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輔助設計與工程計算

彩虹傘活動設計和反思

彩虹傘活動設計和反思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彩虹傘活動設計和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彩虹傘活動設計和反思 篇1

活動目標:

1、透過抖動彩虹傘,鍛鍊手臂力量及身體的靈活性。

2、在遊戲中會聽口令並遵守遊戲規則。

3、在集體活動中體驗團結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彩虹傘、魚、音樂

活動重點:

鍛鍊幼兒手臂力量和身體的靈活性。

活動難點:

培養幼兒團隊合作的意識。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熱身運動“彩虹的微笑”。(播放音樂)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跳跳舞吧!

幼兒一人一個點,站成一路縱隊、行進行各種準備動作。

二、基本活動:

1、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好朋友猜猜她是誰?(彩虹傘)

2、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怎麼握住彩虹傘嗎?(用大拇哥向上,其他的四小弟開啟藏到彩虹傘的下面,我下去變成拳頭。)

三、遊戲小海浪、大海浪

1、當幼兒聽到小海浪小海浪時,幼兒蹲在那裡使勁揮動雙臂,讓彩虹傘像波浪一樣。

2、當幼兒聽到大海浪大海浪時,幼兒站立使勁揮動雙臂,讓彩虹傘像波浪一樣。

3、當幼兒聽到風平浪靜時,幼兒停止揮動雙臂輕輕蹲下。

4、師:小朋友大海上有什麼?現在請你輕輕抖動彩虹傘看看小魚在哪裡?

5、請兩個小朋友去大海中抓魚、其他小朋友抖動彩虹傘保護好海洋中的魚不被抓住。

6、請幼兒高高舉起彩虹傘,老師說回家時快速躲到彩虹傘裡面。

7、師:今天我們和誰一起玩遊戲呀?(彩虹傘)我們讓彩虹傘變成了什麼?(海浪)我們是怎麼樣讓她變成海浪的(抖動)………

四、放鬆身體,活動結束。

天黑了,彩虹姐姐要回家睡覺了,明天我們再一起來玩吧!請幼兒模仿教師的動作調整呼吸,如深吸氣,再慢慢吐出。

教學反思

執教了體育遊戲《快樂彩虹傘》後,我對整個活動迚行了回顧不思考,収現在和孩子 們一起遊戲的過程中三大環節比較清楚,首先是隨著音樂做熱身操,這一環節中的熱 身活動使幼兒身體的各部位得以放鬆,從生理和心理為即將開始的遊戲活動做好了準 備。

在第二大環節的設計中,讓幼兒探索彩虹傘的丌同玩法,並在自主、吅作的遊戲 中収展幼兒 “拉、鑽、抖”的能力,體驗吅作遊戲的有趣、快樂。整個遊戲激収了幼 兒主動參不、積極探索遊戲的興趣,自主性體現地比較好,活動由淺入深,和彩虹傘 玩了一場快樂的遊戲。 在重難點的突破方面我覺得重點(探索彩虹傘的丌同種玩法,並在遊戲中能夠相互吅 作玩),這一點在活動中能夠很好地完成,也達到了活動的預設。

在難點(能用動作 拉、鑽、抖等動作,有所控制和同伴協調完成集體遊戲)的突破過程中,我覺得前面 的動作在環節中幼兒能夠透過探索玩及同伴一起玩很好地利用拉、鑽、抖等丌同技能 玩彩虹傘,在有所控制的情況下吅同伴協調玩這一點上我覺得完成的丌是很好,特別 是在遊戲環節中収現兩位小朋友在丌停地鑽傘面下,教師沒能機智地引導,比如我們 可以一起來鑽過去戒者是讓他們來試試等,更加能夠體現遊戲的自主性。

在幼兒分組 探索彩虹傘玩法的時候,我覺得幼兒都能夠和同伴一起探索玩,在玩法交流、分享 中,幼兒的玩法如何得到同伴的認可戒者是透過遊戲樹立孩子的自信等,我們可以利 用“名字命名式”來玩遊戲探索出來好玩、有趣的玩法,同時還能迚一步提高孩子的 積極性,我覺得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下次在活動中我可以學以致用。

透過回顧和反思,我發現不足的地方還有很多,在反思中丌斷提煉,期待下次活動中自己能夠有 更大的突破。

彩虹傘活動設計和反思 篇2

活動目標:練習快速爬的動作,體會多種感官聯動,感受集體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彩虹傘 鈴鼓 錄音機 學會兒歌《彩虹傘》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到活動室,聽教師口令一起做熱身運動。

