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兒童心理學的論文
現在有不少家庭和幼兒園只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而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下面是於兒童心理學的論文,一起來談談兒童心理吧!
摘 要 制約兒童心理發展的二大因素“遺傳”和“環境”的爭論一直是心理學一個古老的話題。回顧心理學史上一些著名流派對該問題的闡述,並把制約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歸結為透傳因素群、環境因素群和個體因素群,並動態地分析他們的作用,有利於我們掌握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也有利於兒童的心理發展。
關鍵詞 心理發展 影響因素 遺傳因素群 環境因素群 個體因素群
自從科學心理學建立以來,有關心理發展的制約因素問題一直是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之一。在探討兒童心理發展因素的過程中,很大時間以來存在著“遺傳”和“環境”之爭,這場爭論從中世紀開始一直持續到最近,儘管現代心理學家們不再持有非此即彼的立場,但回顧歷史,考察現在,本文將從心理學派的爭論中找出制約兒童心理發展的諸多因素。
儘管在影響兒童心理發展因素問題上,曾經派別林立,觀點各異,但是,目前心理學界普遍認為,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群可歸為三大類:自然因素群、環境因素群和個體因素群。
1自然因素群
該因素群包括遺傳生理因素和先天因素。遺傳因素是指前代遺傳以及在此基礎上個體生長、發育乃至衰老、死亡的整個過程中的一系列生理解剖特點,現代心理學認為,遺傳和生理因素,特別是腦、神經生理方面的特徵是心理現象產生的物質基礎,為心理發展提供了可能性,沒有了這個基礎,一切發展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它對心理發展不起決定作用。
先天因素是指出生前影響個體生長髮育的諸因素,除遺傳基因決定外,還有一些是由先天環境影響造成的,其中較重要的有母體環境。母體環境就是出生前影響胎兒生長髮育的生物環境,一般稱為理化環境。有關研究表明,在母體環境中,營養、溫度、藥物、輻射等保健方面的因素對胎兒的生理發育和心理發生作用極大,甚至對出生以後兒童的健康和適應能力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我們平常所說的“胎教”實質上就是指應為胎兒創造一個安靜、舒適、和諧的母體環境。
2環境因素群
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因素是指來自於自然界的對個體心理發生影響的方方面面,包括人生存所必需的食物營養、氣候、土壤、山川、河流、礦藏等動植物資源。這些因素的好壞,以及滿足與否,都直接影響兒童心理的發生、發展。也許是來自於對環境決定論的否定,人們往往忽視了自然環境因素對心理發展的影響,把環境因素僅僅理解為社會環境。其實,自然環境對心理的影響不總是間接的,而往往是直接的。平時常常說到某些人具有某種濃厚的地域特色,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因素是有很大的關係的。社會環境因素是指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各種社會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它對心理發展的作用是最複雜的,也是決定性的`,它主要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各種影響,家庭是兒童出生以後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其中家庭規模大小、經濟結構、父母教養態度、親子關係等都對兒童心理發展有著直接、重要的影響。社會信仰、價值觀念等社會化目標首先都是透過父母的過濾,以高度個體化了的有選擇的形式傳遞給兒童的。家庭是兒童所面臨的第一大社會環境。學校教育是對兒童施加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系統的影響,對兒童獲取科學文化知識,兒童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他們心理的全面發展等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環境中同伴關係好壞直接關係到兒童的社會化程序。與學校環境相比較,社會因素主要是指自發地、潛移默化地對兒童心理發生影響的一切社會條件,包括社會經濟狀態、文化背景、意識形態、風俗習慣、民族傳統、時代精神等。人是社會的人,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發展,社會生活條件決定著個體的發展。
3個體因素群
兒童心理發展不是一個被動的過程,而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其中個體本身的因素起著主導作用。首先,個體生理成熟的快慢或遲早,特別是腦和神經系統方面的成熟直接影響兒童心理的發展,二者之間是一種互動的關係,一方面生理成熟有利於心理發展;另一方面心理發展又促進生理成熟。其次,各種內外因素對兒童心理的影響並不是孤立起作用的,離不開兒童的主體活動,主體活動對心理的影響最直接、最顯而易見,是個體心理學發展的動力性因素。而且兒童心理發展並非是一揮而就的,它是一個漫長的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已發展和完善了的心理品質影響著其它心理過程的進一步發展,或是促進,或是抑制。
總之,兒童心理發展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動態過程,這是由影響心理發展因素的複雜性、變化性所決定的。因此,我們要用辯證的、全面的、動態的觀點來考察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各種內外因素及其相互關係。家庭、學校、社會應可能地為兒童心理的全面發展創設一個最適宜的條件或環境,這也許才是我們討論這個問題的最終目的所在。
參考文獻
[1] 劉金花.兒童發展心理學[M].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6).
[2] 張文新.兒童社會性發展[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 李景春.論心理發展的制約因素[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