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性散文寫作技巧
議論性散文是一種散文,但這種散文具有鮮明的議論性。我們關注這種文體,主要是因為它在近年來的考場作文中大獲豐收。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議論性散文寫作技巧,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一、議論性散文的特點
議論性散文在寫作上較為自由,它不需要像議論文那樣步步為營,循規蹈矩,它可以記敘,可以議論,也可以抒情,能在形象中傳達道理,在抒情中滲透觀點;它具有議論性,所以觀點明朗,態度鮮明,不像一般散文那樣含蓄蘊藉,便於作者直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更便於閱卷者快速領會作文的內容和目的。
議論性散文的特點,在比較中更容易理解。
比較一:在結構和語言方面,議論性散文與議論文有明顯不同。
先看一組例子。
高考議論文《把握人生的彎道》片段:
開頭部分:彎道是賽車運動中的必經路段,而“彎道超越”則是每位一流賽車手的必備技術。一些車手注重車行中的彎道,於是他們登上了最高領獎臺,而一些車手卻輕視彎道,於是他們註定要失敗……
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一些人成功了,因為他們實現了“彎道超越”;而相反,一些人則將自己的前途斷送在了彎道上。
結尾部分:面對彎道,我們無法避免;面對彎道,我們只有向前。前方是絕路,希望在拐角。勇敢面對,把握人生的彎道,超越對手,超越自我,實現人生的騰飛。
高考議論性散文《讓彎道一馬平川》片段:
開頭部分:當“挑戰無處不在”的競爭口號在現代人身上已得到切膚刻骨的體現時,當“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的求勝意志已滲透芸芸人心時,我們在哪裡攀援、超越、享受勝利之後的生命大歡欣?我們在哪裡獲得失敗後修復生命的迴天之術?
李敖給出了漂亮的答案:“若是生命沒有彎曲的荊棘之原,創造會終結,信念會熄滅。”他的神來之語讓答案昭然若揭——在彎道處超越,彎道便將一馬平川。
結尾部分:蒼山不語,尚倚紅日傲風雲;流水不止,猶作清泓向碧心。彎道,不僅要迎接,更要超越。邁出堅定的雙腳,彎道也將一馬平川。
從上述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議論文開頭直截了當地提出問題,結尾旗幟鮮明地解決問題,行文過程著眼於概念的闡釋和問題的分析,語言理性、冷靜、嚴密;而議論性散文不管是開頭的入題,還是結尾的總結,似乎把理性的目的收在身後,而在身前舉出感性的大旗,搖動大旗鼓動人心,語言鮮活,充滿感情甚至是激情,指引人走向既定的目標。
比較二:在內容的展開方面,議論性散文、議論文、一般性散文,也各有不同。
來看一組例子:
高考議論文《熟悉》(其一)片段:“一個崇高的目標,經過不懈的努力,就會成為壯舉”,主觀能動性使我們積極地改造熟悉的世界。瓦特面對熟悉的部件,改造出工業革命的龍頭——蒸汽機;居里夫人面對熟悉的反應堆,提煉出放射性元素鐳;富蘭克林面對熟悉的風箏,證實了雷電的本質;西門子面對熟悉的電磁理論,製造出實際可用的發電機。面對熟悉的事物,人類需要動手實踐,給它帶來新的動力。(閱讀提示:關注“理—事—理”的內容層次)
高考一般性散文《熟悉》(其二)片段:熟悉的家鄉,有清凌凌的水與藍盈盈的天。爺爺的漁網在這長歌短詩般的山水之中,日復一日地收縮。我時常懷念那一場景:爺爺站在小木船頭,划動著雙槳,哼著農家小曲兒“清凌凌的水啊,藍盈盈的天……”我將小手放進清涼的河水中,隨著船的前行劃出優美的曲線……我熟悉的家鄉,我多想投入你的懷抱,洗滌我心靈的塵埃,回到熟悉的山水中。(閱讀提示:體會畫面感、情感性)
高考議論性散文《熟悉》(其三)片段:我們熟悉的,只是天才的成功。“八金”的榮耀環抱了菲爾普斯,我們以為憑他的體質和條件,這是自然而然、甚至是理所當然的,卻忽略了他從小每天被母親逼入泳池進行訓練,忽略了他大學每天近10個小時的高強度訓練。而正是這些不為人知的苦痛,才成就了游泳史上的奇蹟啊!(閱讀提示:有事,有理,有情,三者渾然一體)
高考議論性散文《熟悉》(其四)片段:
我時常獨自思考:最熟悉的人——自己,可我是否足夠了解真實的自己,是否曾經違背自己的心智?最熟悉的物——太陽,可我是否深知它四季的變化,是否曾經在陰天忽視它的光芒?最熟悉的事——生活,可我是否認真過好了每一天,是否曾經誤解了生活的蘊涵?(閱讀提示:自由自在的表達,而自由的表達更容易創造個性)
