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讓數學課堂充滿陽光

讓數學課堂充滿陽光

導語: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或課堂是育人的主渠道。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關於 讓數學課堂充滿陽光的教學總結。歡迎閱讀!

讓數學課堂充滿陽光

課堂是學校的心臟。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倡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要調控好課堂,讓課堂充滿創新活力,對學生具有吸引力、親和力,讓課堂體現出和諧性。而這種吸引力、親和力、和諧性主要來自教師科學合理的教學行為,其實質是教師的一種學生觀。

一、尊重學生,平等地看待每一個學生

學生除了認知外,還有自己的情感、意志、態度等,他們與老師一樣有著自己的心理需要。而我們往往只能滿足孩子的求知慾,而忽略其他心理需要,尤其是自尊的需要。人的心理需要是人的發展的動力,自尊的需要屬於人的發展性需要中最基本的需要。現代教學論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心理發展存在兩個相互作用的過程,一方面是感覺——思維——知覺、智慧(包括知識技能的運用)過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感——意志、性格(包括行為),後者是情感過程,是非智力活動,兩者密不可分。而傳統教學只重視前者,忽視了情感,因此使大多數學生感覺學習是一件很枯燥、很痛苦的事情,使課堂失去了對學生的吸引力,學生學習數學是被迫的。要想讓課堂教學對學生具有吸引力、親和力,首先應該給學生以自尊,平等地看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擁有尊嚴的環境中愉快學習。

比如:在教學勾股定理及其應用時,本人設計了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已知兩條直角邊的長畫出斜邊,並量出斜邊的長;第二個問題是在解決以上一個問題的基礎上,以三條直角邊為邊分別作出三個正方形;第三個問題是分別求出這三個正方形的面積,並比較三個正方形面積的關係;第四個問題是把具體直角三角形中的三邊關係推廣到一般直角三角形中的三邊關係。然後問學生覺得如何?同意這個計劃嗎?來徵求學生的意見,有些同學會提出一些問題,如“老師,我想知道今天學習的勾股定理是怎樣得出來的?”“老師,我想知道今天學習的內容對我們的學習有什麼用途?”對於第一個問題,我的回答很坦然,“這位同學提得非常好,可是老師現在也不知道它是怎樣得來的。讓我們課後一起來查詢一下,好嗎?”

這樣這位同學感覺到老師很在乎他,課堂上他的表現也格外積極。對於其餘同學提出的看法,我也儘可能採納他們的意見,這樣讓學生感受到自己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參與中,透過積極努力探求到了新的`知識,感受到了自己是班集體中的一員,體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轉化為學習數學的動力,讓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探究性不斷提高,課堂氣氛也就活躍起來了,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和諧的課堂環境。這樣課堂對學生也就有了吸引力、親和力。

二、重視學生自信的培養,正確看待每個學生所犯的錯誤

學生作為發展中的人,經常犯一些錯誤是極其正常的,期望學生十全十美是不正常的。教師要把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作為財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麵對自己的不足,把錯誤也作為學習的一種途徑,引導學生自己走向完善,讓每個學生都獲得一份自信,當學生在課堂上有了自信的時候,課堂對學生才有吸引力、親和力。比如:本人在教學二元一次方程組應用時,選了這樣一個例題:有兩個人駕車要在規定時間內由甲地趕往乙在。第一個人以每小時50千米的速度行駛,遲到了24分鐘,第二個人以每小時75千米的速度行駛,結果提前24分鐘。求甲、乙兩地間的距離。在給出題目後,我就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

1、這是什麼型別的問題;

2、你能找出問題中的等量關係嗎?

3、你將用我們學過的什麼知識來解決它呢?

接著就讓學生獨立思考,我就走到學生中間,看看他們的解題思路,發現有一個同學的解題思路是這樣的:設甲地到乙地之間的距離為s千米,從甲地到乙地規定時間是t小時,依題意得:由 和 兩個方程組成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我就輕輕提醒這位同學,問:“請你再認真看一看,原題裡用的速度單位是什麼?”他說:“是千米每小時。”我又問:“那麼時間單位呢?”他說:“有小時,也有分鐘。”接著我又問:“再看看你這個方程組中的時間單位統一了嗎?”他想了想回答說:“老師,我明白了,要把24分鐘轉化為 小時。”我點了點頭就離開了,這個過程看似很簡單,但在學生的心理產生的是無形的動力。學生感覺到教師在關注他,當他把錯誤改正過來後,看到了自己出現錯誤的原因,從而增強了學習的自信。

本人還經常教育學生、指導學生要建立自己的糾錯本,把自己在學習中的錯誤一一記錄在糾錯本上,讓學生在錯誤中找到自己的自信和在同學心目中的價值地位,從而讓學生有了發展的動力和方向。

三、尊重學生的差異,不放棄每一個學生

尊重學生的差異,就是尊重學生的個體生命。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不僅如此,當我們看待同一事物時,由於認識的角度、思維方式不同,獲得的認識也是不同的。

每個人的這種獨特理解,一方面體現世界的多樣性、豐富性,另一方面不斷地完善、發展著對世界的認識。傳統的教育模式像工業流水線上生產機器一樣批次生產學生,學生的學習變成驗證標準答案的過程,這必然導致對學生個性的抹殺。

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不同理解和認識,讓課堂成為學生髮揮個性的天地,成為自我賞識的樂園。如:在梯形轉化問題的教學中,我先給出了一個梯形,然後對學生說:“我們已經學習了四邊形這一章的內容,梯形的問題已經做了許多題,對於做過的題目要不斷總結,積累出數學模型儲存在我們的頭腦中,才能提高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我們以前做過的梯形輔助線的做法,大家思考一下梯形輔助線的引法有幾種?越多越好。”

經過同學們的思考,有做一腰平行線的、有過上底兩個端點分別作梯形高的、有過上底的一個端點作一條對角線的平行線的、有延長兩腰相交於一點的、還有過一腰中點做另一腰平行線的等。本人給學生創設了“越多越好”的空間,就是給了學生施展個性的機會,學生可以從自己的能力,經驗出發作梯形的輔助線,這是尊重學生差異的具體體現。接著我又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這樣做梯形的輔助線,這樣作有什麼作用?

最後我總結時說:“今天大家用了這麼多種方法來轉化梯形,是我沒有想到的,讓我自己來做,還不一定能做出這麼多種輔助線來,這說明集體的智慧的無窮的,我為同學們的出色表現表示祝賀。”這是對學生智慧的肯定,也是對學生不同見解的尊重,把學生的差異作為一種財富加以開發,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全面、自由的發展。

《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一書中這樣寫道:教育不是僅僅捧上一張張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書,而是捧出一個個有活生生有鮮明個性的人;教育不是僅僅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學率,而是追求每個學生活潑、主動地發展;教育不是僅僅彙報時的總結,評比時的資料,而教師和學生共度的生命歷程。

作為教師應還學生以自尊,還學生以自信,尊重每個學生差異,用一顆博愛的心透過集體的力量感化學生,讓數學課堂教學充滿創新活力,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