了2元錢,還有多少錢?列式算出。
2.你有5元餞,還了8元錢,還有多少錢,列式後能算出結果嗎?
3.直觀演示、探索、發現,調動學生的思維和學習興趣。在認識結構中,直觀形象具有的鮮明性和強烈性往往給抽象思維提供較多的感性認識經驗。心理學家魯賓斯坦指出:“直觀要素以概括的映象表象的形態,以及彷彿顯示著和預知著還沒有以同的形態展開的思想系統圖式的形態,參加在思維過程中。”因此在新知識教學引入時,根據教學內容,重視直觀演示、實驗操作,就會使學生感興趣,就能較好地為新知識的學習創設思維情境。
引導學生探索、發現,其進行的過程中就蘊含著很好的思維情境。學生在嘗試了探索、發現後的樂趣和成功的滿足後印象深刻,學習信心倍增,從而能較快地牢固地接收新知識。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係數的關係”一節課的引入時,先讓學生解五、六個一元二次方程,並引導學生列表:各個方程的二次項係數、一次項係數、常數項、X1、X2、X1+X2、X1·X2,並探索發現其關。
此外,在新課引入時還可透過:以舊引新——複習與新課有聯絡的舊知識,引入新知識;故事激趣——與新課有關的數學和數學家的趣味故事等以創設思維情境。
二、新課進行過程中創設思維情境
學生接收新知識的過程,根據皮亞傑的理論,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同化--把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一種是順應--當新知識不能被舊知識同化時,要調整原有知識結構,去適應新知識,按照布魯納的觀點,思維情境是藉助於學生舊有的知識經驗、認知結構,作為同化和順應的外部條件。由此可見,在新課進行中思維情境的創設尤為重要。新課中創設思維情境可採用以下方法:
1.創造“憤”、“徘”意境。“憤徘意境”,即所謂“欲知未知,半生不熟”的情境。“慣”是欲求明後面不得,“悱”是想說又說不出來。在這種情境下學生躍躍欲試,學習積極性最高,一啟則發。其具體作法是,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結點,用舊知識作鋪墊,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創設遷移情境,引導學生對照比較;抓住新授知識的內在聯絡,層層設問,促使學生的思維簡約、越層、跳躍。從而在教學中做到同化中有順應,順應中儘可能先同化,以進一步調整和完善認知結構。
2.暴露思維發生發展過程。學生在新課學習中有著一定的認知過程,即由“不知到知”的意向、領會過程。由於數學知識結構的特點,往往掩蓋了認知思維的存在性。因此數學教學中,暴露思維發生發展過程是符合學生認識規律和認識過程的'。而“暴露”過程的本身就顯示了較強的思維情境,它能促使學生思維活躍,使以教師為主導和以學生為主體達到充分統一。
新課進行中暴露思維發生發展過程可採用的方式是:向學生揭示概念的形成、結論的尋求、思路的探索過程;向學生展示前人是怎樣“想”的,教師是怎樣“想”的,從而透過問題引導學生如何去“想”,並幫助學生學會“想”。在這個過程中適時地滲透數學思想和數學思想方法。
三、在練習和小結中創設思維情境
課堂練習是學生在一節課內對新知識的同化和順應情況的一種檢測,是學生對自己的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自我體驗,從中反饋出的信念可以得到及時評價和調整,同時課堂練習也是學生所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內化過程。創設課堂練習的思維情境,能大大強化這個過程。因此要有目的,有選擇性地安排課堂練習,
一是透過“制錯找因”,創設思維情境。練習中,根據所講內容選編一 些選擇題或判斷正誤題,並要學生找出錯誤原因。
二是編選變式題,使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把握概念的本質屬性。
三是編選的課堂練習要體現出一定的思維層次性,先直觀後抽象,先淺後較深。
在課堂小結中也要注意創設思維情境。由於小結是一堂課的“畫龍點晴”處,它能使一堂課所講知識及體現出的數學思想、數學思想方法系統化,初步形成認知結構。教師在小結時,或引導學生概括本堂內容、重點、關鍵,或利用提綱、圖表、圖示等都能較好地創設出思維情境,所以要十分重視課堂小結在創設思維情境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