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影響對後世而言,仍然遠大。本文將從三個方面來論述中國傳統文化對當代的價值與意義。其一是儒家美學的“仁”、“善”引導下的為人的中庸以及與時俱進之精神;其二是道家美學強調的“無為”以及物化境界,少私寡慾,其虛靜的態度和“人生藝術化、政治藝術化”的思想的影響;最後的則是禪定的世界“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關鍵詞:儒家仁善;道法自然;禪宗之悟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長河源遠流長,其中文化之瑰寶眾星璀璨。不論是先秦諸子文學百家爭鳴之氣象,還是其後唐詩、宋詞、元曲的耀眼奪目,都對後世影響極其深遠。當今中國強調建立一個統一的和諧社會,懷念經典,重建當今價值思想體系,將高科技與高情感(美的情感)相統一平衡,構建中國古典美學,包括中國傳統文化,其目的也是為了使當代人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時俱進,得以構建和諧社會。本文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進行一一討論,其具體如下:
一、 儒家“仁”、“善”之德
儒家自孔子建立起來後,儒家思想一直被封為正統的封建思想,甚至在漢代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意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原因也就在與儒家美學思想迎合了統治階級的需要,能教化民眾成為“愚者”。孔子強調“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目的也是在於重視人的修養問題,一個人的品質便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甚而有時會決定一國之命運。所以品質極其重要。在周朝後,國家處於禮崩樂壞的階段,而如何才能構建一個大同社會,孔子為了恢復周朝時的繁榮氣象,強調“禮”與“樂”。國家戰亂紛繁,尤應注重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有等級。其強調“棄惡,取善,化醜為美,施行仁政”。由統治階級實行仁政,釋出一系列體民、關民之措施,不以暴力管理國家,而是以一名仁君的形象,那麼人民必然趨之。人民其實想要的也不過是一個安穩的生活。在他們心中,,只想能平平淡淡在一個富裕、“仁義禮智美”皆具的國家,自身能有所提高,生活能得到保障,精神文明物質文明都能達到高度統一的國家。所以君者不能以暴制暴,會失民心,只能施行仁政,一“仁”、“善”之德來統領社會,方能服眾。
為君者如是,為人者為民者亦如是。要仁慈、善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常存善念,“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對待他人以恕為道,於己以嚴為則,為人要尚中庸,孔子曾說過“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小人勾心鬥角,為防患於未然,君子律己,取中庸,對事對人以中為態度,以和為目的,取中而不取極,需的包容,有容萬物知心,這便使得君子不能不世故,然而世故即圓滑,圓滑即懂人事,如之,不取正邪,自然得大美。然,取中庸並非固步自封,而是適時的與時俱進,與時代同進步。不跟潮流的步伐,最終會淪至閉關鎖國成為一蹶不振之病樹。儒家思想又追求名利,強調物質的追求,注重“經世致用,”、“學以致用”,自然對後世的積極開拓進取的態度具有重大影響,一個人需要不斷的拼搏,不斷的滿足方能成就大我。唯此,對於儒家傳統文化的學習便不能僅停止在“仁”、“善”的.道德層面,而更要抓取現世人生的不斷進取的精神,做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斷為自己努力,為自己開創一個平凡而不平庸的人生。
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無與有之道
