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讀後感的範文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閃耀著樸素的大公無私的思想光輝的話,不是近代和現代人說的,而是九百年前范仲淹說的。
范仲淹是宋朝名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正是范仲淹一生的`寫照。他拋下家室與韓琦一起鎮守陝西,屢次擊退了西夏、契丹的侵略,保衛了國家的安全;在那“長煙落日孤城閉”的荒山野嶺上,他也曾想過家,沉吟過“濁酒一杯家萬里”的詩句,然而他想到“燕然未勒歸無計”,就在那裡餐風飲露度過了半輩子。是啊!“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呢?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www.duhoUgan.com它抒發了有志之士為祖國的領土完整和繁榮富強,為拯救人民的疾苦而奮鬥的慷慨感情,它激勵了無數的人為國捐軀。
文天祥在元軍兵臨城下時,明知前去談判凶多吉少,考慮到“國事至此”,就“不得愛身”了。他置個人生死於度外,幾度掙脫元軍魔掌,以期重整旗鼓,為國雪恥。臨死時還一心要挽救祖國。他在《指南錄後序》中發誓:“生不能救國難,死猶為厲鬼以擊賊”,還在一首詩中發出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這不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嗎?
在我們的民族解放鬥爭中,憂國憂民的志士更是浩如煙海了。無數的革命先烈英勇鬥爭,以鮮血染紅紅旗,目的是“天下之樂”。鬥爭的倖存者,當他們看到革命勝利,人民翻身了,感到無比欣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更是“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們還為了祖國人民進一步的“樂”――實現四化,正在“老驥伏櫪”,真是“烈士墓年,壯心未已”呀!
要“後天下之樂而樂”,必然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只有行“先天下之憂而憂”,才能“後天下之樂而樂”。蘇聯著名的教育家加里寧說過,要成為自己幸福的匠人和創造者,就必須先成為全體工人和農民幸福的匠人和創造者。當他成為全體工人和農民幸福的匠人和創造者時,他便成了自己幸福的創造者。此話正是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具體解說。
我們這些小青年,高中剛畢業,對幸福充滿了憧憬和嚮往。要獲得真正的幸福,就必須投身到為人民服務、建設和保衛祖國的洪流中去,吃苦耐勞;在臨終的時候,想到自己沒有庸庸碌碌地虛度年華,為祖國的四化事業做出了一定貢獻時,就會感到自豪,感到幸福。
現在有些人對“幸福”的理解,只囿於一己之利,報考大學“一不出省,二不渡江,三不過河”,絲毫也沒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打算。這種人最後只會到處碰壁,其“幸福”是最渺茫的,對社會不能有所裨益,甚至成為社會的蛀蟲。我勸告這種人,“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當死於過野,以馬革裹屍還葬爾,何能臥床上死在兒女手中邪?”千萬別做得比古人送差!
唐代詩人高適說過:“男兒本自重橫行”,主張有志男兒要為國效勞,奔走四方。有出息的前人尚能如此,更何況社會主義時代的青年呢?我們應賦予“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新時代的思想內容,胸懷祖國,放眼世界,樹立公而忘私的世界觀,投身四化建設,為人民,為祖國,奉獻畢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