再如2002年的高考滿分作文《誠信不可拋》,下面的幾個句子就分別是2—6段的分論點,文章的幾個段落就是圍繞他們展開的。但這些論點就與一般議論文的論點有所不同。 (2)失去了誠信你所擁有的一切:金錢,榮譽、才學。機敏……就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如過眼雲煙,終會隨風而逝。(誠信是我們人生的根本,失去誠信,我們將一無所有) (3)不欺騙,不隱瞞。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這句沒有明顯的區別,說的是我們應如何講誠信) (4)擁有誠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擁有誠信我們的人生將如何如何) (5)相信誠信的力量,它可以……(擁有誠信我們的人生將會怎麼樣) (6)拋棄誠信,虛偽的面具將充斥生活的每個角落,(捨棄誠信的嚴重後果) 說明:括號內的文字就是這句話在傳統議論文中作為論點一般會如何陳述。
從上面的例子中,可以明顯看出三種文體在內容的展開上使用的方式是不相同的。
議論文的內容展開,從整篇著眼,分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個環節;從區域性看,主體部分的一個單元內容也要分為“說理—舉例—再說理”三個層次,開頭的說理提出觀點,接著進行舉例論證,其後再進行議論,深化主旨。
一般性散文的內容展開,首先是帶著感情尋找相應的物件,在敘寫物件時重視畫面感、情境感,讓人如臨其境,深受感染。
議論性散文的內容展開,重目的而不拘泥於形式。它首先有說理的內在目的,然後或在敘事中寄託這種目的,或在抒情中點化這種目的。有時候,還可以直截了當地直奔主題,透過各種途徑和方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打比方說,如果把寫議論文比作火車沿論證的軌道前行,把寫散文比作水流沿情感的河床跳躍,那麼,寫議論性散文則像天馬於空中只管方向而不拘形式地飛翔。
二、如何寫出美麗的“鳳頭”?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為花給予她生命的甘露;花的眼中,蜂是摯友,因為蜂給予她生命的延續。然而在蝶眼中,蜂不過是埋頭苦幹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過是遊戲花間的浪子。”(湖北考生《學會歷史的旁觀》)
文章開頭賦予蝶、蜂、花以人的性情,連物都會帶著情感的眼光來評價、認知事物,更何況是情感豐富的人?透過生動貼切的擬人手法,將話題的內在含義巧妙點出,不僅喚起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相關聯想,更體現出了作者的睿智。
三、由精彩深刻的設問入題,啟人深思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與厭惡之情,然而,當這種好惡之情摻入對真理的認識時,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呢?”(山東考生《勿以好惡論斷之》
一起筆就緊扣情感與認知,以一種假設將讀者的思維引向對本質問題的思索,文章的立意顯得十分深刻。這樣的入題方式,將設問的修辭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簡潔,卻分量十足。
四、由優美的排比句式入題,先聲奪人
“你會因喜愛北國的皚皚白雪而對南國的椰樹海風不屑一顧嗎?你會因沉迷於江南的小橋流水、青瓦白牆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美嗎?你會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經典名著《紅樓夢》嗎?你會鍾情流行音樂而厭煩‘沉悶乏味’的古典音樂嗎?――古希臘哲人曾說,人是感情的動物。因此,面對大千世界,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喜好憎惡往往會影響到對人、對事的看法。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架天平,有個自己的標準,用來衡量周遭的一切。”(湖北考生《心中的天平》)
優雅的語言、和諧的音節、豐富的形象還不足以觸動你的情感嗎?還不足以讓你在美的品味中恍然大悟“原來對美的感知,對人對事的看法,都是受到心中那架天平的影響”嗎?
