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課文《童年的發現》教學後記

課文《童年的發現》教學後記

今天上《童年的發現》,思路如下:談話引出課題,圍繞課題提出自己的問題,帶著問題走進課文,透過閱讀、思考、交流,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發現了什麼,是怎麼發現的,為什麼能夠發現。

實際教學中,一切進行得很順利,學生提出了預設中的問題:“發現了什麼?怎麼發現的?”在總結階段,教師丟擲沒有提出的問題“為什麼能夠發現?”也顯得順理成章。預設的幾個難點句子:“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臨著驅逐和迫害的風險。”學生也都提到了,透過老師的點撥和資料補充,學生也都大致理解了。

然而現在靜下心來反思,就在這順風順水之中,似乎出現了一處致命的硬傷,那就是在解決“怎麼發現的?”這個問題的時候,經過小組討論,許多學生都舉起了手,我找了一個學生來回答問題,他的大體回答是這樣的:“我的發現起始於夢中飛行……我們就去問老師……”沒等學生說完,我就迫不及待了的.打斷了學生的發言:“夢中飛行,讓我產生了什麼疑問?”──“問了老師之後,我又產生了什麼疑問?”──“產生疑問之後,我又是怎麼做的?”──“後來證實我的想法是對的嗎?”……也就是說,我無形中,剝奪了學生完整表達自己看法的權利,一切仍然是強迫學生跟著我的步伐在亦步亦趨,學生的討論結果沒有在課堂上得到充分的體現,結果是學生圍繞著我的思路進行了二次思考。

回想以前的教學,好像這樣的情景不是一次出現,由於害怕學生表述不清,或者害怕學生不能比較準確地按照我預設中的答案來進行表述,我常常斬斷了學生的思路,固執地要求學生按照我圈定的路子來思考、討論,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填空”。這就難怪學生經常在討論時顯得為難,因為他們習慣了跟從老師的步伐,也難怪學生表達的時候顯出諸多障礙,因為他們鍛鍊的機會常常被老師奪走了。

由此,我想,作為“自主合作交流”這種學習方式的載體──小組討論,我應該還它以真實的面貌,還給它足夠的時空,不能掛羊頭賣狗肉。

在本課教學中,再次出現了以往出現過的問題,就是在提出不懂的問題的時候,有的學生提出了許多無足輕重的簡單問題,如“我為什麼那麼痴迷?”“我為什麼要抓起小魚?”“我為什麼要笑了?”面對這些問題,雖然其他學生很容易就解決了,實際上提出問題的學生自己也清楚,但他們似乎是在響應我說的“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的號召,拼命的提出問題來表示自己的“疑”。那麼該怎麼處理這種現象,批評的話,可能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不指出來,這種問題又沒完沒了,佔用課堂寶貴的時間。這裡向各位同行請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