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教育哲理故事
經典教育哲理故事1
有黑點的珍珠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有個漁夫從海里撈到一顆大珍珠,愛不釋手。然而,珍珠上面有一個小黑點。漁夫想,如能將小黑點去掉,珍珠將變成無價之寶。於是,它就用刀子把黑點刮掉。可是,刮掉一層,黑點仍在,再刮一層,黑點還在,刮到最後,黑點沒了,珍珠也不復存在。
人們往往堅持完美而扔掉了一些他們原本可以有的東西,但他們是不可能擁有完美的,雖然他們還在永遠找不到完美的地方到處搜尋。
想追求完美無缺的事物,本是無可厚非的,然而,這種願望落空也是經常發生的。優點與缺點,長處與短處,相比較而存在,即便是最好的,也不等於是最完美的。
提示:高標準自然是美好的願望,但是樓外有樓,天外有天,凡事宜從實際出發。
經典教育哲理故事2
少了一個髮夾
逃避不一定躲得過,面對不一定最難受;孤單不一定不快樂,得到不一定能長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轉身不一定最軟弱。
國王有七個女兒,這七位美麗的公主是國王的驕傲。她們那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髮遠近皆知,所以國王送給她們每人一百個漂亮的髮夾。
有一天早上,大公主醒來,一如往常地用髮夾整理她的秀髮,卻發現少了一個髮夾,於是她偷偷地到了二公主的房裡,拿走了一個髮夾。二公主發現少了一個髮夾,便到三公主房裡拿走一個髮夾;三公主發現少了一個髮夾,也偷偷地拿走四公主的一個髮夾;四公主如法炮製拿走了五公主的;五公主一樣拿走六公主的;六公主只好拿走七公主的。於是,七公主的髮夾只剩下九十九個。
隔天,鄰國英俊的王子忽然來到皇宮,他對國王說:“昨天我養的百靈鳥叼回了一個髮夾,我想這一定是屬於公主們的,而這也真是一種奇妙的緣分,不曉得是哪位公主掉了髮夾?”
公主們聽到了這件事,都在心裡想說:“是我掉的,是我掉的。”可是頭上明明完整地彆著一百個髮夾,所以都懊惱得很,卻說不出。只有七公主走出來說:“我掉了一個髮夾。”話才說完,一頭漂亮的長髮因為少了一個髮夾,全部披散下來,王子不由得看呆了。
故事的結局,想當然的是王子與公主從此一起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提示:為什麼一有缺憾就拼命去補足?
一百個髮夾,就像是完美圓滿的人生,少了一個髮夾,這個圓滿就有了缺憾;但正因缺憾,未來就有了無限的轉機、無限的可能性,何嘗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經典教育哲理故事3
走進星星的世界
如果你無法改變環境,唯一的方法就是改變你自己。
有一個美國年輕軍官接到調動命令,人事令上將他調派到一處接近沙漠邊緣的基地。
他不想新婚的妻子跟著他離開都會生活前往受苦,但妻子為了證明夫妻同甘共苦的深情,執意陪同前去。年輕軍官只好帶著妻子前往,並在駐地附近的印地安部落中幫妻子找了個木屋安頓。
該地夏天酷熱難耐,風沙多且早晚溫差變化大,更糟的是部落中的印地安人都不懂英語,連日常的溝通交流都有問題。
過了幾個月,妻子實在是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於是寫了封信給她的母親,除了訴說生活的艱苦難熬外,信末還說她準備回繁華的都市生活。
她的母親回了封信跟她說:“有兩個囚犯,他們住同一間牢房,往同一個窗外看,一個看到的是泥巴,另一個則看到星星。”
妻子倒不是真的想離開丈夫回都市,原也只是發發牢騷罷了!接到母親的信件後,便對自己說:“好吧!我去把那星星找出來。”
從此後她改變了生活態度,積極地走進印地安人的生活裡,學習他們的編織和燒陶,並迷上了印地安文化。
她還認真地研讀許多關於星象天文的書籍,並運用沙漠地帶的天然優勢觀察星星,幾年後出版了幾本關於星星的研究書籍,成了星象天文方面的專家。
“走進星星的世界。”她常常在心底這樣跟自己說。
提示:打敗自己的不是環境,而是自己。走進星星的世界,往往就能找到生命的依歸與生活的目標,請不要抱怨環境讓你無法一展長才,並努力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閃耀星星。
經典教育哲理故事4
暴雨起時莫下山
人若怕鬼,鬼就嚇人;人不怕鬼,鬼就怕人。
一位參加夏令營回來的同學問我一個問題:假如在登山的時候,下起了暴雨,你該馬上下山還是等待救援?我說:“應該馬上下山。”同學說:“錯了,應該繼續前進。”我奇怪地問:“山上的風雨不是更大嗎?”
