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論小學三年級閱讀教學指導

論小學三年級閱讀教學指導

導語:小學三年級是個十分特殊的年級,也是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年級。要培養小學三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應該把重點放在段落的訓練上。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論小學三年級閱讀教學指導,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三年級是個十分特殊的年級,也是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年級。要培養小學三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應該把重點放在段落的訓練上。段落教學的主要任務是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結合上下文的意思,展開合理的、大膽的想象,並且能找出段落的重點詞句,理解段落中每句話之間的意思和聯絡,對篇章結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下面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一、培養學生預習課文段落。

預習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學生剛上三年級,不會預習,我先把預習納入首要任務帶入課堂,集中上好預習指導課,教給學生預習方法:1、讀熟課文,要求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邊讀邊想,讀後能比較準確地回答出課文段落的主要內容;3、要藉助字典詞典認字,理解詞語。

隨著閱讀訓練專案的進行,預習要求也相應提高,在上述訓練的基礎上,再給學生布置方向性預習提綱,讓學生有循可依,有的放矢,使預習由扶持向放手過渡轉變。

二、指導學生通讀課文段落。

在段落的理解過程中,通讀是理解的基礎,讀懂文章段落內容,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淺入深。不要操之過急,囫圇吞棗,要一步一步地指導學生讀下去。為了達到過程得當,理解得順,理解得深的要求,必須抓好以下三個環節。

1、讓學生自讀全文。儘量讀出“順”字。要求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新詞;讀時要注意語氣和聲調;要做到有速度、要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

2、要加深理解。要突出“義”字,要把學生的認知過程和學習語文的過程有機地結合起來,指導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字、詞、句、段和篇章的思想內容,讓學生經歷了從具體到抽象,又從抽象到具體的心理歷程。課前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個問題,要做到環環緊扣,銜接得當。以啟發學生的思路。對於重點的句子和段落,要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透過講讀,討論與交流的方式,使學生逐漸掌握了學習方法.

3、要求熟讀。要加強指導學生反覆誦讀,乃至熟讀成誦。這樣使學生漸漸地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頌課文。

三、鼓勵學生試說段落大意。

說出段意是在通讀段落之後進行的,要使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段落思想內容的理解,能把課文語言轉化為學生自己的個性語言,並對課文語言進行同化,難度相當大。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剛開始說段訓練時,部分學生只會用接近原文的句子來複述甚至是背原文的形式說出段意,部分學生就連原文也不會說。針對這種狀況,我具體指導學生把段落中各句意思先說,然後,把整段話的意思連起來說。在指導段落意思表達時,還要注意把概括地說和具體地說有機結合起來.關於段落中人物的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描寫,都可以聯絡課文內容,讓學生大膽地去想象,去表達。在教學過程中,要儘量避免能說的就不寫,能寫的就不讀那種重複囉嗦的尷尬境地。這樣才能真正地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大大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加強學生詞句段的訓練 。

詞語的理解,句子的連線,是寫好段的前提條件。

首先要加強詞語訓練。三年級學生,有較好的字詞基礎,課文裡遇到的,多數是熟悉的詞語,但這些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該怎樣深入地理解,應是三年級進行詞語訓練的重點。在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抓住這些在字面上易理解的詞語,引導學生結合課文中的語言環境,讀懂這些詞在文章中表達的深刻含義。

其次要加強句子訓練。三年級閱讀教學,要抓住文章中含義深刻、結構複雜、難理解的句子進行訓練,以便更好地理解課文。理解了關鍵詞語,再理解全句。指導學生讀懂總起句和過渡句的意義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最後要加強段的訓練。

集中識字後的閱讀教材是按單元分組的形式編寫的。教學時,要抓住本單元本組的訓練重點,以精讀帶略讀,以課內帶課外,以一篇帶多篇,有重點地、有計劃地訓練學生,逐步提高獨立閱讀能力。

總之,集中識字後三年級閱讀教學,要加強詞句段的訓練,打好閱讀基礎,教給學生閱讀方法,透過反覆

朗讀,加強對課文內容、思想感情的理解,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段的訓練是三年級閱讀訓練的重點,主要抓自然段的理解,段與段之間的聯絡,劃分段落。學生學會了劃分段落和劃分層次的方法。

集中識字後的三年級閱讀教學,要從詞、句、段入手,加強基本功訓練,能為讀懂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指導學生仿寫成段。

因為在三年級階段的段篇教學過程中,寫作方法很多,其中先簡單概括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佔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在學生心目中建立段的概念,就必須正確引導學生理解每個句子的意思以及每個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絡,初步認識文章段落的組合規律,真正讀懂一段話。然後及時指導學生仿照課文中段的組合形式,進行寫段訓練。訓練前要告訴學生: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中間用幾句話對第一句展開記敘;末句要總結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與第一句重複;仿寫段時,規定選材範圍,

用自己的話寫出所要表達的意思,要求用總分段式寫。讀寫結合的訓練方法貫穿在三年級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樣吸收在前、表達在後,既培養了學生讀的能力,對段的理解與認識;又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領域,作文教學一向是公認的難題。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小學作文究竟應該從哪兒起步呢?當是關鍵之中的關鍵。

