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課堂教學實錄
《司馬光》是一篇歷史故事,講的是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砸碎缸救人的故事。下面是《司馬光》的教學實錄,歡迎閱讀!
《司馬光》教學實錄一
一、設疑匯入: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畫像,想看嗎?看著這幅畫像,你想知道什麼?
生:我想知道他是誰?
生:我想知道他是哪個年代的人?
師:這個人啊,是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歷史學家和文學家。是誰呢?老師把他的名字寫下來:司馬光。(板書)誰來讀一下?
生讀。
師:你知道司馬光姓什麼嗎?
生:姓“司”。
師:他姓司馬,這是個複姓。誰來說說你對司馬光有哪些瞭解呢?
生:我聽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師:關於司馬光的故事很多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讀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請大家翻開課本85頁,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認識字詞:
師:讀完課文了嗎?課文裡調皮的字寶寶們要出來和我們見面了。瞧!
(出示投影片)認識他們嗎?如果你覺得哪個字寶寶難記,可以問問周圍的同 學有沒有好辦法。好趕緊讀一讀,等會老師可要去掉拼音了
!
生自主讀生字。
師:去掉了拼音,你還認識嗎?誰願意當小老師領讀。
小老師讀。
師:還有誰願意?這麼多同學呀!我們來做個擊鼓傳花的遊戲,花傳到誰 那,誰就來當小老師,好嗎?
(擊鼓傳花)
師:認識了生字,我們來猜字謎好嗎?(出示投影片)。
這個同學真馬虎,“同”字丟掉一小豎。(同)
一個三框面朝東,一塊石頭背後撐,一條毛巾藏肚中。(砸)
師:還想猜嗎?好,出示課件,這裡有三個字,假、缸、破,老師來指, 一個同學背過臉去猜老師指的是哪個字?你們可以舉手給
他提示,好嗎?
(做猜字遊戲)
師:還想做識字遊戲嗎?下面,我們來個組詞比賽,出示字:別、慌、嚇、叫、塊、使、勁、救,這裡有8個字,按順序每排一個字來組
詞,看哪排給這個字組的詞多,哪排就贏了!先自己準備一下。
(做組詞遊戲)
師:認識了字,同學們再讀課文,肯定會有更多收穫。
生讀課文。
三、入情入境,深入體會
師:同學們讀課文讀得很投入。下面,我們來看一幅畫。
課件出示圖片。
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一口大缸。
生:我看到裝滿了水的大缸。
師:大缸在哪兒?
生:在假山下。
師:一口很大的裝滿了水的缸,放在假山下面,而且有小朋友在假山上玩,這就有可能出危險。下面,請同學們讀一下課文的第2自然段
,想想哪些詞該重讀。
生讀。
師:誰來讀一下這段?
師:誰聽出來他哪些詞重讀了?
生:“大”和“裝滿”重讀了。
師:你能說說你為什麼重讀嗎?
生:……
師:正是因為大缸裡裝滿了水,所以才可能發生後面的事情,所以,這裡應把這兩個詞重點強調一下。我們一起試著再讀一下這一段。
(集體讀)
師:接下來,發生了什麼危險的事呢?請同學們找一找。誰來說?
生:一個孩子不小心掉進大缸裡了。
師:掉進缸裡的孩子會怎樣?
生:他會大聲喊“救命”。
生:他會在水裡掙扎。
師:如果你看到了,心情怎樣?
生:害怕、緊張。
師:你們緊張嗎?請同學們讀課文的第3自然段,讀出你緊張的心情來。
(指名2-3個同學讀)
師:你覺得誰讀得最好?哪個地方讀得好?
生:我覺得謝培同學讀得好。她讀得聲音響亮、有感情。
生:我覺得她“一不小心”讀得很好。
師:因為事情發生的很突然,所以,“一不小心”要讀得略微快些。哪位 同學再想試著讀一下?如果是你看到了,這時你會怎麼辦?
