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永遇樂教學實錄

永遇樂教學實錄

導語:對於《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一課,老師會展開怎樣的教學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學實錄,歡迎各位閱讀。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說過這樣一句話: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

生:(齊聲)但我已飛過。

師:好,看來同學們對這句話很熟悉。其實,歷史的天空總要留下一些痕跡,供後人憑弔。你能舉例嗎?

生1:圓明園,讓我們永記恥辱。

生2:昭君墓,讓我們看到一個女子的不幸和偉大。

生3:杜甫草堂,讓我們看到一代詩聖憂國憂民的情懷。

生4:武候詞,讓我們看到諸葛亮鞠躬盡瘁的一生。

師:同學們都說的很好,咱們今天說歷史人物的事蹟都是用散文形式,把剛才大家說的話放在一起就是一個排比句。

(學生笑)

師:詠史懷古詩,知道嗎?

生:知道。

師:其實,它跟你們剛才說過的這些句子很相似,只不過是講究韻律、平仄、水平更高罷了。

(學生笑)

師:好,你們都知道哪些詠史懷古類的詩?

生1:杜牧的《赤壁》。

生2:杜牧的《過華清宮》。

生3:杜甫的《詠懷古蹟》。

生4:杜甫的《蜀相》。

生5: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師:很好,看來同學們知道的懷古詩還真不少。你們能說說懷古詩常用的方法嗎?

生1:一般是借寫歷史人物的事蹟,抒發個人的感慨,如《蜀相》、《念奴嬌·赤壁懷古》等。

生2:也有用歷史遺蹟抨擊時政,抒發對王朝更潛的感慨,如《過華清宮》。

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好,其實懷古詩常採用的方法可以概括為:借古諷今,借古抒懷。

師: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來鑑賞一首懷古詩,就是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師:同學們對辛棄疾瞭解多少?

生1:他是南宋愛國詞人。

生2:他是歷城人,也就是山東濟南人。

生3: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他的詞大多收在《稼軒長短句》裡。

生4:辛棄疾生活的南宋時代,金軍南下,山河飄零,朝廷苟安。

生5:辛棄疾一生都主張恢復中原,但卻壯志難酬。

師:為什麼會這樣?

生6:大概是朝廷裡投降派太多了。

師:還有一個因素,辛棄疾率一萬餘抗金起義軍南歸,作為抗金起義的將領,朝廷對他肯定有所提防吧。

(學生點頭)

師:辛棄疾一生主張收復中原,卻壯志難酬,於是就把一腔忠烈之氣化為慷慨激昂的詞。你們學過他這樣的詞嗎?能背一下嗎?

生1:學過他的《破陣子》。

(學生背誦,卻不熟)

生2:“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師:好,背得很熟,豪放之氣表達得也很到位!這首詞夢裡寫到的戰鬥生活非常激烈豪邁,然而現實是怎樣的?

生:可憐白髮生!

師:夢境與現實的落差越大,越能表現人物感情。

師:同學們瞭解《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詞的寫作背景嗎?

生:這首詞寫於南宋高宗開禧元年,當時辛棄疾任鎮江知府。

師:對,當時韓侂冑當權。他想對金用兵來提高自己的威望,並不是像辛棄疾一樣致力於收復,所以並不積極備戰,辛棄疾認為伐金一定要充分準備,不能草率從事,否則會重蹈覆轍,使北伐陷於失敗。在這種情況下,辛棄疾登臨北固亭,覽景抒懷,寫成了這首千古名篇。

師: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下這首詞,感受一下作者的情懷。

(學生朗讀全詞,教師巡視指導)

師:請一位同學朗讀一下這首詞。

(學生朗讀,聲音清脆柔婉)

師:你們覺得她讀的怎麼樣?

生1:好,字正腔圓。

生2:我覺得她讀得太婉約了。

師:那,你覺得應該怎樣讀?

生2:應該讀得慷慨激昂一些,因為這是一首豪放詞。

(該生朗讀全詞,讀得慷慨激昂,贏得一片掌聲)

師:這位同學讀出了這篇作品的風格。請同學們齊聲朗讀全詞。

(學生齊聲朗讀全詞)

師:同學們注意到沒有,這首詞用的典故比較多。

(學生點頭)

師:典故運用得非常成功,達到了詞人以古喻今的目的,這也是這首詞在寫作上的一個特色。你能說說都用了哪些典故嗎?

生1:孫權曾經在京口建立吳都,並擊退曹操軍隊的南侵。

師:辛棄疾對孫權怎樣評價?

生2:從“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可見他對孫權的評價很高。

師:孫權以區區江東之地,抗衡曹魏、拓宇開疆,與曹劉形成了三國鼎峙的局面,孫權確實是一個英雄。你們認為“無覓”一詞表達作者怎樣的感情?

