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金華的雙龍洞教案設計

金華的雙龍洞教案設計

金華的雙龍洞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課文記敘的金華雙龍洞的奇異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秀麗的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給課文分段,寫出課文的提綱,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瞭解過渡句在課文中的作用,瞭解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認識過渡句在文中的作用,瞭解段之間的關係,知道課文是怎樣連段的成篇的。

2、能給課文分段,寫出課文的提綱,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按照遊覽順序生動具體地描述景物的寫作方法。

2、結合課文特點,培養學生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能力。

第1、2課時

1、板書課題,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記金華的雙龍洞》板書課題

解題:“記”是什麼意思?較“記”的是什麼? (記是“記載”的意思,本文記的瀏覽勝地,固而是一篇遊記。並告訴學生,這篇遊記是順聖陶先生1957年遊覽金華雙龍後寫的。)

教師:去雙龍洞洞途和洞內的景緻非常美的奇特,吸引中外遊客,同學們也想雙龍洞嗎?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遊覽好嗎?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胳。

讀後提問:按遊覽順序,全文可分幾段?每段寫了什麼? 討論後確定:全文按遊覽的順序可分為六段。

第一段(1)交代了遊覽的時間及地點。

第二段(2、3)介紹沿途所見景物。

第三段(4)介紹外洞洞口及外洞。

第四段(5)介紹孔隙。第五段(6、7)介紹裡洞。

第六段(8)遊覽完畢出洞。

3、結合分好的段落,要求學生按順序說說作者瀏覽了幾個景點。

學生邊回答老師邊板書。

4、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問:這段向我們交代了什麼?(瀏覽時間人物、景點。) (2)用編句法概括段意。 4月14日,我去遊覽浙江的金華雙龍洞。

5、學習第二段。 過渡作者在去雙龍洞途中,沿途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觀賞。

(1)默讀第二自然段,從課文中標畫出不沿看到的景物,及這些景物的特點,再體會一下作者看到這些學後有什麼感受。

(2)學生回答,老師邊板書:景物——映山紅 油桐 砂土 新綠 特點——各色 白色 粉紅色 或濃或淡 感受——一片明豔

(3)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聽到了什麼?溪流是怎樣往下流的?聲音有什麼變化?(作者聽到山中溪流的聲音,看到了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並聽到不時變化的溪聲。)

(4)有感情地齊讀第二段,同時邊讀邊想象沿著途明豔的南方山景,並思考,課題是《記金華的雙龍洞》為什麼要花費這麼多筆墨去沿途景色呢?

沿途景色已如此美麗,雙龍洞位於其中,自然更值一遊;

沿途美景成了雙成洞奇特景象的襯托;

作者遊興很高,心情舒暢,借途中所見抒發對祖國河山的喜愛之情。

總結第二段段意; 從金華過羅旬入山,一路上景色明豔迫溪流到洞口。

第3、4課時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記金華的雙龍洞》,課文的前三段向我們介紹了作者遊覽的時間、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見聞,那盤曲而上的盤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豔的山路景色,那時時變換調子的溪流聲是多麼迷人啊!那麼作者遊覽了哪些地方?這些地方又各有什麼特點?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總體感知:

1、初讀課文,理清條理:

A、請大家開啟書55頁,讀讀課文4--8自然段,看看作者遊覽了哪些地方? B、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瞭解。

C、指名學生回答,並徵求全體同學意見。

D、板書:外洞 孔隙 內洞

2、再讀課文,歸納特點:

A、同學們再讀讀這幾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內洞分別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B、學生閱讀理解,教師巡視瞭解。

C、指名學生回答,徵求其餘同學意見。

D、板畫並板書:(畫出外洞、孔隙、內洞)

3、小結過渡,佈置下一步學習任務:其實呀,你們剛才談的這些就是這幾個地方的特點。透過剛才兩次讀課文,我們知道作者遊覽了這幾個地方,也知道了這幾個分別有著這樣的特點。那麼,你對哪個地方最感興趣呢?(瞭解學生大概情況)同學們都分別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地方,你們想讓大家都來喜歡這裡嗎?那就要你們去細細地讀文章,喜歡哪個地放就讀哪個部分,看看你從文章的哪些詞句中體會到了這些特點,然後把你的.體會告訴大家。透過你的理解,透過你的表達,把別人都吸引過來,好嗎?我們這樣去讀:這個地方有什麼特點?你是從文章的哪些詞句中體會到這些特點的?找到後就按平時讀書的方法做上記號。 三、精讀課文,自讀自悟:

1、學生閱讀,做批註,教師巡視輔導,並教給學生正確的讀書方法。

2、課堂討論:

A、組織:有一些同學已經想好了。下面,我們先按課堂小組開展討論,跟同學們說一說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出這些個特點讓你喜歡的?

