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教育理念的三個比喻
一、教育理念:“填牛”與“填鴨”有人說:經典教育是“填鴨式”的教育。 我說,不錯,我是在“填”,但填的不是“鴨”,而是“牛”。“填鴨”是鴨子吃不下,硬塞進去,以圖增加分量,賣個好價錢。 “填牛”則不然,(別嫌這個比喻粗俗,這裡沒有絲毫不敬):牛有四個胃,容量很大,恰似兒童那有著極大容量的空空的大腦;牛食量很大,每次吃很多,恰似兒童的大腦,有著超強的吸收能力;牛吃草是狼吞虎嚥而不是細嚼慢嚥的,也不是邊吃邊消化,卻並沒有任何胃痛或者消化不良的毛病。學經典的兒童也是這樣,將精選過的、最有價值的、人類數千年智慧結晶而成的經典文化,不求理解,照單全收,先儲存起來,存在生命和靈魂的深處;牛飽餐之後,有時間就慢慢“反芻”。兒童則是隨著年齡增長,閱歷增加,理解領悟能力逐步增強,理性分析思維能力也越來越強,就開始對頭腦裡的海量知識儲備進行“反芻”,每天研磨、分解、消化、吸收。不知不覺,日積月累,年復一年,這些蘊涵高能量的文化營養就逐步被孩子所懂得、理解、領悟,而且會懂得越來越透徹和精深。更妙的是,這些高度文明早已與孩子融為一體,好象與生俱來一般,並且伴隨孩子一生。何愁這些知識不能理解不能掌握?何愁大腦有貨而無用?何愁腹中空空言之無物下筆無詞呢?孩子的教育,你還發愁嗎? 二、教育方法多聽、多讀、多背、多吸收、不求理解,這就是經典教育的學習方法。 想當年,諸葛亮“好讀書不求甚解”,不但不妨礙他成就三分天下的功業,反而幫助他成為智慧的化身。有個比喻,恰如俗話所說“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其實並非貶義,而是一種學習方法。博大精深的佛學經典不是一個小和尚能透徹參悟的,所以老和尚才要他先記下來,熟讀成誦,以後再慢慢領悟。而且師傅一般不給講解,偶爾遇到時機稍作點撥,使其自悟。要知道,“自悟”的境界是最高的。如果詳加講解,惟恐其聽不懂或者領悟得不透,結果先入為主,老師的講解限制了學生的思路,老師的水平限制了學生的水平,反而難有好的效果。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點悟。其實,結合起來不是更好嗎?現在要做的,就是先讀萬卷書,讀經典就是名師點悟。只待年齡稍長,開始行萬里路、並閱人無數,其間一邊自悟,一邊繼續名師點悟,成功還不是水到渠成的事嗎? 三、教育意義譬如房子,有的'是摩天的百層華廈,直入雲端,讓人仰視;有的是六七層的樓房,略有風采;有的則是平房,普普通通;有的只是茅草屋,風吹雨漏,破敗不堪。 何以如此?根基不同,資本不同,實力不同!根基毫無疑問,什麼樣的建築,需要什麼樣的地基。要建百層華廈,必須有極其深厚的根基,否則支撐不起厚重華美的上層建築;建普通樓房,也要花些成本來打基礎;平房的基礎可有可無;茅屋嘛,就完全沒必要了。 資本沒有雄厚資本,蓋不起百層華廈,這是毋庸置疑的;其它的則依次遞減,不難理解。 實力同資本,它是資本的外在表現形式。人,何嘗不是如此?有的功成名就,令人敬仰豔羨,如百層華廈;有的是小資、中產階級,象樓房;更多的芸芸眾生,則是平平淡淡,默默無聞的平房;有的則窮困潦倒,如破敗的茅屋。 自然的,這種差別,也根源於基礎、資本和實力,而“基礎”是所有這些的基礎。但是,房子的基礎,你能看見嗎? 眼看別人起高樓,再要重新打基礎,可能嗎? 眼看別人家孩子一步步邁向成功,不羨慕嗎? 可當初,你為什麼不象別人那樣多花些時間、多投些精力在孩子的基礎上呢? 靠三五米深的基礎,是蓋不起摩天大樓的。同樣,靠“小老鼠,上燈臺”之類的初級文明,也不可能打造出偉大人物和精英人才!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你又為他積攢了多少資本?你培養出了他哪些能力?讓他具備了哪些競爭的實力呢? 有了深厚“基礎”,就有了學以致用的“資本”,就轉化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強”的競爭實力,而且是源源不斷、長期發展,越到後來勁頭越足的後勁。 你的孩子,有這些嗎?沒有,怪誰?怨孩子嗎?奉勸各位家長: 一、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無主見; 二、慎重選擇,黃金時代錯過不再來; 三、眼光長遠,著眼於長期功效; 四、善於期待,不急功近利。人生是百年長跑,暫時的一城一地之失,不必掛懷。埋頭打好基礎,才能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