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鳥蛋教學設計
導語:依據教學設計,教師可以更好組織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兩隻鳥蛋教學設計,供各位閱讀和參考。
【教材分析】
《兩隻鳥蛋》是一首兒童敘事詩。在詩中,我們看到幼小心靈對生命的珍愛,對弱小的關愛,同時也有地大自然的熱愛。這是一篇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詩歌,讓我們在其中感悟“愛”的真諦吧!
【教學突破】
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懂得鳥類需要人類保護以及它們為人類帶來的生態平衡。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 認識本課生字。
⑵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閱讀為主,在讀中悟,在悟中得到情感的昇華。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⑴ 透過本課的學習,喜歡朗讀詩歌。
⑵ 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護弱小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1、重點:
⑴ 會認、會寫本課生字及生詞。
⑵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難點:
樹立愛護弱小的意識,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
【課前準備】
1、教學課件。
2、道具:
樹、鳥窩、鳥蛋、鳥媽媽頭飾。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匯入新課
1、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美妙的音樂!電腦播放音樂《百鳥朝鳳》。你們聽到了什麼?(抽人說),閉上眼睛,你好像看到了什麼?
(學生想象後,抽人說)
點評:音樂旋律的美能很快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意境,在教學時引入與課文內容相符的音樂,能迅速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文中來,以便學習新知。此環節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並充分給學生想象的空間。
2、播放課件:
鳥類圖片。
師:在生機勃勃的大自然中,生活著許多美麗的小鳥,在陸地上、海洋上、天空中,到處都有小鳥的身影,那鳥媽媽是怎樣把小鳥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呢?
(抽人說)
點評:音樂與圖畫最能把人帶入課文意境的教學手段,讓學生邊聽音樂邊觀察圖畫,能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這樣做把握兒童心理,吸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再次以情境激趣。
3、課件出示插圖:
(不顯示小男孩)
師:瞧!這位鳥媽媽生下了兩隻鳥蛋。現在我們來學習有關《兩隻鳥蛋》的故事。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想不想不用老師教,自己把課文讀讀?
(想)
那要是你讀的時候遇到了困難怎麼辦?
(抽人說)
師:這些辦法真好,那快快開啟語文書,翻到39頁自己讀讀,可以邊讀邊勾出生字,可以邊讀邊思考,不懂的還可以問同桌的小夥伴,快快開始吧!
點評:學生會不自覺地產生讀的願望和興趣。教師及時提出讀課文,體現了識字和閱讀的整合。
2、好了,孩子們,老師發現你們特別會學習,有的一邊讀一邊勾出生字,有的邊讀邊思考,有的遇到困難請教老師、同桌,真不錯!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有好大的收穫,那大家看!
出示課件:
蘋果樹、蘋果、太陽。
⑴ 你看到了什麼?
(抽人說)
⑵ 再看看:
(蘋果上顯示帶拼音的生字)
師:自己讀一讀,讀完後打一個勝利的手勢!
⑶ 誰來噹噹小老師,教大家讀:
抽人教。
給學生鼓勵。
⑷ 看,拼音去掉了,你還會讀嗎?在心裡快快讀。誰來考考大家?
(抽人)
老師送掌聲給大家。
3、遊戲──摘果子:
剛才孩子們學得真棒,下面我們來玩一個遊戲──摘果子,只要我們讀出果子上的生字,果子就是咱們的了。老師用滑鼠點選生字,學生讀。讀對後老師就摘下果子。師:哎呀,今天咱們收穫了這麼多又大又甜的果子!你怎樣把果子記在心裡呢?(抽學生說),全班交流記憶生字的好方法,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謎等方法。
點評:這一環節由扶到放,符合認知規律,意在自己強化認讀,鞏固識字。逐漸建立字形與字形與字音之間的聯絡。
4、休息一分鐘:
剛才你們一定學累了,那現在老師帶你們到綠色的大自然中輕鬆輕鬆!
(出示大自然中圖片、音樂)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放鬆。
三、細讀課文,促進感悟
1、小朋友們把字音讀得那麼準,相信再讀課文一定會讀得很棒。誰來說說,你想請幾個小朋友讀?為什麼?他們讀課文,咱們給他們提點建議,提什麼呢?
(讀出語氣,不要讀錯字等)
那好,我們端好書,認真聽一聽。
2、評價他們讀得怎樣?
3、誰還想讀?
