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圖形影象/多媒體

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策略

隨著現代化教育裝置的應用與推廣,多媒體班班通的實施,打破了“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眾人聽”的傳統教法,構建起新型的教學模式。多媒體因其圖文聲像並茂,能突破視覺限制,多角度的調動學生的興趣、情趣和注意力,有利於突破傳統教學中單調、枯燥的教學過程,還有它的大容量圖文並茂、聲光俱全的資訊,也有利於節約時間和空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輔助教學離不開課件,好的課件要求學習進度可控,路徑可選,內容可調,互動性強,能更好的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擴充知識,加深理解。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已越來越發揮出它的優越性了。

但是,根據本人近兩年多時間利用多媒體教學和課堂觀察,存在著許多問題值得引起思考,採取一些必要的對策。

思考一:預設課件,如何應對課堂生成

多媒體是現代教學工具,在教學中確實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它並不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靈丹妙藥。時下有些課例,“上課就像看電影,語言訓練沒落實。”多媒體統治課堂,流於形式,教師圍著課件轉只當“解說員”,忘記了以學生為本。而教師在授課時往往也會有突然而至的靈感,卻常常因無法加到課件中去而成為遺憾;學生在課堂中的隨機變化,教師只能隨課件的預設,很難進行教學生成,這樣勢必影響了課堂效率。

思考二:螢幕板書,如何體現書寫教學 現實中不少老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時已經脫開了粉筆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作為傳統課堂教學象徵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現代媒體無法替代的,而黑板即時重現力強,隨寫隨看,內容還可以方便地增刪。往往教師的一手好字,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長期使用多媒體,學生的字越寫越差,速度也越來越慢,長此以往,教師的板書也隨之弱化。

思考三:課堂熱鬧,如何呈現思維過程

在教學中,課件的直觀形象,不少教師直接演示,取代學生的思維過程,學生只是理解了,不會用語言來表達,大多是隻可意味,不可言傳。語言也是有思維的,而思維是要透過語言來表達、來內化。

思考四:耳目一新,如何加強語言訓練

課件能利用聲音、圖形和影象等多種形式展現文字內容。正確適當的運用多媒體不僅可以使師生關係得到質的改善和提高,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還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學生在課堂中能多感官、多角度、多渠道的進行學習,使枯燥的課堂學習成為他們學習語文的樂園。在課堂中讓人耳目一新,但如果讓課件統治課堂,就會佔用大量的時間,學生語言訓練的時間就大大減少,就會影響學生語言訓練的效果。

為了儘快走出誤區,還原多媒體教學的真實面目,要求我們教師擺脫花架子,苦練真功夫,力除虛空假,務求實效,筆者提出以下策略。

策略一:研究生本,吃透教材 課堂要體現生本,課前就必須研究學生,吃透教材,教師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備課上,認真鑽研教材,找準重難點,撰寫課件指令碼,不斷修改,並且要具有創造性,大膽突破,不能老是“拿來主義”。也要透過上網、使用教學光碟、觀摩優質課等方式獲取資訊,廣泛吸納別人的經驗,取長補短,少走彎路,發掘自身潛力,最終形成有特色的符合自己教學思路的課件。

策略二:重點突出,使用有度

多媒體功能的發揮有賴於一定的條件,所以課件的好壞應該體現在使用效果上,媒體使用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如《飛向藍天的恐龍》的課件,透過展示各種恐龍的圖片,讓學生理解“形態萬千”這個詞語,進而瞭解恐龍家族的龐大。透過讓學生說說,再來對照文字是如何表達的,然後加強朗讀訓練。再如《桂林山水》,透過觀看圖片資料,讓學生理解桂林山的“奇、秀、險”,既直觀形象,又激發學習興趣,課件適當點綴,教學效果就會更佳。

策略三:激發興趣,陶冶情操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才能樂於接受。語文教學過程中,用多媒體提供聲像並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美麗的小興安嶺》課件把小興安嶺四季的美景一下子推到學生面前,在優美的抒情朗誦聲中,讓學生體會:流水淙淙、萬物復甦的春天;樹木茂盛、霧氣濃濃的夏天;落葉飛舞、累累碩果的秋天;白雪皚皚、萬籟俱寂的冬天。感染那仙境一般的童話世界。在多媒體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生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美,心中的愛油然而生。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讚歎祖國河山美,陶冶思想感情美,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又如《廬山雲霧》一文,描繪了壯觀美麗的廬山雲霧景象,可利用多媒體播放影片影象“廬山雲霧”,就可以將靜止的語言文字變成流動的、直觀的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秀麗的山峰、潺潺的流水、絢麗的紅日、或縹緲翻騰的雲霧,風起雲湧的情景歷歷如在眼前,再加上聲情並茂的朗誦,特殊的情境,營造出一個特定的氛圍,使學生如臨其境,像磁鐵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強烈地叩擊著學生的心靈,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願望,使學生的情感在欣賞語言美、自然美的過程中得到陶冶和淨化。

策略四:自主發展,拓展思維

學生透過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來實現自我發展,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實現智慧教育的目的。如講《草船借箭》這一課時,放一段借箭經過的錄影,學生提出疑問:“諸葛亮為什麼選了大霧漫天的時候去取箭呢?”,“把船一字兒擺開有什麼妙用呢?”,“諸葛亮為什麼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吶喊呢?他們不怕曹操的兵出來反攻嗎?”等等。再由學生閱讀文字自主探究的方式解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拓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比如在講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多媒體呈現畫面:一枝經霜的紅葉,在詩人身後還有一匹瘦馬,讓學生透過見到的景物展開聯想,由“經霜的紅葉”聯想到“秋天”;由“瘦馬”聯想到“異鄉”、“異客”。我們知道,思維是認識的核心,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唯有思維的參與,才能真正加速和深化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掌握。藉助多媒體技術,透過聲、形、光、色的作用,視聽結合,可以深化思維訓練,促使學生樂於學習,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