那位中學生告訴我,那天早晨,他們登一座高山,剛行至半山腰就遇上了大雨。他們要下山,帶隊老師不同意,反而要他們趕快往山上走。結果,他們一鼓作氣冒著風雨登上了山頂。傍晚下山的時候,他們發現那條道路被水沖刷過了,路上殘留著許多石塊、泥沙,而且越往下走,泥沙堆積的厚度越高。
提示:往山頂走,風雨可能更大,但不足以危及生命;如果往山下走,卻有可能遇到山洪致人於死地。
經典教育哲理故事5
1、美麗的歧視
高考落榜,對於一個正值青春花季的年輕人,無疑是一個打擊。8年前,我的同學大偉正處於這種境地。而我則考上了京城的一所大學。
當我進入大學三年級時,有一日大偉忽然在校園裡尋到了我,原來,他也是北京某名牌大學的一員了。
“祝賀你——”我說。
“是該祝賀。你知道嗎?兩年前我一直認為自己完了,沒什麼出息了,可父母對我抱有很大希望,我被迫去復讀——你知道‘被迫’是一種什麼滋味嗎?在復讀班,我的成績是倒數第五……”
“可你現在……”我迷惑了。
“你接著聽我說。有一次那個英語的張老師讓我在課堂上背單詞。那會兒我正讀一本武俠小說。張老師很生氣,說:‘大偉,你真是沒出息,你不僅糟蹋爹孃的錢還耗費自己的青春。如果你能考上大學,全世界就沒有文盲了。’我當時彷彿要炸開了,我噌地跳離座位,跨到講臺上指著教師說:‘你不要瞧不起人,我此生必定要上大學。’說著我把那本武俠小說撕得粉碎。你知道,第一次高考我分數差了100多分,可第二年我差17分,今天高考,我竟超了80多分……,我真想找到張老師,告訴他:我不是孬種……”
3年後,我回到我高中的母校,班主任告訴我:教英語的張老師得了骨癌。我去看他,他興致很高,其間,我忍不住提起了大偉的事……
張老師突然老淚橫流。過了一會兒,他讓老伴取來了一幀舊照片,照片上,一位書生正在巴黎的埃菲爾鐵塔下微笑。
張老師說:“18年前,他是我教的那個班裡最聰明也最不用功的學生。有一次,我在課堂上講:‘像你這樣的學生,如果考上大學,我頭朝地向下轉三圈……’”
“後來呢?”我問。
“後來同大偉一樣,”張老師言語哽咽著說,“對有的學生,一般的鼓勵是沒有用的,關鍵是要用鋒利的刀子去做他們心靈的手術——你相信嗎?很多時候,別人的歧視能使我們激發出心底最堅強的力量。”
兩個月後,張老師離開了人世。
又過了4年,我出差至京,意外地在大街上遇到大偉,讀博士的他正攜了女友優閒地購物。我給大偉講了張老師的那席話……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大偉突然淚流滿面。
在那以後的時光裡,我一直回味著大偉所遭遇的滿含愛意卻又非常殘酷的歧視。我感到,那“歧視”蘊含著一種催人奮進力量。對大偉和那位埃菲爾鐵塔下留影的學生而言,在他們的人生征途中,張老師的“歧視”肯定是最寶貴最美麗的。
書外人語:
知恥而後勇,有痛的感覺就沒有失去生命力。錐子扎不出血的麻木,實際上就是一種心靈的死亡。
2、人生最好的教育
一
一個青年來到城市打工,不久因為工作勤奮,老闆將一個小公司交給他打點。他將這個小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打,業績直線上升。有一個外商聽說之後,想同他洽談一個合作專案。當談判結束後,他邀這位也是黑眼睛黃面板的外商共進晚餐。晚餐很簡單,幾個盤子都吃得乾乾淨淨,只剩下兩隻小籠包子。他對服務小姐說,請把這兩隻包子裝進食品袋裡,我帶走。外商當即站起來表示明天就同他籤合同。第二天,老闆設宴款待外商。席間,外商輕聲問他,你受過什麼教育?他說我家很窮,父母不識字,他們對我的教育是從一粒米、一根線開始的。父親去世後,母親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學。她說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個兒的事就中……在一旁的老闆眼裡滲出亮亮的液體,端起酒杯激動地說:我提議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過人生最好的教育!
