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你做的禮物我真喜歡教學反思
初讀課文後,很快有人對“讀後質疑”發生了興趣。“老師,作者的媽媽說‘你做的禮物,我真喜歡’不是背時嗎?又是不是什麼好東西,媽媽怎麼會喜歡呢?”學生譁然,我亦啞然。
於一斑窺全豹,現在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備受父母和長輩寵愛。節日期間,經常理所當然地授著大人們的禮物,這些禮物多是用錢購買,且有的價格昂貴,耳濡目染之下,難怪學生對禮物認識模糊,以為非錢所買算不得禮物。如此現狀,這堂課若按部就班依目標行事,實乃與“思想與語言緊密結合,並以思想為先”背道而馳。
情急之下,我讓學生帶著“媽媽為什麼說‘你做的禮物,我真喜歡’”這一要害深讀課文,學生即刻找到了答案。“媽媽喜歡大紅花”,“我畫的畫有進步”等等,看來孩子們被表象矇蔽了,沒有真正讀懂潛在的思想。
“僅是這樣嗎?剛入學的我做的卡片比得過買來的?可媽媽為什麼那麼高興?”這一下孩子們豁然明朗,醉翁之意不在灑,媽媽欣慰自豪的是我的進步,我的成長,我的善良的純潔的可愛的心靈。
課上到這裡似乎可以結束了,然而我突然覺得這不過是本堂課的前奏引子罷了,加之對前陣子在報端見過的“有感於給父母洗腳感慨頗深,接下來該如何隨機應變也就有了主意。
圍繞著“表達愛意,讓父母開心”,從初始的囿於“送禮”一格,至刨根追問下對“送禮”的'內涵有了大徹大悟,以至最後氣氛的活躍,心境的暢快,孩子們討論得不亦樂乎,總結下來,如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自己在某方面的進步,即便微不足道,又如為父母唱支歌跳曲舞,等等。
一波未平,又起一浪,我要孩子們談談“送禮”的場合,時間,明確並非只在節假日等特殊節日送父母以驚喜,而應時時刻刻,懷著感恩之心與父母的心貼得更近。
課至此,短短几十分鐘內課堂它所煥發出的獨特而神聖的魅力不屑細說,看看孩子們的臉足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