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對傳統文化教育保持什麼態度
“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裡唱大戲。鋸木頭,蓋房子,接姑娘,接女婿。”兩個孩子一推一拉,配合默契,用成都方言唱著這首民間童謠。
在成都市第十三幼兒園,一到休息時間,整個園子就會變成民間遊戲的小天地,孩子們在這片天地裡“拉大鋸”、“搓麻糖”、“做皮影”、“表演川劇臉譜”……盡情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盡情享受著傳統遊戲帶來的快樂。
在此之前,產生於川西民間的這些遊戲還只是透過上傳下、大傳小的方式一代代流傳,從沒有正式進入過正規學校課程,也從沒有人認真發掘和整理過,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流失,越來越不被孩子們所知曉。
“我們的下一代不能生活在一個與他們身邊民間文化隔離的世界裡。”成都市成華區教育局副局長徐宏說。
基於這樣的考慮,四川省日前成立了“構建川西民間文化的幼兒園課程研究”課題小組。透過進一步總結將傳統民間遊戲帶到幼兒課堂的經驗,建立四川民俗幼教課程系統,讓優秀的傳統民間文化得到傳承和發揚。
“孩子們能感知,能體驗,能創造”
成都市第十二幼兒園曾經做過一項調查:90%的孩子能說出“聖誕節”,只有10%知道“中秋節”,幾乎沒有人能說出“重陽節”和“端午節”;而回到家中,近七成的孩子把時間用於看電視,近三成的時間玩電腦遊戲,很少有時間外出散步和做遊戲;他們喜歡的玩具當中,電動玩具45%、芭比娃娃18%、機器貓12%……
孩子們接觸的資訊越來越豐富,選擇的餘地越來越大,但他們生活的天地卻越來越小了。
“在我們這樣一個文化大國,孩子們不僅對民族、民間文化感受越來越少,而且他們離真實的民間文化環境也越來越遠,這不利於他們的成長。”徐宏說,“我們首先要為他們創造一個他們能與之親近的文化環境。”
走進成都市第十三幼兒園,就像進入到一所微縮型的民間文化博物館:縮小比例的水車磨房、“錦裡歡樂遊”一條街、成都小吃一條街……樓上到處掛著的紅燈籠,牆上張貼著孩子們自己畫的臉譜、剪紙、貼紙。
這邊,幾個小朋友躲在一個大燈箱後面,舞動著他們自己做的小人、小動物,在燈箱的另一面,一群小朋友坐在小竹凳上,時不時地發出“哈哈”的歡笑聲,原來,他們在看皮影戲。“這些皮影戲沒有固定的形象,也沒有固定的劇本,全靠孩子們根據自己對皮影戲的認識,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在做、在演。”一位幼兒園老師說。
休息時間一到,孩子們紛紛從教室裡跑出來,跳房子、拉大鋸、滾鐵環……在園子裡做他們的爸爸媽媽小時候做過的遊戲。
自然,這些傳統民間遊戲也受到了很多家長的喜愛,幼兒園每次開展民間遊戲親子運動會,都能吸引很多家長跑來參加。“這些都是我們小時候玩過的,跟孩子們一起玩,我們不僅能再一次感受這些遊戲帶來的快樂,而且,還能把我們經歷的這些快樂帶給孩子。”一位家長說。
對孩子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應有所為,有所不為
“不要一想到對孩子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就只想到讀經,傳統文化中的`經書確實優秀,但它也只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傳統民間文化中的很多遊戲、兒歌、童謠等等也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四川教育學院教育研究所所長姚文忠教授說。
姚文忠是較早關注兒童民間文化課程的學者之一,他認為,如果把優秀的民間文化放下,一味地在形式上去仿古,搞一些形式化的開私塾、穿古裝、背古文,這樣不僅得不到孩子們的喜愛,而且也不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太形式化的東西放到博物館裡就行了。”
“我們也經歷過一個選擇的過程,開始我們只是想到要做傳統文化教育,但什麼是傳統文化,哪些是對孩子適用的?這個範圍太大,離實際也太遠,做到最後,很可能就做成了形式化的背古文、讀古詩。後來,我們一步步地縮小素材的範圍,最終把落腳點放在了川西文化上,還特意選取了孩子們最能接受的童謠、民間遊戲和民間活動。”成華區教育局教育三科科長錢莉說,“我們覺得這些才是孩子們最容易直接感受到的東西。”
“我們沒有選擇兒童讀經這種方式,”錢莉說,“對孩子來講,它還是太枯燥了,不容易產生興趣。我們不能讓孩子們今天背這一段,明天背那一段,從小做一個機械的吸收者。”
錢莉本人是幼教出身,曾經在幼兒園做過十多年老師,深知兒童的愛好和習慣。
他們“不教”的還有很多,比如不會帶孩子們去現場看川劇表演。錢莉解釋說,川劇表演中鑼鼓聲音“太嘈”,這會對兒童還沒有發育完全的聽覺系統造成傷害,“如果非要讓他們感受,不僅他們理解不了,反而會起到負面作用。”
同樣,在他們的“課程”裡也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