生:我會跑去找大人。
師:孩子們是怎麼做的呢?請大家看圖,誰來說說。
生:有一個孩子嚇哭了,有一個孩子在喊大人,還有一個孩子跑了。
師:孩子們本來玩得那麼高興,突然發生這種事情都慌了,害怕極了。請同學們讀一下課文的第4自然段,讀出孩子們的慌張、急切。
師:誰來讀?
指名2-3名同學讀。
師:司馬光是怎麼做的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
師:誰來說說司馬光當時是怎麼想的?
生:他想我要救他,否則他就沒命了。
生:他想我要想個辦法。
生:他想跑去找大人來不及了,要趕快救出他。
師:他是怎麼做的?誰來給大家讀一下第5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描寫司馬光救小夥伴的表示的詞。
師:你們畫出了哪些動詞呢?
生:我畫的是“舉起”“使勁砸”。
師:從這兩個詞你看出了什麼?
生:我看出石頭很重,司馬光很著急。
師:現在,請同學們把自己當成司馬光,用鎮定的語氣來讀一下這一段。
指名讀。集體讀。
師:缸砸破了,水就流出來了,孩子就得救了。司馬光用自己的機智化險為夷了!還緊張嗎?不緊張就是什麼?用一個詞來表達?
生:放鬆。
生:輕鬆。
師:請同學們帶著輕鬆的語氣來讀一下課文的最後一段。
師:請同學們帶著輕鬆的語氣來讀一下課文的最後一段。
師:想一想,得救的孩子會對司馬光說什麼?司馬光又會說什麼?請同桌倆練習表演一下。
生表演。
師:你們喜歡司馬光嗎?用一句話誇誇司馬光。
生:司馬光你真勇敢。
生:司馬光你真聰明。
生:司馬光我佩服你!
師:還想對司馬光說什麼?
生:我以後要向你學習。
生:遇到危險,要像司馬光那樣動腦筋。
師:喜歡這個故事嗎?想不想把它講給別的小朋友聽?下面,我們先來聽叔叔講一講這個故事,自己可以跟著小聲講。
(播放flash《司馬光》)
師:課後請同學們把這篇課文背下來,然後講給爸爸、媽媽聽聽。喜歡這樣的小故事嗎?請同學們蒐集一下,我們開個小小故事會。
《司馬光》教學實錄二
師: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請同學們看一個動畫片,名字叫《司馬光》
(播放動畫片,由於出現故障,教師改為口述故事)
師:剛才老師講述的是什麼內容?
生:小朋友在花園裡玩。
生:小朋友掉進大水缸裡了。
生:古時候,有一個孩子叫司馬光。
師:小朋友,掉進大水缸後,發生了什麼事?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
生:讀。
師:指名讀。
生:讀。
師:發生了什麼事?
生:把小朋友們嚇哭了。
生:有的去找大人了。
師:當時,是一個怎樣的場面?
生:大家慌了。
師:作者用什麼詞來描寫的?
生:有的……有的……
師:能否用“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生:下課了,我們有的打口袋,有的跳皮筋。
生:上課了,同學們有的看書,有的寫字。
師:讓我們坐上時代的列車,穿過時光,回到哪個時代的花園去看看。
生:(全體學生拿著小旗搖動做開火車狀)
師:你們來到花園了嗎?看到了什麼?
生:來到了,看到司馬光掉進水缸裡了。
師:你們的心情怎麼樣?誰能表演一下?
生:(三名同學到前面表演——害怕、哭泣。)
師:誰還能表演?
生:(表演)
師:表演得怎麼樣?
生:好。
師:我們應該怎麼讀呢?
生:用著急的語氣讀。
師:誰能讀?
生:讀。
師:讀得怎麼樣?
生:沒有讀出著急的語氣。
師:你能讀嗎?
生:能讀(讀)。
師:讀得怎麼樣?
生:不流利,磕巴。
師:那你讀讀。
生:讀。
師:怎麼樣?
生:好。
師:此時你們會想什麼辦法來救司馬光呢?相互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生:給水加鹽,人就漂上來了。
生:當時,沒有鹽,找到鹽也來不及了。
生:用繩子拉。
生:小朋友拉不動的。[
生:沒有繩子。
生:往缸裡放石頭。
生:不行,用把人砸壞的。
生:把木板放在水缸裡,司馬光夠著木板就得救了。
生:沒有木板。
生:用石頭砸缸。
師:這個辦法好,用石頭砸缸最好了。你真聰明,老師獎勵你一個智慧星。
師:你帶領大家唱支歌吧!