搖搖頭,跳一跳; 聳聳肩,跳一跳;

彎彎腰,跳一跳; 蹲一蹲,跳一跳;

扭一扭,跳一跳; 轉一轉,跳一跳。

(二)談話匯入: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禮物,你們看,它是什麼?(彩虹傘鋪在活動室地上)它的名字叫彩虹傘,今天我們就要和彩虹傘一起做遊戲。

(三)基本部分:

遊戲一:找顏色

1. 教師交代遊戲名稱,引導幼兒觀察彩虹傘的顏色,為順利遊戲做準備。

2. 講解並示範遊戲玩法:請幼兒自由坐在彩虹傘上,聽到鈴聲後快速地爬,邊爬邊說兒歌,鈴聲一停,就找到相應的顏色坐下來。

3. 教師強調遊戲注意事項:小朋友在爬的時候不要碰撞。

遊戲二:下大雨

1.教師交代遊戲名稱,並將幼兒分成男女兩組,輪流進行遊戲。

2.教師講解並示範遊戲玩法:老師和一組幼兒抓住彩虹傘的邊緣,邊轉邊說兒歌,兒歌說完後,教師說:“下大雨啦!大家趕快躲到傘下面。”師幼一起撐起傘,另一組幼兒快速爬到傘下面,立刻放下傘,聽到教師說:“雨停了,大家趕快出來吧!”就撐起傘幼兒快速爬出來。

(四)結束部分:教師將彩虹傘撐成山洞狀,幼兒從山洞爬過來,隨音樂做放鬆運動,並自由交談,分享遊戲帶來的快樂。

附兒歌 : 《彩虹傘》

彩虹傘,像轉盤, 彩虹傘,像朵花,

大家一起玩轉盤, 彩虹傘上爬呀爬,

你也轉,我也轉, 鈴聲一停找顏色,

我們齊心轉轉轉。 找到紅色坐下來。

彩虹傘活動設計和反思 篇3

活動背景

體育活動既可以鍛鍊幼兒的身體,又可以開發幼兒智力,還能培養幼兒的意志品質和各種社會能力。在我們日常開展的豐富的活動中,我發現小班幼兒對體育活動有著較濃厚的興趣,但在體育遊戲中,大多鍛鍊的是下肢力量,上肢力量鍛鍊較少,幼兒動作的靈敏性與協調性有待進一步鍛鍊和發展;活動中孩子們個體、小組的玩法較多,集體合作玩一種器械的較少,與同伴玩的`較多,親子玩的較少,所以他們的群體合作意識需要進一步培養;同時,也需要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感愛到溫馨的親情。由此,我設計了“彩虹傘”活動。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我發現彩虹傘非常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玩,於是以親子游戲為基礎,來設計整個教學活動。

目標的確定

彩虹傘的玩法多種多樣,如鍛鍊跑跳能力的“拉個圓圈走走”,增強手部、腿部力量的“毛毛蟲遊戲”,鍛鍊動作協調性和靈敏性的“海底取寶”,練習爬行的“吃蛋糕”遊戲,適合進行團體遊戲的“蒙古包”,可以將彩虹傘拋上拋下鍛鍊躲閃能力,還可以跳傘、轉傘、抓傘……根據小班幼兒的興趣點以及對活動的定位,我首先確定了以下活動目標:體驗與同伴、家人共同遊戲的快樂,感受親子間的溫馨親情;聽到訊號或音樂做指定動作;練習走、跑、跳、爬,發展動作協調應變能力。

內容的篩選

根據活動目標,“彩虹傘”這一活動無疑應該凸顯以下價值點:與目標最契合的彩虹傘的多種玩法;在玩的過程中,幼兒從身體、心理、感官等各方面所獲得的發展;凸顯親子活動的特點,更適合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其中。基於以上思考,確定了活動的基本“雛形”。