一個人受過苦,便知道珍惜;一個在貧寒中長大的人,不會不知道勤儉的重要;一個自小就知道努力做事的人,不會不對自己和他人負責……
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在貧窮中什麼也學不到,而且失去了人的自尊。
二
一個相貌平平的女孩,在一所極普通的中專學校讀書,成績也很一般。她得知媽媽患了不治之症後,想減輕一點家裡的負擔,希望利用暑假這兩個月的時間掙一點錢。她到一家公司去應聘,韓國經理看了她的履歷,沒有表情地拒絕了。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用手掌撐了一下椅子站起來,覺得手被紮了一下,看了看手掌,上面沁出了一顆紅紅的小血珠,原來椅子上有一隻釘子露出了頭。她見桌子上有一條石鎮紙,於是拿來用它將釘子敲平,然後轉身離去。可是幾分鐘後,韓國經理卻派人將她追了回來,她被聘用了。
一個在愛中長大的人,他最好的回報也是愛。當愛促使一個人去做他很難做到的事情時,這足以證明愛的力量!
在一件很細小的、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上也能體現出對別人的體貼和關心的人,他所受到的愛的教育無疑是成功的。
三
有一個崗位需要招人,先後來了四位應聘者。在招聘條件一欄中,有一項條件是必須具備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前三位應聘者都稱自己有類似的工作經驗,但面對應聘者的考問,很快顯示出自己對這一行的無知。最後來了一位男學生,他坦率地對招聘者說,自己不具備這方面的工作經驗,但對這項工作很感興趣,並且有信心經過短暫的實踐後,能夠勝任它。招聘者毫不猶豫地錄用了他。此後他和那個招聘者曾經有過一段對話,招聘者問,很多求職的人在介紹自己的情況時都不誠實,你為什麼能夠誠實相告呢?他說小時候有一次他撿了錢,奶奶問時,他撒了謊。奶奶朝他的屁股上重重地打了一下,然後告誡他:“窮不可怕,只要你誠實,只要你誠實,你就有數!”他永遠記得奶奶說的這句話。試想一個不敢正視自己的不足、只能依靠騙來獲得眾人信任的人,他能行得遠嗎?
