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圖形影象/多媒體

《圖形的旋轉》教學實錄

《圖形的旋轉》教學實錄

一、引入。

1、師:今天上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一組有趣的卡通畫。

[隨著錢老師這句中氣十足的話,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也是這句拋磚引玉的話之後,他點開課件。課件裡出現一組小鴨圖(5只小鴨頭,3只正面朝前,1只嘴向右,1只嘴向左)。]

2、師:後兩幅有什麼不同,要想一樣怎麼辦?

生:一個向左轉,另一個向右轉。

[學生當然知道答案。而教師這一教學設計意圖,似在幫助學生搭建新舊知識交匯的聯絡點。因為這一類圖,學生在相關練習中見得比較多。]

3、師:能給我們剛才讓它們變成一樣的方法取個名字嗎?

生1:平轉

生2:旋轉

師: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吧,就叫——旋轉。(師板書:旋轉)

[錢老師鎮定從容地以手勢加以引導得出了旋轉。]

二、展開。

1、師:錢老師給你一些現象,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課件出示錄相片斷:輪船運動;風車運動;電梯升降;吊扇運動

師:你能給這些現象分分類嗎?

[學生很容易地將這些現象分為兩類,一類是平移,一類是旋轉。錢老師就從學生的回答中引入到了兩類現象的教學中]

2、師:我以黑板擦作比方,我這樣移(左右移)叫——平移,這樣移(上下移)也叫——平移。那如果我這樣移呢(教師斜移黑板擦)?

師讓生討論為什麼斜著移也叫“平移”?

[特級老師到底是特級老師,這一追問立即觸控到學生學習平移知識時的軟肋——一個物體左右移或上下移,都是平移,那麼斜著移動呢?物體斜移時很容易跟後面所學的旋轉發生混淆。教師這一“動作”,讓學生在比較中明確:物體斜移時只要方向不發生改變,也是平移。]

3、師:生活中你碰到過平移和旋轉嗎?

生舉例:旋轉:微波爐盤子旋轉,輪胎轉動……

平移:火車在軌道上前進,窗簾拉動……

3、教師拿出2個風車問:現在旋轉嗎?。

師:我們來吹一吹,看看風車是怎麼樣旋轉的。

學生上臺吹。吹了兩次。

師:你發現了什麼不一樣嗎?(方向不同)

教師再吹。師:是什麼樣的方向?(引出順時針、逆時針)

師:你還發現了什麼?(快慢)

師:哦,旋轉不但有方向,而且還有快慢。

[現實生活中物體旋轉不僅有方向,而且還有速度,錢老師以風車為例,找到了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結合點。由此,我們的教學不能侷限於課本教材。]

三、鞏固。

1、師:如果你看不到圖,只給你一些文字,你還能判斷它們是不是旋轉嗎?

課件出示七種情況,如“風車運動”、“滑雪運動”、“電梯上下運動”、“電風扇轉動”等。

[學生在判定滑雪運動屬於平移還是旋轉出現了兩種意見,一種認為是平移,一種認為是旋轉。錢老師沒有急於評判,也沒有讓其他學生評價,而是讓這個學生來說說“你是怎麼想的”。這個學生的回答是:滑太快飛起來了就會旋轉。此時錢老師以黑板擦作“滑雪的人”,根據這個學生說的情況來了個示範演示,先慢速、勻速平移黑板擦,然後才問:想想看什麼情況下滑雪的人會轉起來?此時學生的認知發生碰撞,明白了“快了就會轉起來”,教師也隨之將黑板擦快速一一轉,然後說:你們說他說的有沒有道理?錢老師前後兩次用黑板擦作例項,重在讓學生在形象比較中區別平移和旋轉。]

2、師:那麼要讓你也來動手貼出一組旋轉的圖形呢?

[隨即,錢老師出示了一張帖好了旋轉的“花”圖案,讓學生來說其中的`花是怎樣旋轉的。旋轉創造的美麗圖案對二年級學生來說也是觸手可及的。隨後,學生饒有興趣地動手“做”起旋轉圖案來。我們以往的教學中,總是讓學生欣賞一組創造好的旋轉圖案,那些圖案都是美術課本里創造出的其中一組旋轉圖案的重複,然後讓學生自己創造,那樣的創造讓一些學生獨立完成顯然存在困難。錢老師把重複的旋轉圖案變成一組或兩組,給出案例,再讓學生來做,旨在讓每個學生都能“摘到果子”。這樣比起欣賞圖案來學生更能有所體驗,而且也結合找規律的知識。]

3、老師用鉛筆也能像剛才那樣轉。

四、聯結。

1、師:旋轉的知識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我們以前學的找規律裡就有很多都是由旋轉轉變而來的。

課件出示類似下面的圖:

照著前面的規律,第四幅圖應該是怎樣的?把你認為的第二行裡的正確圖形與它連起來。再說說你的理由是什麼。

2、如果要把(第二行)第一個放進去,它應該在第幾個位置?把第二個也放進去呢?

[錢老師將這節課所學的旋轉知識與學生前面遇到過解決問題中的相關內容聯絡起來,使學生初步形成較為系統的認知,並形成解決這一類問題的技能。這節課的深遠立義——將知識點與面結合起來,(數學知識是系統的,而教材編排時又必須將這些系統知識化整體為部分,而學生系統認知的形成也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讓我真正理解了什麼叫“新課程”。]

五、情感。

1、總結:回想這節課,你又學到了哪些數學知識?(小朋友們把手拿出來再做做逆時針旋轉)

2、不過,老師要提醒你,旋轉時要注意安全。你會想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