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市場營銷專業就業競爭力提升策略
一、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內涵及特點
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是大學生在社會、學校、家庭和自我的共同教育培養中形成的有別於基本的工作能力,是別人不易模仿和替代的對個人職業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作用的穩定的能力.就其內涵結構而言,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由能力維度和品質維度兩個方面構成,其中能力維度由學習創新力、技術力、適應力、可持續能力和實踐力五種能力組成;品質維度由倫理品質和職業素養組成.良好的就業竟爭力能夠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樹立科學的學習和創新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獲得適應社會所必需的能力,可在求職過程中為大學生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優勢.大學生就業竟爭力彰顯的是大學生個體鮮明而又獨特的個性,具有基礎性、差異性和可持續性的特點.首先,基礎性強調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溝通能力、表達能力、身體素質、心理調節能力等基本能力在就業競爭力中的體現,這些是市場對人才提出的最低要求,是大學生進入市場工作的基礎准入條件,基礎性特點要求學生基本素養和能力的累積,是促進大學生長遠發展的基礎.其次,差異性要求學生能力層面的差異化,也就是要求突出個性化人才,在就業競爭力中體現為“人無我有、人有我強”的特殊能力.大學生在面對市場的需求時,具備差異化個性能力的閃光點更易受到市場的青睞.再次,可持續性強調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在諸多能力中居於主導地位.可持續效能力具體包含:可持續學習、創新、實踐等能力,可持續性是現代社會對大學生的特殊需求和就業綜合能力的集中體現.大學生只有立足基礎、把握個性、培養可持續發展能力,才能獲得走向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二市場營銷專業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培育困境分析
2.1課程體系設定不規範,教學方式方法陳舊
課程內容不健全,結構單一,教學方式陳舊,重理論、輕實踐等現象是當前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貫穿於市場營銷專業課程的全過程,主要表現在:一是課程知識更新速度慢,陳舊的課程內容不能及時被淘汰,新知識新理論等最新科研成果不能及時服務於教學,學生無法掌握和了解本專業領域的前沿知識;二是同一知識點多門課程講授,課程重複嚴重,導致學生厭倦學習;三是共性、集中、統一的課程偏多,特色、個性、有區分的課程偏少,導致學生知識面狹窄,不利於促進學生的個性能力提升和全面發展;四是理論偏多、實踐偏少,導致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不強,遇到實際問題往往無法獨立解決;五是與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配套的選修課程設定比較隨意,沒有建立應有的輔助體系,對學生知識面的拓展和基本能力的提高影響較大.此外,“一言堂”與“填鴨式”等陳舊的教學模式使教與學主體缺乏互動,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創造性的發揮和求知的主動性.在這種教學模式限制下,導致營銷專業的講授無法做到因材施教,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則更加抑制.
2.2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需求無法對接
人才培養模式是一個學校對課程設定、教學過程以及實踐等環節進行最佳化的根本準則,在學生培養和成長成才過程中起到方向指引和宏觀指導的作用.然而,部分高校因沒有打破“學科本位”的落後觀念,缺乏前瞻性,以及缺乏對市場的深入調研,導致沒有形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一經制定,與之相應的配套的教學方案、教學計劃、實踐方案也會相繼出臺進而依照執行,這種模式化的教學與實踐活動與市場導向和需求相互脫節甚至嚴重背離,最終導致高校難以培養出社會和企業所需要的營銷人才.由於學生個性特長和實踐能力受到限制,這種統一生產的“營銷人才”競爭優勢不足,市場適應力不強,難以得到企業單位的青睞.
2.3實踐環節形式單一,實踐基地建設薄弱
目前,企業出於自身利益打算,迫切需要具有市場營銷實戰經驗的學生.如何處理好企業、學校、學生三者對實踐經驗的訴求,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首先,由於學校沒有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和分析,對企業要求的營銷人才的實踐能力定位不準,導致實踐課程設定出現脫節和偏差;其次,在市場營銷專業的實踐教學計劃中僅有少量的觀摩實習,方式方法簡單,多采用到企業參觀或是邀請企業專人來講座等形式,而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擴大學生與營銷業務實際接觸面等方面明顯不足;再次,由於資金問題,部分學校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存在型別單一、數量不足等問題,加之學生實踐實習地點比較分散,地區跨度大,學校在學生實習過程中無法做到有效的管理和有針對性的指導,實踐的內容及質量無法保證,實踐教學流於形式.
2.4師資整體水平不高,無法有效指導學生實踐
教師是向學生傳播知識的主體,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學校必須要有一支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目前,市場營銷專業師資的整體專業水平不強,大多數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師沒有親自參與過企業營銷、策劃的實踐經歷,沒有“雙師型”教師的經歷,導致他們不能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真實案例分析的角度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很多現在講授市場營銷專業課程的教師是從相關專業“轉行”過來的,他們市場營銷基礎理論不紮實、相關知識體系的缺乏、外語與計算機應用能力水平有限,以及配套學科如管理學、經濟學等知識掌握不夠透徹等因素直接造成了教師無法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知識傳授只能止步於課本,不能透過有效指導學生實踐,獲取大量的前沿資料,進而無法激勵學生開拓創新.
