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等待讓數學課堂更精

等待讓數學課堂更精

在一次同課異構數學研討活動中,我有幸聆聽了四位教師講的《平行與相交》這一課。同樣的課題,四位教師在課堂上呈現的教學內容卻不盡相同。有的教師僅僅是講了線段、射線、直線的認識,有的教師在此基礎上又跟學生一起探討了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有的教師還完成了如何過直線上和直線外一點作垂線和平行線。

這四堂課各位教師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孰好孰壞,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但這四堂課呈現出的不同的教學內容,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一堂課我們應該教授學生多少知識?如何把握好這個度?容量大的課堂就是高效課堂嗎?

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這四堂課。教學內容最少的那堂課,課堂練習多,學生知識掌握紮實;教學內容多的課堂,練習時間相應減少,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紮實程度不盡如人意。可見,講多了,不一定高效。

我們都知道,一堂課的好壞是由學生決定的,學生學習結果的好壞是一堂課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學生學習結果的好壞可以分為五個層次。學會了,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基本目標;學樂了,能使學生學習數學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樂學了,是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會學了,能夠進行自主學習;會用了,能夠用學生學會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學會是一堂課最基本的任務。以這節課的內容來講,()內容比較抽象,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在有限的空間理解無限的內容本來就是很困難的,因此一堂課教師安排很多內容,學生只能越學越糊塗,學習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如果連基本的"學會"都達不到,那麼這堂課就不能說是高效課堂。一節課不能學會的知識,下節課再吃"回爐飯",既浪費了時間,效果還不好。因此高效課堂不是說教師傳授給學生的知識越多就越高效,關鍵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

新課程提倡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的課堂教學結構,轉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負擔。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教會學生如何思考,如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學會等待。等待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教學策略。

等待,不僅是時間的延長,更是學生思維的延伸,學生能力的盡情展現。在等待中,讓教師靜靜反思,讓學生思維盡情碰撞、迸發。那數學課堂上什麼時候該等待,如何等待呢?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做法。

1.給學生充分的探究時間。課堂上我們經常設計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瞭解知識的前因後果,這也是新課程提倡的。但是我們也常常發現流於形式的探究活動。比如,學生探究三角形內角和的活動,方法不止一個,可以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但是我們經常發現在學生研究出一、兩種方法後,教師就叫停的現象。如果我們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學生可能會給你更多的驚喜。課堂不是說按照教師設定的思路走下來就是好的課堂,好的課堂是學生真實想法的體現,這樣的課堂才是最精彩的。

2.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當教師或學生提出問題後,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課堂上我們經常看到教師提出問題後,當發現有學生舉手,就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其實這時候很多學生還正處於思考中,這樣做相當於剝奪了其他學生的思考機會和思考時間,久而久之,學生便漸漸不再願意思考。當我們抱怨學生不思考的同時,也應該從自身的角度反思一下,我們是否給了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

3.給學生充分的展示時間。展示活動是學生思維的呈現,也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大好時機,雖然用時較長,但這是教師無法替代的。這時,教師要等,等待學生或精彩或差強人意的表現。經歷過,對學生來說就是一次成長,就是一種收穫。多給學生一些展現的機會,相信學生會回報給你更大的驚喜。

重塑觀念,實現高效數學課堂構建高效數學試卷講評課淺談如何打造高效數學課堂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