道家之學,老莊伊始,強調人的少私寡慾,因而注重“無為而治”,在道家哲學中,一切從自由為主,樂在逍遙,然而其逍遙則是精神性的放浪形骸,不拘泥於世俗人生的種種束縛。這也不同於儒家的積極入世,老莊哲學則是為了出世,是為了逃避,逃避世俗的一切紛擾與煩惱,為的是樂在逍遙。孔子與老子所處時代接近,戰亂頻繁,因而如何對待這一問題卻是兩人不同的選擇,道家代表的是一般農民階層,在禍亂紛飛的年代,民間疾苦誰能知?而老百姓做不了什麼大事業,為了明哲保身所選之路也就只是在逃避,逃避一切。農耕時代,人們少私寡慾,法自然,靠天吃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不追求功夫名利祿,只想擁有一份自由—樂在逍遙遊。天地人的三者的統一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且人們追求精神世界的無慾無求,無所在乎,也無所不在乎的境界。莊周夢蝶,“是蝶夢我,還是我夢蝶”達到的物化境界,萬事萬物的快樂自我都能感知,因而無所煩惱,當人在面對一些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時,常想能夠讓自己不去想,不去爭辯,一切的一切都歸於放下。道家就是放下,放下所有,達到內心的一種虛靜,促使人迴歸素樸,柔弱不爭,進退自如,讓人明曉人生就如一場夢,一切皆是一種可有可無的虛無,,不追求世俗,只在乎精神的超越,這對於後世也有一定的意義。當人在繁忙的現代中,為生計而疲於奔命之時,累了,倦了的時候,便會停下來,法自然,叩問自己,是否太過於追名逐利,讓自己不得逍遙。把心放空時,現代人才會感到快樂。現代的壓力隨著經濟的增長紛至踏來,而如何處理好二者的關係變得尤為重要。這不防學學道家,在自然中尋求和諧,“無為而治,”心若虛靜,看待人生如一場無休無止的夢,記得快樂,逍遙便好,讓自己的心放輕,放輕,讓自己不為凡世所羈絆,只為自己,隨之物化。
在道家思想中,還有一劑對於本體自身的不斷的追問,探討人的本源,迴歸真正的人,即天地人合而為一,其實道家思想核心在於道,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無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所以無與有也是道。
三、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禪學之悟
佛教與印度傳入中國後,不斷的與本土文化融合、吸收,進而衍生出了另一支系派屬於佛學的禪宗。禪學有韻味,富哲理。禪宗也是一種生命與體驗之美。以小見大,“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便道盡禪意。心大便能海納百川,匯聚宇宙,無限延伸的空間,在人生的海洋中廣闊的漫遊。禪中無生無死,無染無淨,無悲無喜,以一種超然出世的態度看透種種凡塵孽障,也就是一種達觀的態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逆境面前,禪宗美學更是看透凡塵種種,一切磨難不過是成長的必經之路,眾生平等亦如是,“感謝折磨你的人”因為他們教會你如何去懂得堅強,因為往事,艱辛已經過去,只能一笑過之,經歷過,痛苦過,方能大徹大悟,得到一種超脫於逆境的態度,而後安於清淨恬淡的生活,一切富貴如初,所以很多時候,人生經歷越多的人,年長的老者更會明白一種了悟,看不破的有過眼雲煙,放下一切執著,誠心歸佛。眾生皆有佛性,。一念之間。佛魔之變。佛超乎六生之外,無一切因果,無一切因果,無一切輪迴,得果,度世人,然禪宗則是在“拈花一笑,”無慾無求。一語道破天機,一切又盡在不言中。
禪宗講求“言有盡而意無窮”。以有限之話語,擴充無限之意味。一切皆在於“味”,味中恬淡人生,“心遠地自偏”,又如“亦莫戀比身,亦莫厭此身。此身何足道?萬劫煩惱恨。此身何足厭?一聚虛空塵,無戀也無厭,始是邊遙人。(白居易《逍遙詠》),再如從“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至“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最終又復歸於“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此時的山水與之前的山水又大不一樣。一切禪意皆可入詩,不只是詩,畫可,樂亦可,只在於領悟與融會貫通。生命中,很多的了悟在詩中顯現,“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正如《春江花月夜》一樣,很美的景象在腦海中浮現,但一說出口便索然無味,有時甚而至於是不可言說的秘密,懂的人放在心裡便能有所了知,禪宗另一話則是“無慾無求”,沒有索取,沒有需要又何來煩惱?一切自在成佛。
中國傳統文化在儒釋道中的價值體現於此。有人說讀儒佛經典就像人吃飯一樣,必不可缺少,而道家經典就如藥一樣,平時人是好好的自是不用吃藥,但倘若你一生病便不能不去藥店買藥醫病。所以三者缺一不可。以中國傳統文化構建當今價值思想體系,重溫經典,重拾國粹,讀懂讀透中華之精髓,與古人對話,與自我對話,與世界對話,與萬事萬物對話,成就自我。講求“仁”、“善”,追問本體,注重探索人的自身,不斷以小見大,了悟人生的真諦,構建自身的高品質高道德的追求,得之“文質彬彬,然後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