一個誠實的人,其實是最具有勇氣的。他必須敢於面對事實和真理,當別人含含糊糊、唯唯諾諾的時候,勇敢地指出真相。
誠實比一切智謀都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
書外人語:
把孩子送進學校,只是去學習一些知識,而做人最基本的東西不一定是在課堂上學到的,父母千萬不要忘記教給孩子一些書本外的東西,並且要以身作則。
3、好老師與好學生
1960年,哈佛大學羅森塔爾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學校中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新學年開始時,他讓校長把三位老師叫進辦公室,對他們說:“根據過去三四年來的教學表現,你們是本校最好的老師。為了獎勵你們,今年我們特別挑選了三班全校最聰明的學生給你們教。這批學生的智商比同齡孩子都要高,希望你們能有更好的成績。”
老師們表現出掩飾不住的喜悅。臨出門時,校長又叮嚀:要像平常一樣教他們,不要讓孩子或家長知道他們是被特意挑選出來的。
一年之後,這三班的學生成績是整個學區中最優秀的,比平均分數值高出兩三成。
這時候校長才告訴老師們真相,這些學生並不是刻意選出來的,而只是隨機抽選出來的普通學生。三位老師萬萬沒有想到事情會是這樣,只有歸功於自己教得好了。
校長不好意思地告訴他們另一個真相:他們三個也是在教師中隨機抽出來的。但整個結果就如博士所料;這三位老師覺得自己很優秀,充滿了信心與自豪,工作中自然也就格外賣力,學生知道自己是好學生,肯定會努力學習,結局自然就皆大歡喜,全都真的優秀起來。
書外人語:
別人的表揚與期待,自我肯定的心理暗示,都會使普通的日子變得陽光燦爛。你妨一試。
4、左手與右手
故事發生在小學校裡。課堂上老師提問的時候,一個同學總是舉手,可老師叫起他來的時候卻答不上來,引得下面的同學竊笑不已。
課後老師問他為什麼要這樣,他說如果老師提問時他不舉手,同學會在課下叫傻瓜。於是,老師就和他約定,當他真會的時候就高高地舉起左手,不會的時候就舉起右手。漸漸地,這名同學越來越多地舉起他驕傲的左手,越來越多、越來越好地回答出老師的課堂提問,這個原來極有可能在太多的嘲笑中沉淪的孩子也由一個差生轉變成了一個好學生
書外人語:
被重視、被關愛是一種催人向上的力量,對成長期的孩子尤其重要。近年來經常看到報上關於一些教師惡劣行為的報道,讓人激憤難當。一個缺乏愛心的老師會毀掉一個或幾個孩子,這樣的老師多了,就會毀掉民族的希望。教師是陽光最燦爛的職業,教師的不稱職應是陽光下最讓人痛心的不稱職。
5、分餐的啟示
1980年,某農村中學學生食堂,由於條件艱苦,只能蒸飯,於是8人一組吃桌席。在那個勉強能填飽肚子的年月裡,由於掌握分餐的權力,席長的職位是舉足輕重的。在競選這一職位的方式上,班長和團支部書記給班主任老師留下了難以抹滅的印象。班長說:“我一定保證公平,當有同學不滿意時,我願意第一個與他交換。”班長以後也確實這樣做了,並因此每期都被評上優秀學生幹部或三好生。而團支部書記則說:“我首先也保證公平,但我將把我這一席人的學習、紀律、清潔等進行綜合打分,然後按總分的高低決定端飯的順序。”團支部書記以後也確實這樣做了,他這一席人成了班上最有活力的一群人,他每期同樣也被評為優秀學生幹部或三好生。
兩人步入社會後,班主任老師收到他倆的來信,不過一封是來自監獄,另一封則來自一家大公司。班長的信裡有這樣幾句話:“我每頓靠端少的那一份飯贏得了同學和老師的心。然而,我卻因此品嚐到了作秀的甜頭。”而團支部書記的信裡也有這樣幾句話:“我們透過競爭去贏得端第一的權利,自然就獲得了最豐厚的那一份。從此,我們都明白了一個最重要的道理,只有經過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分餐本是件很不起眼的小事,但卻帶來兩種相反的結果—— 一人學會了虛偽;一人從中懂得了奮鬥的道理。