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攝影師》的教學建議
1、課外蒐集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2、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8個,讀音難點主要有攝、社(翹舌音)、躬(後鼻音)。注意不要將攝讀成nie。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多種識字方法,自主識字。如,自由朗讀課文,圖畫不認識或者容易讀錯的生字,結合語言環境自主認讀,然後教師檢查認讀情況,糾正錯誤讀音;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檢查;聯絡生活經驗識字,結合身體動作學習鞠、躬;透過熟字帶生字識字:眉──媚、弓──躬、必──秘、交──膠、土──社。
可以把要求會寫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其結構上的特點,如,基、備、卷為上大下小的上下結構,突、弄、雜為上小下大的上下結構,然後把重點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導臨寫。有個別字的筆畫需要特別說明:指導輛時,要注意車作為偏旁時筆順的變化,其最後一筆是提,不是橫或豎。
3、本文語言和內容都比較淺顯,學生透過自讀自悟可以理解大概意思。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之上,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紙團飛進視窗,男孩請求高爾基允許為他照相──高爾基擺好姿勢,男孩準備為他照相──忘帶膠捲,男孩哭著離開──高爾基等著男孩再次來照相。為引起學生積極探討,教師在學生了解敘述順序之後,可以提出問題,也可啟發學生提出問題,然後在師生、生生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可以圍繞高爾基是如何對待孩子給他照相的和孩子是如何給高爾基照相的兩方面內容展開討論。在討論的時候,要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明確下面幾個問題:
⑴一個紙團飛進高爾基的視窗,要求給他照相。這種方式雖然是不正規的,不禮貌的,但是高爾基沒有因此生氣、拒絕孩子的請求,說明他理解、愛護孩子。
⑵在小男孩拍照之前,高爾基聽從他的吩咐,而且還等了很久很久,開始照相時,高爾基側過臉,對著他微笑,所有這些細節都反映出高爾基積極配合孩子的工作。特別是很久很久,表明在這樣長的時間內高爾基沒有厭煩,反映了他對孩子懷有極大的耐心。
⑶孩子往地上一坐,哭了起來後,高爾基問你怎麼了,這不僅反映出他對孩子的突然表現迷惑不解,更有一種關心在裡面。學生在朗讀時,語氣要溫和親切,語調要舒緩輕柔。
⑷當孩子把膠捲忘在家裡了的事告訴高爾基後,高爾基趕緊站起來,這個趕緊,表明他對孩子的疼愛和關切之情。
⑸當孩子跑出房間後,高爾基大聲喊道:孩子,回來!我給你膠捲,我這兒有很多膠捲。這反映出他主動幫助男孩的一片愛心。這裡為什麼要強調大聲喊道孩子,回來呢?它反映出高爾基想幫助孩子,但又擔心孩子聽不見的急切心情。
⑹高爾基最後對秘書說:請轉告他,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要抓住很忙和一定兩個關鍵詞語。從中可見高爾基對媒體宣傳自己並不關心,相反,對於這個少先隊員卻非常重視。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高爾基關懷下一代、愛護下一代的崇高品質。
針對那個男孩來說,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應該明確:
⑴門衛不放孩子進去見高爾基,他就從窗戶扔進去一個紙團,請高爾基本人幫忙。這表明男孩很聰明,會想辦法;很大膽。
⑵高爾基問是你扔的紙團嗎,男孩在回答的同時,鞠了個躬,這裡的鞠躬,反映了孩子不是不懂禮貌,他這樣做,是出於無奈。
⑶男孩見到高爾基後,仔細打量著高爾基,咧開嘴笑了,這個細節反映了孩子對高爾基的崇敬和見到高爾基後的激動與驚喜。
⑷小男孩吩咐高爾基坐到沙發上看報紙,然後擺弄了很久。說明那個孩子熟練的照相技術和做事認真、有主見。
⑸男孩因為沒有帶膠捲,哭著離開了。這反映了他的慚愧、失望的心理。因為沒有帶膠捲,浪費了工作很忙的高爾基的很多時間,所以當高爾基要主動給他膠捲時,他沒有回應,哭著跳上了電車。
在教學過程當中,可以結合具體的句子、段落,引導學生透過對話、細節描寫進行合作、探究學習,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思想感情,受到薰陶和感染。
4、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或者聯絡上下文,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義。如明媚,透過上下文,可以知道明媚在這裡形容的是早晨的陽光,聯絡生活中對早晨陽光的`觀察,可以知道它指的是(陽光)明亮,結合語境,明媚還帶有感情色彩。
5、要在對課文內容理解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如,小男孩擺弄了很久很久,說:一切準備停當。孩子用了很久的時間去準備,最後說這句話時,內心應該是充滿喜悅的;你怎麼了,高爾基不知出了什麼事,上面已經說過,這句話體現了高爾基的迷惑和對孩子的關切,因此讀書時語氣要溫和、輕柔;是那個小男孩嗎?高爾基問,這句話體現了高爾基仍舊掛念著那個孩子,內心充滿了關切,讀書時應該讀出關切之情。教師在指導過程中,一定要啟發學生深入體會人物當時的心理活動,並思考如何透過朗讀把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表現出來。
6、課後的第一、二題,可以與課文句段篇的理解結合在一起處理。第三題是積累詞句的練習。教師對此不必做統一的要求,要允許學生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句。
課後安排了小練筆,要求學生接著寫這個故事。本課結尾,結讀者留下了懸念和想象空間,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啟思路,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續寫。
本文的對話較多,適合表演,要充分利用這一資源,有條件的班級,可以組織學生演課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