五、由抒情議論入題,入情入理
“常常是一位親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隕落,我們才悲哀於死神的無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與疾病殊死鬥爭,我們才詛咒病魔的猖獗橫行;常常是我們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們才正視社會上的毒瘤……”(江蘇考生《放下感情的葉片》)
這樣的語言是不是很容易喚起你的共鳴?這樣的開頭,既飽含著深厚的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如此入情入理的文字,引導我們觸控到了這樣的本質――感情的葉片時常遮擋住我們理智的目光。
六、由名言警句入題,彰顯底蘊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語所說的:‘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故而,在認知事物時便不自覺地附著了濃濃的個人情感。於是有了‘情人眼裡出西施’的纏綿,‘感時花濺淚’的悲慼。”(山東考生《怎一個“情”字了得》
文章開頭即緊扣住一個“情”字,在三句話中嵌入了三句有關情感的名句,顯示出了考生較為紮實的寫作功底。底蘊說白了就是積累,走上考場的時候,你該積累了不少的名言警句吧,而你所積累的東西該不只是為了那道僅值4分的名句填空題吧。
七、由對比手法入題,表明立場
“有時候,感情是一劑善變的藥,融在愛人的酒杯中,苦澀裡也能品出甘潤;有時候,感情是一把雙刃劍,握在敵人的手裡,縱輕輕揮下也覺得傷痕累累。”(浙江考生《真情誠可貴 理智價更高》)
感情既是能化苦澀為甘潤的“善變的藥”,又是可以帶來累累傷痕的“雙刃劍”。精緻的比喻將情感的兩重性揭示出來,構成巧妙的對比,非常形象地點出了文章的中心:真情誠可貴,理智價更高。
八、由假設情景入題,埋下伏筆
“如果你正趕時間,可是走到路口卻被人告訴前面過不去。如果這個人是你認識的人,你會怎麼辦?如果這個人是陌生人,你又會怎麼辦?”(江西考生《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是啊,假如遇到這種情景,我們該怎麼辦?是從感情親疏的角度出發,對所認識的人相信多一點,對所不認識的人相信少一點,還是反過來?假如其他類似的情景,又該怎麼辦?很自然地,我們便順著作者的思路追思下去,去看看作者預設的答案到底是什麼。
九、由品評時事入題,追蹤本質
“apec讓全世界颳起了‘唐裝熱’。看著那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人們著一身相同的唐裝時,我不禁吶喊,我愛唐裝!曾經,這樣的傳統服裝讓國人排斥,單調乏味,不及洋裝輕便舒適,人們抱怨過,人們責難過,穿著這樣的衣服甚至讓他們羞愧,我不禁要問:一件衣服,有那麼多過錯嗎?”(湖北考生《我愛唐裝》)
直接以apec會議引起的“唐裝熱”入題,聯絡對唐裝先後情感態度的不同,引出了對本質的追問――衣服自然不會有對錯,錯的是人們的情感和認知。假如能在入題時用時事材料來緊扣話題,透過品評時事來追蹤本質,你的作文的開頭是不是也能帶著幾分新鮮,閃爍著幾縷智性的光芒?
十、由現實人生入題,發人深省
“人生活在世上,是在無數的感情裡度過。有人說一個人的生命是從笑聲中開始又在哭聲中結束,這一笑一哭,莫不飽含著濃濃的人情,浸透了感情的一生,使生命有了支柱、目標、希望,使生命真正飽滿、充實,使人性有了耀眼的光華。
人們重感情,人類也許永遠也無法理解在一頭飢餓的雄獅面前,它的孩子與獵物沒有區別的那種無情。然而深深淺淺的感情織成的雲卻又常常成為一種遮蔽,讓人們原本智慧的眼眸無法看到青天。”(湖北考生《莫把情雲遮慧眼》)
由現實人生入題的文章大多能發人深省。這樣的開頭緊扣住人生在世“一哭一笑總關情”的角度來立意,自然引出了對情感與認知之間關係的辨證思考,入題不可謂不快,立意不可謂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