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課堂實錄
現存李清照《如夢令》詞有兩首,都是記遊賞之作,都寫了酒醉、花美,清新別緻。“常記”兩句起筆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 。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如夢令課堂實錄,希望大家喜歡。
一、交流有關詞的基本知識
今天盛老師和大家一起欣賞李清照的詞。你們在課本中學過哪些詞?你能說說詞和詩有什麼不一樣麼?
S:詩每句字數一樣
T:是的,詞的句子有長有短,又稱長短句。
師生背納蘭性德的《長相思》
T:還知道什麼?
T:詞有的分上下闋。
T:長相思是詞牌名。你們還知道哪些詞牌名?
S:如夢令 憶江
T:每一種詞牌名,都有固定的句式和韻律。(我的思考:在和學生的初步交流中,結合學生學過的詞,瞭解詞和詩歌在語言形式上的特點,積累相應地詞牌名。看到這裡,我不禁想到了高主任和盛新鳳老師在這裡的不同的處理?同樣是詞牌名,學生理解什麼是詞牌名嗎?高主任結合學生唱過的歌,告訴學生就像歌中的歌詞和曲調,這樣立足於學生已有的生活的經驗、知識的基礎形象地理解詞和詞牌名,而不僅僅知道一個名稱,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
二、欣賞配樂的如夢令,初步理解文字的意思。
我們今天學習李清照的《如夢令》。我們在學習詞的時候,要開啟所有的感官。用耳朵去聽,用嘴吟誦,用腦去思考,用心去想像。
出示:如夢令(5:43)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
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聽錄音朗誦。
T:好聽麼?
S好聽(我的思考:在我們的課堂上,常出現教師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那麼,盛老師這樣做,用多媒體播放詞的配樂朗誦,形式不同,達到的效果由什麼不同呢?我想,盛老師這樣做,為學生呈現了優美的詞和配樂,讓學生在語文課堂的初始,享受到了學習語文的快樂;但是,這樣做的弊端在於學生在聽讀之後,再來初讀文字的話,是否受影響呢?剝奪了學生自己透過認讀生字詞、品讀文字獲得的感受了?)
T這麼好聽的詞我們去讀讀,在最短的時間把它讀正確流利。(帶著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感覺來讀。)
S又齊讀了。(教師給學生自讀的時間短)
T;我喜歡聽一個人讀。(指名讀)
1、指讀。
S
T非常棒,特別是把生字“藕”花深處的藕“鷗”字都讀準了。好,請個男孩子。
S;
T:你看,他讀的很有味道。該給他掌聲。(9:02)
(生齊讀)。
3、初步自學
T:咱們把詞讀通讀順了,接下來咱們試著讀懂。看能否在下面註釋註解的幫助下,把大概的意思讀明白了?
(學生開始默讀,藉助老師發下的註解。教師巡視。)
T;小聲的說一說,不明白的地方還可以和同學一起商量商量。
(學生交流自學)
T:如果你能讀懂一個詞,哪怕是一句中的一個詞,都是收穫。學懂哪句說哪句。
S:我來給大家解釋第一句。
師:讀一讀,然後說一說。
生:常記溪亭日暮,就是李清照經常和他的朋友常去溪亭邊去玩。有不同的說法嗎?
生:李清照和他的朋友常去溪亭去看太陽下山。
師:太陽下山的美景。
生:沉醉不知歸路的意思就是每天玩到很晚,一直玩到興盡還不回家。
師:你從哪裡知道每天玩?你們看註釋1,這首詞記得就是李清照和他的朋友們一次郊遊的經歷。
生:誤入藕花深處,就是他們撐著小舟要回家,不小心誤入池塘裡。
學生開始交流自己的所學,老師相機進行評價補充。
師:在古代的時候許多文人都喜歡喝酒,李白就被稱為“酒仙”,好酒助詩興,李白斗酒詩百篇。沉醉,亦是陶醉,也是酒醉。
生:他們在荷花池裡玩,驚起了一灘鷗鷺。
生:他們在那裡拼命滑,誤入藕花深處,驚起了一灘鷗鷺。(我的思考:學生理解的準確嗎?教師為什麼不置可否呢?為什麼不聯絡詞中的關鍵字來幫助學生準確的理解詞意呢?)