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學生成長中的每一件小事,甚至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最平常的舉止,一個最不惹人注意的眼神,都可能對他們的一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如果生活在謊言和欺騙中,就可能學會虛偽;學生如果生活在良性的競爭環境中,就可能學會上進;學生如果生活在自私吝嗇中,就可能學會不擇手段;學生如果生活在慷慨和溫情中,就可能學會奉獻;學生如果生活在仇視和猜忌中,就可能學會逆反;學生如果生活在包容和友愛中,就可能學會坦誠。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該為學生打造什麼樣的生活環境,構築什麼樣的心靈平臺呢?這值得我們細細體味味,深深思索。
6、老師的眼淚
上高中的時候,我們班只是個普通班,比起由尖子生組成的六個實驗班來說,考上大學的機會不多,因此除了幾個學習好的同學很努力外,大多數人都等著混個文憑,然後找個工作。
我們的班主任兼英語老師是個剛從師範學院畢業的學生,他非常敬業,每日催著我們學習學習再學習,作業作業再作業。但是說歸說,由於抱著破罐破摔的想法,我們的成績仍然上不去,在全校各科考試中屢屢落敗。
直到高二的一次英語聯考,我們班的成績破天荒地超過了幾個實驗班的學生,這讓我們接連興奮了好幾天。
髮捲的時候到了,老師平靜地把卷子發給我們。我們欣喜地看著自己幾乎從沒得過的高分,老師說:“請同學們自己計算一下分數。”數著數著,我的分竟比實際分數高出20分,同學們也紛紛喊了起來,“老師給我們怎麼多算了20分。”課堂上亂了起來。
老師擺了擺手,班上靜了下來。他沉重地說:“是的,我給每位同學都多加了20分,這是我為自己的臉面也是為你們的臉面多加的20分。老師拼命地教你們,就是希望你們為老師爭口氣,讓老師不要在別的老師面前始終低著頭,也希望你們不要在別的班的同學面前總是低著頭。”
老師接著說:“我來自山村,我的父母都去世很早,上中學時我連紅薯土豆都吃不起;大學放暑假,我每天到建築工地拉磚,曾因飢餓而暈倒。但我就是憑著一股要強的精神上完師院,生活教會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服輸。而你們只不過被分在普通班就喪失了信心,我很替你們難過。”
這時候教室裡安靜極了,同學們都低下了頭。老師繼續說:“我希望我的學生們也做要強的人,任何時候都不服輸,現在還只是高二,離高考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努力還來得及,願你們不靠老師弄虛作假就掙回足夠的分數,讓老師能把頭抬起來,繼續要強下去。”
“同學們,拜託了!”說完,老師低下頭,竟給我們深深地鞠了一躬。當他抬起頭的時候,我們看到他的眼睛流出了淚水。
“老師。”班裡的女生都哭了起來,男生的眼裡也含滿了淚水。
那一節課,我們什麼也沒有學,但一年後的高考,我們以普通班的身份奪得了全校高考第一名。據校長講,這在學校的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
我們每一個學生都記住了老師的眼淚。
書外人語:
上帝把你分到了一個“人生普通班”:沒有顯赫門庭,沒有萬貫家財,沒有驕人容顏,沒有過人天賦,那麼你能不能考過“重點班”呢?
7、母親的較量
作家北野曾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民族的較量實際上是年輕女人的較量。他是透過在不同國家所見到各類母親對孩子的不同教育方式而得出的這個結論。
有一次,北野在中國農村看到,幾個小孩在一塊兒玩,一個被另一個欺負了。那個被打孩子的'媽媽聽見哭聲趕過來,厲聲吼道:“你幹嘛打他,再打他我揍死你。”
這使他想起在英國曾見過的同樣一個場景。那位被欺負小孩的母親卻對另外幾個小孩子講:“你們為什麼欺負他呢?難道你們不友好嗎?”
英國母親在跟小孩講道理,而那位中國媽媽對孩子沒什麼理由好講。這種中國媽媽的教育方式起碼有兩點不好的後果:一是使孩子養成依賴性,依賴強權;二是會養成一種非理性性格。
還有一次,北野在一位英國朋友家玩,3歲的小男孩要與北野一塊洗澡,北野答應了但沒有這樣做。結果孩子的媽媽急了:你怎麼可以騙孩子呢,你不願意去可以不答應嘛。北野很不好意思,同時也想起在我們國家的一個普遍說法:哄孩子。被哄大的孩子會想信別人嗎?
