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中考語文變化應對策略

中考語文變化應對策略

20xx年將是全面使用二期課改新教材的學生首次參加中考,各科變化將在所難免。據悉,20xx年上海語文中考將在試卷結構、考試題型和文言文考試內容等方面有所改變,初三生的複習應對策略也應有變。

[盤點變化]

20xx年語文中考有4大變化

據悉,目前變化內容大致如下:

1、文言文部分的課內部分範圍是30篇古文的理解分析和背誦(部分)、20首詩歌的理解分析和背誦(大部分)、10首每週一詩的背誦。同時,增加了詩歌賞析的考查(分值約為5分)和6個文言虛詞的考查;原120個實詞的考查可能增至150個左右,且義項有所增加。

2、作文從60+4(寫字分)變成60分,寫字分包含在60分之內;強調寫樸素的有真情實感的記敘文。

3、增加考查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積累及運用的專項題目。

4、在各部分均適量增加選擇題。

[揭示對策]

針對變化應對策略也要變

-尋找變化的依據和本源

對照《上海市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可以發現,這些變化都是緊扣著課程標準而來的。《課標》規定:六至九年級學生在文言詩文學習上要達到:

1、能借助註釋、工具書和有關資料,大體理解淺易的古詩文的內容,瞭解文言詩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關的文學知識。

2、能理解古詩文中詞句的含義,積累一定量的文言實詞,四年的實詞積累量達到150個左右;能瞭解常見的文言虛詞的意義和作用;積累一定量的文言句子,能結合語境理解常見文言句式的意思。

3、能欣賞優秀古詩詞的意境,清楚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4、能背誦一定量的文言詩文,四年的`背誦總量在10000字左右。此次新變化中,背誦的量是11篇文言文加30首古詩、詞、曲,其背誦總量大約在4500字左右,僅佔《課標》規定的一半還不到,並未加重學生負擔。

此外,增加詩歌賞析的考查,更是學習新教材的學生在四年的學習中應具備的語言分析能力。6個文言虛詞也只佔常用虛詞中的很小一部分,且“之、其、以、而、於、何”六字在課內文言文出現的頻率極高,也是同學熟悉的。因此,只要在平時認真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就能輕鬆應對明年中考新變化。

針對新增題型,加強有效訓練

(一)詩詞賞析題應對方略

詩詞賞析是新課程理念的集中體現,它將突破過去學生只知死記硬背,甚至突擊以便得分的侷限,有助於促進日常文言詩歌教學的有效性,有助於學生繼承祖國文化遺產。複習文言詩歌時,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鑑賞字詞:可關注比較重要的動詞,關注修飾詞、疊詞、表示色彩等表現力較強的詞,以及某些虛詞。如《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老夫聊發少年狂”的“狂”字,統攝了全詞的精神。2、品鑑思想情感:古詩詞中常見的思想情感有憂國傷時、建功報國、思鄉懷人、寄情山水等,可稍作分析、歸納。3、賞析表達技巧:(1)表達方式:古詩中主要運用敘述、描寫、議論、抒情四種方式,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具體呈現的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2)結構形式:古詩的結構形式,常見的有先總後分,首尾照應、層層深入、卒章顯志、先景後情等。(3)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對比、反覆、對偶等。(4)表現手法:託物言志、借古諷今、用典、象徵、欲揚先抑、以小見大、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等。

(二)古詩文默寫題應對方略

古詩文默寫分文言文和文言詩詞曲兩部分。與過去相比,文言詩詞曲的篇目數增加了很多,複習時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背正確:將所有要背誦的內容整理、分解,以方便集中背誦;在基本能夠背誦的前提下,按照記憶遺忘規律,隔一段時間反覆鞏固,切不可臨時抱佛腳。2、寫正確:學生以前後文填空的形式默寫古詩文時,往往會犯四種錯誤:丟字落句、張冠李戴、前後顛倒、寫錯別字,對此要做到背與寫相結合,尤其是一些較複雜的容易寫錯的字,要看清結構、做好標記、反覆默寫、格外注意;要關注古詩文中的主旨句(中心句)、千古名句及表現力豐富的句子。

(三)虛詞註釋應對方略

複習中應把虛詞放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去辨識和理解。由於考試中虛詞的考查可能較多會採用選擇題形式,所以要注意這些詞在課內文言文中出現過的義項歸類和整理,以方便記憶和掌握。

(四)基礎知識積累應對方略

前幾年中考基礎知識考查所佔比例不高,看拼音寫漢字或改錯別字、辨別修辭手法等關於基礎知識的題型只佔試卷總分值的5%;明年可能會將這類試題單獨構成一個試題單元,以較全面地檢測出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水平。

語文基礎知識考查的知識點和能力面可能將包括字的音、形、義,詞語的搭配和使用,標點符號的使用,修改病句並說明理由,修辭手法的辨析和使用,句式的判斷和使用,涉及短語及句子結構方式仿寫等等。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易錯知識點,在題型設計上有選擇地參考外省市相同學段試題以資借鑑。

二期課改之前重知識輕能力的方向固然需調整,而課改後重能力輕知識亦有失偏頗。我們期待20xx年中考語文新變化能更好引導教與學,更全面考查學生知識與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