(抽人讀第一節)
你知道了什麼?當學生說出“鳥蛋小小的,涼涼的”時,師出示實物鳥蛋,讓學生摸,並說出感受。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
(抽人讀)
4、抽人讀第2小節:
你知道了什麼?當學生說出“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時,學生和小夥伴討論是怎樣知道的?
課件出示(小鳥破殼而出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
你想說點什麼嗎?師:是呀,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是兩個多麼可愛的小生命呀!可是,鳥蛋不見了,鳥媽媽會怎麼樣呢?生自由回答,說出“焦急不安”時,師問知道什麼是“焦急不安”嗎?
(抽人說)
鳥媽媽的孩子不見了,她心裡多著急呀!孩子們,如果你就是鳥媽媽,你人怎麼做呢?
(讓孩子們準備,可以說,可以演)
抽人上臺表演,教師給他戴上鳥媽媽頭飾。
5、齊讀第 3小節:
你能用動作演演嗎?
(抽人上臺演)
師配上道具(樹、鳥窩、鳥蛋),其餘學生輕輕配音。
點評:此環節的設計,目的在於,不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閱讀實踐,放手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朗讀中感悟,在表演中加深理解。
6、學習第4小節:
師:小鳥蛋送回家了,我們真替鳥媽媽高興!老師也想讀讀,可以嗎?誰來教教我吧!
(抽一位學生)
生讀,師讀。
老師謝謝小老師。
出示課件:
課文插圖。
師:假如你是那個小男孩,當你耳邊傳來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聲,你抬頭仰望藍天,能看見什麼?
(抽人說)
課文寫得多美呀,讓我們自己去美美地讀吧!
(自由讀)
點評:此環節讓學生教老師,在於激發學生的成就感,師生融合為一體,互動互學。
出示課件:
一顆心。
你有什麼心願嗎?說給大夥聽聽吧!
(抽人)
師:讓我們帶著美好的心願一起讀讀課文吧!
(齊讀課文)
四、藉助想象,昇華感情
師:孩子們,你們的願望真好,老師也有一個心願呢!我願小鳥天天為我們唱歌,為我們跳舞,累了,就在我們肩頭歇歇腳,和我們說說心裡話。讓我們把所有的心願一起放飛吧!
出示課件:
(鳥兒銜著心飛過高山人海)
師:我們的心願飛過高山,飛過大海,飛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行動起來,讓全世界的人都行動起來關心小鳥,愛護小鳥吧!那時,我們的世界就會更加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點評:再次運用多媒體,利用圖片、聲音,與學生一起把心願放飛,以一顆童心將教學機智和創設教學情境有機地結合,使學生愛小鳥的`感情得到昇華,更讓學生懂得每個人都應保護大自然,保護小鳥!
五、拓展延伸,喚起學生愛鳥感情
1、你還知道哪些有關小鳥的知識,和同學交流交流。
2、對鳥感興趣的同學,課後可自己上網查詢有關資料。
點評:充分利用資訊資源,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感興趣的內容,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
【板書設計】
9、兩隻鳥蛋
“我” 取 兩隻鳥蛋 送 聽見歌聲
【資料袋】
世界上有多少隻鳥
在生機勃勃的大自然中,鳥類世界真可謂異彩紛呈、妙趣無窮。無論要陸地、海洋、高山,還是河谷、城鎮、密林,到處都有鳥類的存在。世界上的鳥類是陸棲脊椎動物中一個最繁盛的大家族。它們的種類比哺乳動物多一倍。
那麼,世界上到底有多少鳥呢?據英國鳥類學家希爾的估計,大約1000億隻。有的鳥類學家曾對在美國繁殖的鳥類做過估計,認為不會少於 50億。
極少國家有較準確的鳥類的總數,芬蘭是其中之一,芬蘭的一位鳥類學家曾使用一種所謂“線切”方法來計算本國鳥的數目。他首先將全國的鄉村地方劃分為多個邊長 1公里的正方形,然後用15年的時間,每年6月到7月上旬,每天出發沿劃界路線視察,記錄所聽到及看到的每一隻鳥。在這15年內,他走遍芬蘭的每一個角落,南至芬蘭灣,北至北極,都有他的足跡。結果,他估計出全芬蘭的鳥大約有 6400萬隻,平均每英畝有1.3只,而且他還指出每一種鳥的大約只數。
世界上現存的鳥類種數為8700種。古生物學家從研究鳥類化石等方面推測,古代生活在地球上的鳥類可能多達15萬種。就是說,原有鳥類的大部分,已經或正在從地球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