環節1親子律動:身體妙妙妙

價值點:這是一個非常簡單有趣的親子小遊戲,家長和孩子能主動地投人,活動中每位家長和孩子一對一遊戲,在遊戲中體驗到親子共享同學的快樂。

環節2 玩彩虹傘遊戲

(1)大海浪:家長和幼兒拉起彩虹傘,根據音樂變化抖動傘面,模擬海浪翻騰的情景。

價值點:遊戲“大海浪”,從小臂的抖動到大臂的甩動到瘋狂的跳躍起來拋甩,再到慢慢變靜,鍛鍊了幼兒的上肢力量及肌肉控制能力。

(2)拉個圓圈走走:家長與幼兒共同拉著彩虹傘向右、向左、轉圈走或跑。

(3)吃蛋糕:聽口令“1”舉高,“2”放下壓住彩虹傘,幼兒向裡爬。

價值點:在吃蛋糕遊戲中,集體合作做個“大蛋糕”,鍛鍊幼兒爬行的能力。

(4)踩傘泡:家長抖動彩虹傘,當音樂響起時,教師與幼兒一起在彩虹傘中踩傘泡,音樂停止幼兒迅速停下來擺個造型。

價值點:拉個圓圈走走、踩傘泡這兩個遊戲,讓幼兒和家長聽音樂訊號走和跑,循序漸進,運動量較大;在音樂快慢變化中,鍛鍊了幼兒的下肢力量,同時培養了幼兒的音樂節奏感和應變能力,並且還可以刺激幼兒視覺,幫助幼兒感知空間方位的變化。

(5)蒙古包:家長和老師抓住彩虹傘的傘邊,聽老師的口令:“一拋二拋拋三拋,變成一個蒙古包,小朋友們快快來,坐進腿窩樂淘淘”,家長和幼兒一起躲到傘裡面。

價值點:蒙古包遊戲,讓幼兒感受家長的愛撫,體會到溫馨的親情,同時也是一個放鬆活動。

環節3 結束活動:卷彩虹傘,收拾整理彩虹傘

價值點:自理能力和收拾習慣的培養。

活動思考與調整

“彩虹傘”活動逐步完善的過程也是教師教育觀念逐步轉變、實踐經驗逐步積累的過程。活動從一開始的雛形,到最後較成功的開展,我們進行了多次的教研和打磨,在幾個方面都進行了適當的調整。

目標的調整。在第二次的試教中,我們首先對活動目標進行了梳理,將情感目標放在了第一位。這是由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相互合作進行的活動,其最大的意義首先就應該是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在認知目標和能力目標中,我們將其簡單明瞭化,更適合小班幼兒的發展目標,更有重點和針對性。

環節的調整。第一次活動的環節,各個遊戲面面俱到,就像是一個大拼盤。孩子和家長們雖然玩得很盡興,但是沒有突出重點,也少有自主探索。為此,我們細研了每一個遊戲在發展幼兒動作方面的側重點,同時考慮到各個遊戲之間層層遞進的關係,對整個環節進行了合理的裁剪。比如旋轉的彩虹,雖然好玩,但與目標不太相符,於是進行了刪減;在大海浪、拉個圓圈走走、踩傘泡、吃蛋糕、蒙古包這幾個遊戲的環節上,也進行了適當的調整,第二次活動中將踩傘泡和吃蛋糕進行了互換,讓整個活動按走一跑一跳一爬的順序來進行,層層遞進。活動遵循了幼兒生理機能活動變化的規律和特點,注重運動強度和密度的搭配,動靜交替,每個遊戲的設計上考慮到了讓幼兒進行基本動作的練習,發展動作協調應變能力。

在第一次活動中,孩子和家長只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將走、跑、跳、爬、鑽的動作演練了一遍,沒有比較深入地講解和示範。教師比較注重遊戲的形式,忽視了遊戲對促進幼兒健康發展,尤其是身體素質發展的意義。經過研討與改進後,喚起了家長主動參與活動的願望,他們由被動變主動,和孩子一起投入地參與到遊戲中。

情感的昇華。在第二次活動中,我們特意加入了“聽音樂,親子進行情感交流、放鬆”的環節,家長和孩子在蒙古包裡一起唱《小星星》的歌,爸爸媽媽跟著音樂節奏輕輕地搖著寶貝,搖一搖,揉一揉,捏一捏,摸一摸,拍一拍,抱一抱,親一親,對寶貝說“我愛你寶貝”,寶貝對媽媽說“我愛你媽媽”。在這個環節裡,家長和孩子情感交融,整個體育活動在愛的氛圍中被推向高潮。這是一次體育活動,更是一次注重親子互動和情感交流的新嘗試,讓每一個孩子和家長在活動中感受到了快樂和感動,這對孩子的健康發展和成長都將是極其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