其實,關於作文原點的問題,古代早有“言為心聲”“情動而辭發”的說法。很顯然,這裡所說的“心聲”與“情動”當是作文的發端。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些見解或說法並沒有得到弘揚,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深入的研究,特別是我們的語文教育由於受到了“政教合一”科舉制度的干擾,作文應有的起點發生了很大的偏移,使它成了“代人立言”的差事,而且此風蔓延至今,並沒有根本的改觀。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作文教學的實際做法吧。上課伊始,老師首先出示命題。小學生面對老師的命題,不管他願意不願意寫,有沒有東西可寫都必須寫,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要求去寫。而命題呢,絕大多數是命題者出於某種目的、一廂情願的設想、規定、要求。學生接題後,先是要對命題的意思進行一番猜測與揣摩,以求對命題的意圖有一個準確的理解與把握;隨後便是在命題限定的範圍、時態、數量、重點、中心的圈子裡苦苦思索——盡力在自己的頭腦中搜尋那些符合命題要求、規定的寫作素材;並最終在規定的時間之內,用規範的書面語言,按照規範的文章樣式寫出思想健康、中心突出、段落分明、用詞準確、首尾呼應、說話得體的文章來,去實現命題者的假設,去適應批閱者的口味。正是因為限制和規定如此之多,如此苛刻,常常使他們動輒得咎,很難得到命題者與批閱者的首肯。對一位年紀尚小、生活經驗不足、寫作能力有限、寫作素材和書面語言積澱尚不豐厚的小學生來說,不編不抄,不去說那些一百年都不落後的假話、空話、套話來應付,還能有什麼別的好辦法呢?難怪他們驚呼:作文難、作文難,難於上青天!

形成如此尷尬局面的原因可能有許多,但作文的起點不是地方,指令和限制過多,當是最為致命的。哪兒是一個人說話、作文最初的基點呢?一句話便可回答:個體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這既然是說話、作文的緣起,也是說話和作文的`內在動力。當自己沒有需要,或者是需要和要求並不那麼強烈時卻硬叫你去做,原本有益、有趣的事也會變成一種懲罰或災難。比如吃飯,假如你當時並不想吃,卻硬要你吃,再自然不過的吃飯也會變成名副其實的負擔和無奈。與此同理,當一個人不想說、不想寫的時候,你卻偏偏硬逼著他說、他寫,除了無可奈何應付與敷衍塞責之外還能有什麼良策呢?

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而說、而寫,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情了。語言從哪裡來?文字因何而生?不都是因我們的祖先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嗎?現代科學已經證明:人體在生理學方面有許多地方與其他動物、甚至與“植物”系統的活動是相同的,只不過,人是居於其他一切動物之上的“能言動物”。所以我們說:人類生活在天地之間,生活在社會之中,他的一切行為,包括言語,都是為了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正如恩格斯所說:“就個別人說,他的行動的一切動力,都一定要透過他的頭腦,一定要轉變為他的願望、動機,才能使他行動起來。”(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 247頁)因此,一個人說話或寫文章必然要有一定言語表述動機的支援。

《神經語言學》指出:“言語表述動機就是在語言中表達特定內容的需要,它是言語表述的出發點,是言語表述的必要動力,思想本身也由特定的動機所驅使。它既是言語交際的心理條件,又是言語表述的起點。”(見王德春、吳本虎、王德林編著的《神經語言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3頁)這裡所說的言語生成過程中的心理條件包括表述動機、詞彙選擇、語音實現。表述動機,是指話語中表述特定內容的需要。例如提出請求、交流資訊、陳述思想等;詞彙的選擇是指“在表述動機的驅使下,說話者在組織內部言語的語義時,需要選擇合適的詞彙單位” (同上,第70頁);而語音實現,即是用語音的形式把自己的內部言語轉變為別人可以感知和接受的口頭言語。而作文呢,則是以文字編碼的形式去再現自己頭腦中的內部言語。因此,作文是一個人的特定表述動機的驅動下,遵循約定俗成的語言規則,選擇合適的詞語、句子,以別人可以理解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並以線性文字編碼顯現其結果的過程。

簡單說,作文當是先有表述動機,然後再去遣詞造句、謀篇佈局,而不是現在的通行的先去理解別人的指令——命題,然後再由此去編制句子或文章。這種讓自己完全聽命於別人的指令,用自己手中的筆“代人立言”的作文不符合自然之道。當然,這也不是說命題作文完全無用,一無是處。如果命題恰能切入作文者的心思,啟用塵封於心中的記憶,促使作者能把命題迅速地轉化為強烈的表述動機,那也不失為有價值的做法。但成人的設想與要求,能讓所有的小學生都覺得有話可說、可寫,非說、非寫不可的機率實在是太低了。我們這樣說,並不意味著一概否定聽命於別人的作文(如秘書起草總結、計劃、報告、檔案,代別人寫信之類)不能存在,絕對沒用,而是說,這種做法很容易限制人們的思維,束縛人們的手腳,特別是對剛剛學寫文章的小學生來說弊多利少,尤其應當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