三、走進文字,想象畫面,感受女詞人的內心裡世界。
17:15
T:剛才同學們不知不覺地把詞讀“胖”了。如果把他們都下來的話,你們說這篇文章長不長?你看,這首詞才幾個字啊!數一數,除去詞牌名和詞人。33個字,就把這次郊遊的經歷寫清楚了。你看,咱麼的古詩詞就是這樣的凝練含蓄。學古詩詞,還要有另外一種本領,現在,我們還要把他讀“瘦”了。看看這首詞是圍繞哪一個字來寫的?輕輕地讀詞,想一想。
(默讀,思考:整首詞是圍繞哪一個字來寫。)(我的思考:教師引領學生在初步瞭解文字的意思的基礎上,給了學生一個很高的站位,整首詞是圍繞哪個字來寫的?這樣,培養學生的是什麼能力呢?這不就像我們閱讀的教學的歸納、概括地能力嗎?)
生:我覺得是興盡晚回舟的“興”字,因為這是李清照以前遊玩時的情景,他們玩得很高興,我覺得是“興”
生:我覺得是“常記溪亭日落”的“記”字,因為寫的是李清照和朋友們遊玩的情景,記下來的。
生:我覺得是“沉醉不知歸路”的“醉”。因為風景很美,作者沉醉在風景裡了。(我的思考:教師給了學生帶著問題來思考、品味、交流自己的學習情況,讓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來自主學習,親身經歷了學習的過程。)
T:我覺得你們剛才說的都很有道理的。(板書:記、興、醉)不過,我們先照這位男同學的思路來學,來品一品這個醉字。。課文哪些句子哪些詞語圍繞“醉”字展開的?課文中的哪些句子哪些詞語?再來出聲地讀一讀。(教師引領學生用“醉”統領全文的情感基點,從而從文字中讀出感覺。)
(學生再讀。22:44)
學生沒有舉手。
師:咱們先把1、2句一塊來讀一讀,好嗎?
(學生齊讀。)
師:從哪裡讀出“醉”字了?
生:“不知”。因為沉醉在裡面了,根本就不知道要幹什麼。
師:不知道回家,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也可能是不想回家了。讀讀這句話。
(生朗讀這句。)
生:沉醉,因為她沉醉在這麼美的美景當中了。
師:想一想,她在什麼樣的地方喝酒賞景?
生:溪亭日暮。
師:看到“溪亭”這個詞語,你腦海當中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我的思考:教師開始引領學生透過文字,想象畫面,逐漸走進文字之中。)
師:把這畫面說的再美一些。
生:湖水是那麼清澈。
生:這詩句讓我想起來一個詩句,小荷才樓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我的思考:在學生依據文字想象畫面的過程中,教師不是簡單的引領學生交流,而是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把腦海中的畫面和學過的詩句聯絡了起來,這是什麼能力呢?1、把腦海中的畫面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是表達能力的培養;2,把畫面用高度凝練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是用最簡潔的語言來表達,這是簡化語言的過程;3,積累、運用詩句的過程。)
師:讀一讀,特別讀好這個溪亭。
(學生讀)
師:咱們古詩就是這樣,一個詞就是一幅畫面。我們在這樣的亭子裡面,眼睛看到美景,還有濃濃的酒香味。那真是全身心的享受。一起讀吧。
生:常記溪亭日暮。
師:還從哪裡讀出沉醉?
生:日暮。
師:美不美?什麼樣?
生:晚霞瑰麗。
生:太陽倒映在湖裡,彷彿有兩個太陽。
師:又讓我們想起了一句詩句
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生:太陽紅紅 的,很可愛。
師:真好,同學們,你們看——(教師播放課件)黃昏十分,太陽慢慢落下去,水面上,波光粼粼,使我們想起這詩句——欣賞這樣的美景,品嚐這樣的美酒,那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呀。咱們一起來讀一讀,帶著濃濃的醉意讀出這樣的情。
(生讀: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師:她和誰在一起?
生:好朋友。
師:他們一起喝酒、吟詩。這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喝著喝著就醉了,美酒,美景,李清照享受著美景,享受著美酒,享受著友誼,享受著詩情畫意,享受著這樣的快樂,陶醉在這樣的美麗當中。再來讀。
(生讀)
師:還從那句詞中讀出?
S我從第4句的“誤入”。因為他們喝酒喝醉了,回家划船亂開就開到了荷花從去了。
S:我從“晚回舟”當中體會到。因為如果他們不醉,不可能那麼晚回去。
T:你來讀讀!
師:讀下句。
生: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師: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35:32
生:我聽到了鷗鷺叫的聲音。
師:從哪個詞聽出?驚起。讀一讀
生: 我聽到了劃漿的聲音。
生:我彷彿聽到了李清照和她的朋友的笑聲。
S:我彷彿聽到了爭吵的聲音,
T你從哪裡體會到了?
S“爭渡,爭渡”,熱鬧的場面彷彿看到了。
T:你來讀讀。
T;你還看到了什麼?
S:鷗鷺飛向天空。
師:怎樣飛?很慢?