(課中了律動)
師:你們想不想知道司馬光是怎樣救小朋友呢?請向下讀。
生:齊讀。
師:用筆畫出描寫司馬光動作的詞語。
生:讀“司馬光……一下砸破了”
師:誰能到前面表演?
生:表演。
師:哪個詞表演出來了?
生:“舉”、“使勁”、“砸”。
師:這幾個詞怎麼讀?
生:讀。
師:誰還能表演?
(一生讀,一生表演)
師:表演得怎麼樣?
生:他的表演,沒有把缸砸破?
師:誰還能表演?
生:表演。
師:小朋友獲救了,高興嗎?那麼誰用高興的語氣讀一讀?
生:練習讀。
師:我的故事還沒講完,那麼你們想不想把故事表演出來呢?
生:(齊)想。
師:你們以小組為單位,練習演一演。
生:(合作練習)
師:(指名學生表演。)
(教師讀課文,學生表演)
師:你們認為司馬光是個什麼樣的人?
生:司馬光是一個機靈的人。
生:司馬光是一個聰明的人。
生:司馬光是一個勇敢的人。
師:你能說一句讚美司馬光的話嗎?
生:司馬光可真勇敢!
司馬光真偉大!
司馬光真聰明!
師:假如你在生活中遇到危險應該怎麼做?
(學生討論)
生:我們家來了壞蛋,我裝作順從的樣子,然後,找機會報警。
發生戰爭,我會報效祖國,不怕犧牲。
師:我們應向司馬光學習,遇事要冷靜,不驚慌。做一個機智勇敢的人。
這是一個參加了幾年工作教師的課,應該說有一定的教學經驗。然而,在新的'理念衝擊下,卻出現了語文教學的“浮躁”。要麼是一種“新鞋老路”,要麼是一種“生搬硬套”。閱讀教學無論怎麼改革,也不能偏離“以讀為本”“以人為本”的原則。教學是一個動態的生成過程,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是生命歷程的自我體驗,它建構於學生的自我需要、自我促進、自我發展。以教師的理解牽動學生的理解,表面上看是教師在啟發、引導,實質是讓學生“掉進設計好的圈套”。這種變相的主宰,沒有生成真正意義的主體性教學。[
教師走進了課程意識的誤區。認為閱讀教學的創新就可以不遵循語文的規律,語言訓練內容與語言訓練的形式就可以機械的割裂開來,用“花樣翻新”的形式,替代閱讀教學的實質,例如:
師:讓我們坐上時代的列車,穿過時光,回到哪個時代的花園去看看。
生:(全體學生拿著小旗搖動做開火車狀)
師:你們來到花園了嗎?看到了什麼?
生:來到了,看到司馬光掉進水缸裡了。
師:你們的心情怎麼樣?誰能表演一下?
生:(三名同學到前面表演——害怕、哭泣。)
師:誰還能表演?
生:(表演)
師:表演得怎麼樣?
生:好。
……
生:讀“司馬光……一下砸破了”
師:誰能到前面表演?
生:表演。
師:哪個詞表演出來了?
生:“舉”、“使勁”、“砸”。
師:這幾個詞怎麼讀?
生:讀。
師:誰還能表演?
(一生讀,一生表演)
師:表演得怎麼樣?
生:他的表演,沒有把缸砸破?
師:誰還能表演?
生:表演。
課堂中幾次出現讓學生表演,然而,這樣的表演是不是真正的訓練了思維,獲得了體驗。學生是不是透過表演就生成了情感?如果認為表演是必要的,那麼語言規律的感悟、積累、訓練又在什麼時候實踐呢!是的,語文主張多元的感受,多種形式的體驗,但感受與體驗建立的基礎是什麼呢!我們不能因為了課堂教學的“熱鬧”“活躍”,而不顧語文教學的實質去建構“浮躁”的教學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