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羚羊木雕》教學設計
《羚羊木雕》一文是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課文都是圍繞有關親情或家庭生活寫的,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它講述的是“我”把父母從非洲帶回的貴重工藝品──羚羊木雕送給了我最好的朋友──萬芳,父母知道後,硬逼“我”要回來,“我”出於無奈,只得要回了木雕,並對自己的反悔感到很傷心。
出現這樣不愉快的事情,父母、子女誰是誰非,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父母心目中特別珍視的羚羊木雕,對孩子內心世界的瞭解不是很充分,不夠尊重孩子友誼,在利與友誼的天平上出現了傾斜,孩子不得不服從父母的安排,心靈卻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作為子女來講,也有有教訓可吸取的。從小不懂事,事先不徵求父母的意見,凡事不與父母商量,擅作主張,做法畢竟也有欠考慮和不周全之處,也是造成這一不愉快事件的因素。
那麼,此事如何才能左右兼顧呢,為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開拓學生的思路、暢所欲言,在匯入時,讓學生從人際交往的矛盾衝突談起,啟發思考化解矛盾方法,引出課中的話題,學生有的談和父母的矛盾,也有說老師和同學的矛盾,很真實,學生能夠產生共鳴,興趣濃厚。
在解決本文矛盾衝突中,讓學生分組合作,開展辯論活動“到底誰做錯了”,讓學生自主閱讀探究,合作討論,對課文整體把握,體會作者情感,然後由學生隨便選擇分組,在父母、萬芳、“我”三個角度來討論問題(課堂實錄)。
1、父母錯了!
⑴ 父母重財輕義,只是看到了錢,沒看到比錢還重要的“情”。
⑵ 對子女教育方法太獨斷,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容易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形成心理障礙。
2、我”錯了!
⑴ 沒有徵求父母意見,私自送人,不對。
⑵ 做事情前,考慮不全面,弄得不可收拾。
⑶ 太軟弱,不和父母據理力爭,沒個性。
⑷ 要回“羚羊木雕”傷害了朋友之間的友誼。
3、萬芳錯了!
⑴ 應該理解好朋友的`難處。
⑵ 應和“我”媽媽計道理。
⑶ 不應收這樣貴重的禮物。
還有一個學生提出了,奶奶也錯了,做為一個長輩,有發言權,她應該調解好這件事情。學生討論很激烈,善於從對方觀點中發現不充分的地方反問,如,王龍問辛力濤:你會把你媽媽的金項鍊送給你最好的朋友嗎,我抓住時機給予適當的指引,告訴他們在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應當怎麼樣支處理,使學生從文中有所感悟,讓學生形成正確、積極的人生態度。
透過合作、探究這一方式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又培養了學生懼資料和口語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求異、創新的思維,也使整個課堂變得有趣、熱烈,學生在體會著成為學習主人的快樂的同時,有所收穫,試想,如果我們每一堂課都堅持做到這些,那麼,上課也會成為一種精神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