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腳》多媒體的教學設計
可以有效地幫助廣大學科老師將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積累轉化為多媒體課件方式。
多媒體課件開發一直到今天仍然存在兩張皮的效應。傳統的軟體開發一般是由學科老師和計算機制作人員組成,由於各自的專業所限,有效的教學溝通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許多商業化教學軟體的質量都是由此引起的)。為解決這一難關,一方面製作群體應增配教學設計人員(主要是教學形象轉化設計者);另一方面就是要大力倡導廣大教師儘快學會運用教學稿本而成為多媒體軟體的創意和設計者。教學稿本就是為教師們而設計,下面以幾個教學例項說明教學稿本的設計撰寫。
有了一定理論的儲備,我們就很容易找到多媒體教學設計的表達邏輯了。為了明確多媒體課件設計的特點及其表現形式,我們先看下面兩個按常規教學形式表達的一個多媒體教學設計方案(教案)。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細緻觀察的和口語表達的能力。
2、認識爬山虎的腳的顏色、形狀和生長部位。
3、重點理解爬山虎的腳是怎麼樣一腳一腳爬上牆的。
4、結合觀察發展學習的審美情操。
【教學具】
文字教材、多媒體課件。
【教學思想】
1、創設審美情景,以 CAI 為主導地極大地調動學習的積極與主動。
2、教學設計分為四個大的環節:
創設情景,審美欣賞細緻觀察,建構新知反饋操作,強化認知形成評價,自我完善。其中前兩個環節是以教學講授與演播為主,而後兩個環節卻是以學習的自主操作為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審美欣賞
1、啟發談話:
誰知道爬山虎?它一般生長在什麼地方?你能否說出它的一些特點?它美不美,怎樣美?
2、讀課文,重點讀一讀第三、第四兩個自然段,體會一下爬山虎與爬山虎的腳有些什麼特點?
3、教師演示 CAI ,看一看描寫第三段的有關爬山虎的影片資料,初步感受均勻、空隙等詞彙,並重點感受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了波紋,好看得很。的動態藝術。
4、說一說你所感受到的美,再讀讀課文,體會一下課文中語言文字的藝術表達。
二、細緻觀察,建構新知
1、熟讀第四自然段,重點理解爬山虎的腳的生長部位、顏色、形狀。
2、CAI,看一看描寫第四段爬山虎的腳的生長部位、顏色、形狀影片資料。培養口語表述能力。
3、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爬山虎的腳的顏色、形狀和它到底長在什麼位置?
4、邊讀課文,邊想象爬山虎的腳的生長部位與長成的動態效果嫩紅的六、七根細絲慢慢長大,細絲的頭上又長出幾個圓片,就像是蛟龍的爪子,這就是爬山虎的腳。
三、反饋操作,強化認知
1、從上面的學習你真的知道了爬山虎腳的那些外部特懍寺穡?
2、利用 CAI 和教學互動網路的操作,請你找一找爬山虎的腳長在爬山虎的植物的'什麼部位?
3、根據操作的互動反饋,再閱讀課文。
4、最後用自己的話重點說一說爬山虎的腳到底長在什麼位置?
5、細緻觀察爬山虎的腳長成的動畫。
四、形成評價,自我完善
1、讀一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課文說了些什麼?
2、找一找描寫爬山虎的腳爬牆的動詞(觸/變/巴/拉/彎/貼)。
3、在 CAI 找到這些詞,並在課件上將這些動詞拖至互動區,然後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
4、分別用滑鼠點選這些動詞,看一看與此相關的描述爬山虎的腳的相應動畫。
5、對照畫面,用自己的話有順序地說一說爬山虎的腳是怎麼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6、可以完整地觀看一遍爬山虎的腳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完整動畫。
這個簡略的教學方案一個十分明確的特徵就是強調了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應用( CAI ),並在創設生動的語言環境中,調動教與學兩個方面的積極性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這個教學設計方案中不難看出:一方面多媒體教學設計有別於常規電教的本質區別在於 CAI 課件幾乎主導了整個教學的程式(這也就是 CAI 課件創意與多媒體教學設計原本就是一回事的緣故);另一方面就是學的意義真的可以在 CAI 具備的物質條件下落實在自我形成的動手操作之中。
如果考慮到如何將常規教學方案轉變成 CAI 課件創意的表達方式,我們不妨創設這樣一個大家熟悉的常用表格,將有關《爬山虎的腳》的 CAI 設計可能涉及到的教學要點詳細集中起來,以便於整理和觀察。
其實,上述表列式的教學內容表達本身基本沒有意義,但作為常規教學方案《爬山虎的腳》的設計,可以轉化成了一些基本的教學創作要素,這些要素就是多媒體需要表達的直觀化素材,我們將這些要素透過一定的形式全部整理成多媒體素材,並說明這些素材的表現形式和策略,那麼一個漸趨於完善的 CAI 創意表述形式也就基本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