生1:英雄難覓,有點遺憾。

生2:我覺得作者是在慨嘆當時南宋統治集團無孫權那樣的英雄人物。

師:說得好,這就是以古諷今的手法。

師:還寫了什麼典故?

生1:南宋武帝劉裕在京口起兵,最後建立政權。

師:詞中怎樣寫他北伐時的英雄氣概的?

生2: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師:很神氣,很有氣魄!

師:你怎樣理解“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生1:這是劉裕起兵前的生活環境,這說明出身也很低微。

生2:出身低微並不妨礙他成就英雄業績。

生3:“英雄不論出身”,諸葛亮、劉備都是這樣的英雄。

生4:還有朱元璋。

(學生紛紛舉出自己認為的英雄人物)

師:同學們理解得都很深刻,舉例也很好。咱們都是普通人,只要努力學習和工作,將來也可以成為英雄的,對嗎?

(學生笑、點頭)

師:如果再來讀詞的上片,你覺得應該讀出什麼樣的感情來?

生1:應該讀出對孫權和劉裕的讚美。

生2:應該讀出對他們英雄業績的嚮往。

生3:應該讀出“英雄無覓”的遺憾。

師:好,那麼咱們就齊聲朗誦全詞,讀出你認為該讀出的感情。

(學生齊讀全詞,感情很充沛,也很豐富。)

師:讀得很好,我們在下片中繼續找典故。

生1:宋文帝劉義隆草率出師北伐,全軍敗還。

生2:作者藉此事詠歎近事,即宋孝宗隆興元年,張浚北伐,在符離兵敗的'事。

師:運用這一典故有什麼用意?

生1:劉義隆兵敗的原因是“草率出師北伐”,根據當時的時代背景來看也可以說是辛棄疾的一種擔憂。

生2:可能也是對南宋當權者的一種警告。

師:是的,雖然辛棄疾在鎮江知府的任上,製作軍服,派遣間諜,蒐集情報,招募壯丁並進行訓練,積極為伐金作準備,可是韓侂冑一夥當權者卻政治無能,奢靡淫樂,這怎不叫人擔憂呢?

師:還有更沉痛的事嗎?

生1:金主完顏亮南犯遭宋軍痛擊,宋卻主動與金議和,錯失恢復良機。

生2:拓跋燾建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的景象。

師:同學們,能想得出辛棄疾寫下這些文字時的感受嗎?

生1:辛棄疾一生主張恢復,而南宋統治者卻懦弱苟安,錯失痛擊良機,他肯定非常遺憾,也非常憤慨。

生2:他收復中原的壯志難以實現,肯定非常痛苦。

生3:他看到中原百姓已忘記了異族入侵的恥辱,肯定非常痛心。

師:是啊,作為一個愛國詞人,辛棄疾很痛苦,也很無奈。

(學生臉上現出憤憤不平之氣)

師:辛棄疾認為北伐的關鍵在於用人,他準備以垂暮之年挑起這副重擔,然而事情並不像他想象的那樣,於是他就發出了感慨——

生: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師:同學們看最後這一個典故。

(指名一位同學讀《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的“廉頗三遺矢”的故事)

師:你們談談作者用這一典故的目的。

生1:作者以廉頗自況,抒發了自己老當益壯,仍不忘為國效力的耿耿忠心。

生2:廉頗之所以不被重用,主要是因為“郭開”等小人暗中使壞。

師:廉頗個人的遭遇正反映了當時趙國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和鬥爭,這和辛棄疾是不是很相似?

(生點頭)

生2:我覺得這一典故還抒發了辛棄疾壯志空懷,不被重用的憤慨。

師:辛棄疾曾經寫過這樣的兩句詩“只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地書”,可以說是寫盡他的滿腔悲憤與無奈。

師:同學們,我們來朗讀詞的下片,體會作者的複雜感情。

(學生齊讀一下,感情漸趨深沉)

師:辛棄疾之所以悲憤是因為他愛國。那麼,怎樣才算一個愛國詩人?

生1:總是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

生2:時時把國家、民族的命運掛在心中。

師:陸游是嗎?

生:是。“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夢裡都在為國殺敵!

師:岳飛是嗎?

生:是。“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一腔復國之情!

師:只可惜,陸游和岳飛跟辛棄疾一樣空有一腔報國之志,卻無法實現,而他們都生活在南宋時期,這應該是對南宋統治集團的一個極大的諷刺吧。

(出示陸游和岳飛的兩首詞)

訴衷情

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候,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何處?心身在天山,身老滄州。

小重山

岳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學生自由朗讀這兩首詞)

師:這兩首詞都抒發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與辛棄疾的《永遇樂》抒發感情的方式有何不同?請同學下課後試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