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傳統文化

聽中國傳統文化的聲音

聽中國傳統文化的聲音

中國的傳統文化,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存於塞北大漠哀悽的雁啼裡,或是嫻靜江南柔情萬千的絲竹之聲裡。提到傳統文化,很多人都會想到文言文。在那朗讀時朗朗上口的精簡文字中,往往包含著一個令人深思的道理,又或者是一段蕩氣迴腸的故事。文言文不單單只是“之乎者也”,它也有像詩詞那般精巧的用詞。不過相對於詩詞多是描寫風月之事來說,文言文倒是更偏向於寫實,就算是靈異志怪小說也是有事實依據的。比如馮夢龍和蒲松齡的作品,粗看只當是看了一個故事,而隱藏在其中的深意還得自己用腦子去想。

在傳統文化中,我最喜歡但最弱的就是詩詞。詩詞裡,我喜歡記敘風月花鳥風流韻事這一類的,這類的詩詞中,它用的都是非常喜人的,是看著就很美麗的那種,像“杏花含露團相雪”這類,從字面上就能觸控到的美麗。詞,詞牌名也是很美的。每一個詞牌名都有一個故事,並且很容易讓人遐想萬千。比如“臨江仙”、“醉花陰”、“點絳唇”、“聲聲慢”。然而,詩詞難便難在韻律,念起來要有節奏,要有韻腳,要有美感。一個字的差錯就會讓一首詩詞掉上好幾個檔次。我連用古文敘述一件事都難,更別提找什麼韻腳了。只好抱著書本,小心地撫摸那些易碎的美。傳統文化離我們並不遠。聽,它來了!

隨著高考、中考語文的提分,傳統文化自然也加入了進來。再看看手中的教材,一定會發現傳統文化的痕跡,並且聽見它的聲音。它並沒有那麼的高深難懂、遙不可及,傳統文化也能很親民。因為真正的文化並不僅僅存在於文字中間,它在生活中是有載體的,是活的,是有生命的。聽,春節時鞭炮的'炸響,那是傳統文化到來的聲音。

聽,清明時焚紙的噼啪,那是傳統文化到來的聲音。聽,端午時龍舟上的鼓聲,那是傳統文化到來的聲音。

聽,中秋時秋風拂桂樹之聲,那是傳統文化到來的聲音。再聽……

聽學堂裡的學子們朗讀古詩文的聲音;聽毛筆拖過宣紙時如春蠶食桑的沙沙聲;聽寺廟裡誦經的聲音;聽古鐘樓裡深沉通透的撞鐘聲;聽那不知來自何處但清雅溫柔的琴笛蕭瑟之聲。聽我們自己之間說話的聲音。

聽自己的心跳、脈搏聲。別忘記自己!我們流淌的是炎黃的血液,我們代表著的是中華!看自己的身份證,看那流光溢彩的底紋。中華的傳統文化和它的子民是一體的,一起穿越千年的坎坷風雨,至終如一。

聽,傳統文化到來的聲音。它來了,站在我們面前。

“一起走吧,傳承我,聽我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