生:很快的.。
師:多少?
生:一灘。
師:真多,讀一讀這場面。
T:場面多壯觀啊!你們聽(音樂起,老師講解)。李清照他們笑哇,叫哇,那場面太歡快了,這時候一河灘的鷗鷺衝出來飛向天空。那是大自然的奇觀啊,是一瞬間的奇觀。這真是美麗的意外啊。他們高興麼?讀出他們的高興勁。
生讀: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40:02
T:看著美景,品著美酒。看著這美麗的意外。看的她心都醉了。我們從詞的”背後“去了解她為什麼這麼開心?請你快速讀一讀,這些資料。(我的思考:教師的用意是引導學生結合資料讀懂文字,那麼,詩人的高興由美景、美酒、志同道合的朋友而起,已經很自然了,教師出示資料,出否有牽引的嫌疑?但是,看到後面的課堂,我想,盛老師的目的是用兩首詞來對比,來放大——感受李清照一生的心境的不同) (教師出示資料補充)
生:生活非常優越。
生:丈夫也是文學愛好者。
師:生活優越,生活美滿,所以,年輕的時候的李清照的一直陶醉在幸福美滿的生活中。再來讀一讀這首詞。
(學生讀,教師範讀)
四、提煉出酒,順著這個主題來學習李清照的另一首詞,感受女詞人不同詞所表達的不同的心境。——感受文字的奧妙
師:這難忘的交遊的經歷她忘的了麼?這……所以是“常記……暮“
李清照喝的是什麼酒。
生:非常香,非常甜。
生:醇。
生:快樂的酒。
生:美酒。
生:樂酒。45:49
師:李清照的詩詞流傳下來的有49首,有許多都寫到酒。我們再一起來欣賞她晚年寫的《聲聲慢》,聽一聽,體會體會和這首詞有什麼不同?
46:57
(教師出示配樂朗誦。)(我的思考:教師出示這首配樂詞,引領學生尋找女詞人在不同歷史時期透過詞表現出來的不同心境,教師的兩首詞的呈現方式都是配樂朗誦,可見,教師是很重視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的氛圍的,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又有點剝奪學生初讀的意味。)
師:這首詞也寫到李清照喝酒,哪一句?
生: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
師:此時此刻她喝的是什麼酒?
生:悶酒
生:苦酒
生:孤獨的酒。
生:愁酒……
師:同樣的人喝同樣的酒,為什麼它的味道就變了呢?
(教師出示,學生再看資料:北宋末年,金入侵,李清照流亡南方,而且丈夫也因病去世,孤苦伶仃。)
生:因為北宋末年經常打仗,丈夫因病去世了。
生:她非常孤獨。
生:開始時是優越的生活,後來國家滅亡,在外面漂流
師:在這樣的情況下,她的詞的風格發生了變化。你從哪些句子讀出了她的孤獨和愁苦?
生: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師:一連串來表達自己的愁和苦。
生: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師:一醉解千愁。
生: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生: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53:58
生;燕過以,正傷心,正是舊時相識。
生:乍暖換寒時候,最難將息。
師:痛苦絕望的心情只能用這疊詞表達,來讀。
(學生讀)
師:你體會到了他的心情是那樣的?
生:憂愁
生:無助。
生:悲傷。
師:化作一行行心酸的淚。
(生再讀第一句)
師:尋覓什麼?
生:尋覓佳人
生:往事的回憶。
師;(深情地)從快樂的少女到孤獨的老婦,她飲盡了生活中的甘辛……讓我們再跟他幸福的回憶一次吧!
(配樂朗誦《如夢令》)
總結。讀李清照的詞,她的才情、酒香、流光異彩。課外再去找一找她的詞,讀一讀,品出酒是味道。
我的思考:看到這裡,不禁讓我想到了主題教學。最近幾年,竇桂梅,王文麗一些老師等都在研究,那麼,他們這些課有同與異在哪裡?
我首先想到的是“主題教學,用什麼做牽引的線呢?”1、情感主題,在兩篇文章或幾篇文章中尋找情感相通處。2,事物主題,文章寫物相同處,如本課中兩首詞都有“酒”,王文麗曾經上過一節《風箏》,也是按照這樣的文章之中有相同事物,因而來放在一起一節課來處理的。
注意:1,第一首一定要讀充分,第二首略讀,進而兩首詞(或文章)做比較;2、一篇在閱讀過程中學習閱讀的方法,二篇放手自學,交流。讓學生在第二篇文章的學習中自主運用所學方法。
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主題教學的課,如豐南教師董軍梅的《七步詩》,相信大家一定印象深刻,就是利用這樣的方式教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