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農/林/牧/漁

清明在農曆幾月幾日

2018清明在農曆幾月幾日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2018清明在農曆幾月幾日?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2018清明在幾月幾日:

2018年4月5日清明

農曆2018年清明節的日期:

2018年04月05日 星期四

戊戌年(狗年)農曆二月二十

清明節簡介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重要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4月5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確的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

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戶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曬曬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

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箇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清明節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有“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清明節出行注意事項

小心識別有毒野菜

每年三、四月是盛產野菜的季節。越來越多吃膩了大魚大肉的都市人,更傾向於到郊外採摘野菜。

多野菜具有解毒敗火等藥用功能,適量吃有益處。但普通市民對野菜認識有限,容易造成誤採、誤食,引起中毒現象。尤其是老年人抵抗力較弱,應特別注意,慎食野菜。值得提醒的是,春季是蟲卵復生的季節,野外洗滌不徹底的話,生吃野菜很容易造成腹瀉。

提醒大家在食用野菜時,應注意徹底清洗,並用開水過一下。過敏性體質的人不宜食用野菜。一旦出現眩暈嘔吐、呼吸困難、嘴唇發紫等食物中毒症狀,應儘快到附近醫院就醫。

過敏者需戴口罩

戶外活動增多,更容易接觸到過敏源。過敏性體質的人可適當減少戶外活動,尤其是少接觸花草。建議外出時可戴口罩和墨鏡,行走時應選擇花草樹木上風方向,必要時還可帶上防過敏藥。到野外掃墓時,避免深入草叢,最好穿長袖衣褲,束緊袖領和褲腳口,以免面板暴露,要小心防護草叢中的蟲蟎,當心被叮咬。也要防曬

出門東西要帶齊全

(1)隨身保暖外套:春遊都會遇上低溫陰雨、濃霧、強對流天氣以及雷電的氣候狀況,所以注意穿著適當,一定要提前取得旅遊當地的氣候資料。

(2)雨具:春遊最好 隨身攜帶一把小小摺疊傘或雨衣。

(3)常規藥品:春季潮溼多雨水,蚊蟲和細菌特別容易滋生,應儘量避免飲用生水並且預備一些常規的藥品。

(4)相機:春天天氣比較潮因此拍照後相機的護理也十分重要,千萬不要讓相機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