北野講完了他的故事,我又想起老家一位老師的故事。
那位老師是村中的一位民辦教師,他有三個女兒,都在讀書,大女兒在讀高中。家裡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有人勸他:孩子學習成績一般,估計考不上大學,回家種地算了。這位老師回答說:我知道她考不上大學,可她將來要做母親啊,今天多讀書,對她將來教育孩子會有用的。
書外人語:
決定小孩真是人一生最需要負責任的決策,這是你為社會提供的最終產品。母親的素質就是民族未來的素質。
8、總理的老母親
泰國總理川立派86歲的老母親川梅,是一個擺食品攤的小販。她閒不住,雖然高齡了,還在曼谷的一家市場內擺攤賣蝦仁豆腐、豆餅。她說:“兒子當了總理,那是兒子有出息,與我擺攤並沒有什麼矛盾。我不覺得有什麼丟人的,我很喜歡擺攤,在這兒,能見到很多的好朋友。
川梅最高興的事,就是看到兒子下班回家後狼吞虎嚥吃她親手做的豆腐。
泰國的媒體稱讚說:“一個來自平民階層的平凡母親,教育出一名以其誠實正直而受人尊敬的總理。”而川梅在面對記者時卻謙遜地表示:“我其實沒有做什麼,我只不過在他小時候教導他做人必須誠實、勤勞和謙虛,我從不打罵他,但我也記不得他有哪件事讓我失望。”
9、海灘上沒有發生的事
天熱了,學校離海不遠,校長把學生帶到海邊去玩。他自己站在水深處,規定學生以他為師,只准在水淺處玩。
小孩都樂瘋了,連極膽小的也下了水,終於,大家都玩得盡興了,紛紛上岸。這時發生了一件事,把校長嚇得目瞪口呆。
原來,那些一二年級的小女孩上得岸來,覺得衣服溼了不舒服,便當眾把衣服脫了,在那裡擰起水來。光天化日之下,她們竟然造成了一小圈天體營。
校長第一個衝動便是想衝上前去喝止——但好在,憑著一個教育家的直覺,他等了幾秒鐘。這一等的功夫,他發現四下裡其實沒有人大驚小怪。高年級的同學沒有投來異樣的眼光,傻傻的小男生更不知道他們的女同學不夠淑女,海灘上一片天真歡樂。小女孩做的事不曾騷擾任何人,她們很快擰乾了衣服,重新穿上——像船過水無痕,什麼麻煩都沒有留下。
不能想像,如果當時校長一聲吼罵,會給那個快樂的海灘之旅帶來多麼尷尬的陰影。小女孩會永遠記得自己當眾丟了醜,而大孩子便學會了鄙視別人的“無行”,併為自己的“有行”而沾沾自喜。
他們是不必拭擦塵埃的,因為他們是大地,塵埃對他們而言是無妨無礙的,他們不必急著學會為不合禮俗規範而羞慚。他們何必那麼快學會成人社會的瑣碎小節。
許多事,如果沒有那些神經質的傢伙大叫:“不得了啦!問題可嚴重啦!”原來也可以不成其為問題的。
書外人語:
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也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強求別人。很多事情本無所謂是非,可在是非人的眼裡就會生出是非來。
10、抄 寫
交警在十字路口攔住一輛闖紅燈的汽車。車裡的女士稱自己是小學教師,趕著去上課,馬上就要遲到了,“希望能得到您的諒解。”她說。
交警聽了,喜出望外:“太好了!幾年來我一直在等,想抓住一個小學教師。你給我過來!把‘我闖紅燈’四個字抄寫三百遍——這是我上小學時就立下的志願。”
書外人語:
對普通讀者而言,這只是個笑話,但對那些隨意懲罰學生、全無愛心的老師而言,這卻是個報應。所有的人都是學校教育的“產品”,不稱職的老師多了,那麼不合格的產品就會很多。
經典教育哲理故事6
自我反省
人生最大的成就在於不斷重建自己,使自己終於能知道如何生活。
夏朝時候,一個背叛的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兒子伯啟抵抗,結果伯啟打敗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氣,要求繼續進攻,但是伯啟說:“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卻被他打敗了,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帶兵方法不如他的緣故。從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過來才是。”從此以後,伯啟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飯,照顧百姓,任用有才幹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過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來侵犯,反而自動投降了。
提示:遇到失敗或挫折,假如能像伯啟這樣,肯虛心地檢討自己,馬上改正有缺失的地方,那麼最後的成功,一定是屬於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