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課堂上交流的反思
我們倡導要變傳統的“一言堂”為“群言堂”,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開展積極的對話和討論。哲學家馬太?利普曼認為,對話是參與者為了快速解決他們共同面臨的問題,而將彼此視著合作者來共同研究、探討問題,具有明顯的探究性。在對話過程中“一種觀點常常會引發另一種相反的觀點,而後一種觀點可能會推翻前一種觀點,也可能被前一種觀點推翻。”而討論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或組成的小組,互相分享、批判各自的想法和觀點,在交流過程中保持適度的輕鬆氛圍。對話與討論要求每一位參與者都要對各自所提出的不同觀點負責,而且每一位參與者都有可能受到那些值得接受或贊成的觀點的影響,因此討論不可預測性、冒險性、嚴格紀律性和協調性。
例如:在上第一章《整式的乘法》的冪的運算後,就提出了這樣的交流問題:“用三個9組成一個最大的數是,那麼用三個3組成一個最大的數是什麼呢?”讓全班同學進行分組討論(該班是4人組成一個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後,請每個小組的代表充分發表意見,其中一個小組的代表小李說:“答案應該是”;而另一個小組的代表小穎說:“答案應該是”;其他小組的代表有的贊同小李的說法,也有的贊同小穎的觀點。最後師生共同評定正確答案是“”。接著又提問:如果三個1組成最大的數,又是什麼呢?讓同學們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互相進行交流,最後得出答案既不是“”,也不是“”,而是111。
結束時,請全部同學就這一節課探討的問題談談自己的.收穫,讓每一位同學都明白數學知識不能照搬照套,千遍一律,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是由學生自評和討論、相互交流,教師參與進來,這是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互動的一種最好方式,這就是開展對話與討論給我們帶來的收穫。
在師生、生生間開展廣泛的對話和討論有助於幫助師生對正在思考的問題形成更具批判性的理解;有助於師生分項各自所具備的經驗和知識,加強了繼續學習的動力;有助於培養師生情感,消除師生隔閡。詹姆斯?迪倫認為“這是將我們聯絡在一起的極好方式”。這正是對話與討論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