B、學生討論,教師巡視,初步瞭解學生自學情況。

3、交流評議:

A、分別指幾名同學圍繞以下幾個要點開展討論: 1)船小 2)行船方式

3)乘船姿勢 4)乘船感覺 (找出相關詞句,說出思維過程,弄明白作者透過寫什麼來表現孔隙窄小的特點,讀出乘船的姿勢和感受。)

B、同學們體會得不錯。透過剛才幾位同學的介紹,有哪些同學也對孔隙產生了興趣?正因為作者抓住孔隙的特點寫,使我們如臨其境。所以孔隙也就深深地吸引了你們,是這樣的嗎?

4、讀寫結合,突破難點:

A、那麼作者又是怎樣把從外洞進入內洞這個意思一步步說清楚的呢?請看黑板,作者先寫什麼?接著呢?然後呢?最後呢?

B、誰能聯絡課文中的內容把這個問題連起來說一難問題?

5、分層朗讀,體會寫法:這樣小的小船,這樣獨特的進洞方式和乘船姿勢,這樣奇特的乘船感覺,是多麼有趣啊!下面,我們分組來讀這一段,再來體會一下作者是怎樣把從外洞進入內洞這個意思一層層說清楚的請大家拿好書。 6、學法小結: 我們在剛才的學習中,首先了解了空隙的特點是窄小的;接著抓住關鍵詞句進一步體會到了空隙的特點;最後弄清楚了作者是怎樣把由外洞進入內洞這個意思一步步說清楚的。

7、指名介紹內洞特點:

A、除了窄小的孔隙外,奇特的內洞也很有趣,喜歡內洞的同學,你們有信心把同學們都吸引過來嗎?好,一個個來,你先說。

B、你從這兒看出內洞很奇特,能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嗎?

C、為什麼說即使不比作什麼,也很值得觀賞?

D、那吸引你,使你們對內洞感興趣的是什麼呢?現在有哪些同學也對內洞產生了興趣?

E、小結:同學們談得不錯,聽的也很認真。作者抓住奇特這個特點來寫內洞同樣打動了我們的心,我們來把這幾句讀一讀。那些同學想讀?想讀的同學一起來讀。

F、再看看,內洞除了奇特的景象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外,還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兒體會出來的?理解進

8、總結學法:

A、學完了孔隙和內洞,你準備怎樣來學外洞這一段呢?

B、洞內寬大,洞外呢?知道的同學一起說。

C、學生答,教師版畫。(畫出後山)

四、讀寫指導:

1、設疑質疑:

A、游完了雙龍洞,回過頭來看,作者介紹最詳細的是哪個地方?剛才,我們也有很多同學對這兒感興趣,那作者為什麼不先寫這兒呢?這樣重點不是更突出嗎?

B、那你說說作者的遊覽順序是怎樣的呢?(學生回答時教師在黑板上標出路線圖)

C、那麼,今後我們應該怎樣來寫參觀遊記呢?除了寫作順序之外,要想吸引讀者,打動讀者的心,還應該抓住什麼去寫?

2、小結寫作方法:學到這裡,我們得到兩點啟示:第一、寫參觀遊記要按參觀遊覽的順序寫;第二、要把看到的事物特點寫清楚。

五、賞讀課文,體會感情:

1、過渡談話: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你喜歡哪裡就讀哪裡,看看怎樣才能讀出文章的感情來。

2、自由讀、指名讀、學生評議。

六、總結

本課內容,佈置下課時任務:課上到這兒就結束了。這節課我們不僅弄清楚了作者遊覽了雙龍洞的那些地方,還弄清楚了雙龍洞的外洞、孔隙、內洞各有什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