三、提升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的策略分析
3.1強化訂單式教育,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
針對當前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學校應樹立“對接市場”、“以生為本”的育人新理念,構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強化訂單式培養,定向培養企業所需人才.訂單式教育是透過企業參與學校教育與管理來完成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校企聯合辦學”.企業結合自身的發展需要,在高校中選擇一批學生進行相關行業知識的學習與培訓,依託學校的.教學資源和設施資源,以及師資力量完成理論和基礎知識的教學,企業又利用自身的企業營銷及管理專家和資深業內人士的配合,為學校的學生進行營銷從業相關實踐知識的實訓,為企業培養出能為其所用的後備人才.如溫州金獅集團與浙江師範大學營銷專業建立了訂單式培養計劃,開辦了“雙鹿營銷班”,班級所有學員均為透過筆試、面試的營銷專業優秀學生,班級開設課程任務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完成,浙江師範大學營銷專業教師主要講解營銷基礎知識及相關理論,溫州金獅集團則安排企業資深專家為學生講解啤酒工藝流程及特點以及營銷實戰問題.學生們在雙重導師的教學和實踐引導下增長了見識,提高了企業適應能力,就業競爭力大幅提升,學校的教育成績也得到了社會的肯定,企業也為自己培養了有用的合格人才,真正達到了企業、學校、學生“多贏”的目的.
3.2科學定位,打造專業特色,完善教學模式改革
準確的學科定位和鮮明的教學特色有助於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在市場營銷專業建設方面,以企業應用為目的和學生需求為中心,對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就業市場進行準確定位.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科學設定教學課程和制定教學計劃,依託地域、校園以及專業優勢打造特色品牌,為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在就業市場上贏得區域性的競爭優勢.教學改革方面,應以立足專業基礎、提升職業素養、創新教學方法、增強適應能力、重視創新實踐、健全倫理品質為準則.摒棄“滿堂灌”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利用“動式教學”、“慕課”、“體驗式教學”等方式創新教學方法,在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內容中適當插入企業真實營銷案例,在演示型教學的基礎上,拓展情景模擬、實訓體驗、自主設計等教學環節,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形結合.加強運用網路新媒體技術及時將最新的教學資訊資源應用於教學活動全部過程,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各類組織舉辦的創業大賽、營銷大賽和企業營銷實踐,切實提升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水平,間接獲取實際營銷技能和經驗.
3.3搭建實踐平臺,創新實訓形式,切實提升學生實踐力
對於市場營銷專業來說,實踐是檢驗理論知識與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標準.高校在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過程中肩負著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職能.目前,國內大部分院校實踐實訓過程是在企業內部建立實訓基地,透過“洽談聯合”的方式讓營銷專業的學生獲得實踐實訓的機會,但實訓的形式大多以參觀和短期見習為主,而某些以追求物質利潤為目標的企業根本不會給市場營銷專業學生接觸實際業務的機會,為防止其“幫倒忙”,進而不會為學生的“培養過程”埋單,從而使實踐實訓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打破傳統校企合作形式,開展專業實踐課程外包是市場營銷專業開展實踐實訓的創新途徑,實踐外包可以開啟實現校企共贏的新局面.所謂專業實踐外包,是學校與市場營銷專業對口企業結合各自實際共同研究教學計劃中的實踐教學部分,學校將整體的實踐課程承包給企業單位,企業依託自身的資源優勢,組織具有紮實理論功底和實踐經驗的資深營銷人員或者管理專家作為實踐指導教師,為學生進行一線的實踐教學和實訓指導.企業先進的生產理念、管理模式、工藝技能、營銷策略能夠彌補學校實踐教學資源的不足,可有效提高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人才培養質量.此外,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組建自己的實訓實踐基地,指定專門的管理人員,劃定專門的實訓場地,透過創辦學校自己的實業,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實踐機會,切實提高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實踐力和就業競爭力.
3.4“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請進來”是指聘請企業營銷人員、管理人員、企業家進入課堂講座,或將他們聘為學校專職講師,與學生互動交流.在課堂上,企業家和學生分享真實的營銷案例,訴說自己的真實成長經歷,組織學生參加專門的營銷培訓.學生在營銷技巧、經營管理、求職就業等方面可以和營銷專家零距離溝通交流,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認可這種真正營銷工作者的經歷和實踐經驗“.走出去”是指高校教師自行或者由學校組織到企業進行頂崗鍛鍊,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增加營銷實戰經驗.有條件的高校可以組織一批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師輪換常駐對接企業,著力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教師在獲取大量的營銷實踐技巧後,才能真正做到理論和實際、課堂和實踐的有機結合,才能用自己親身經歷的生動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熱情,而不是傳統的“紙上談兵”和“照葫蘆畫瓢”.由此可見,當前市場營銷專業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更應該是充當組織、引導和控制的角色.
3.5開展營銷倫理教育,強化學生營銷倫理品質素養
當前,某些企業在利益的驅動下,營銷倫理缺失現象屢有發生,如強行推銷、誇大商品功能、出賣消費者資訊、利用假冒偽劣商品欺騙消費者等等.這些有悖營銷倫理的現象從側面反映出了當前市場的營銷倫理觀念淡薄、缺乏管理規範,營銷從業人員倫理教育不足.市場營銷專業大學生由於沒有得到良好的營銷倫理教育,在工作的過程中辨別是非能力不足,易被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所侵染,導致敬業精神缺乏、頻繁跳槽、精神懈怠、不思進取、營銷失範.失範的市場環境、缺失的倫理道德呼喚著具有倫理素養和職業品質的營銷人才.社會上一些企業公司已經將營銷道德和經營道德考核納入人才引進的重要指標.因此,高校有必要在市場營銷專業學生中開展營銷倫理教育,利用課程和實踐環節讓學生形成正確的營銷倫理觀念,提升道德評價水平,養成優秀的職業素養和倫理品質,在面對利益衝突多元化的市場環境下能夠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