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二十年前的叮囑閱讀題答案
父親二十年前的叮囑
徐德新
二十年前,我到縣城上初中,父親的負擔因此更重了。隆冬將近,父親經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後賣到縣城,由此給我湊生活費和學雜費。每個週末,我都會回家幫父親砍柴,然後週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學校去。這次,因為我額外需要五元錢的測試費,父親又摸黑砍了一擔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去縣城賣掉後再把錢給我。
天剛矇矇亮,父親就挑著柴和我上路了。
“最近錢是越來越緊張了。”父親挑著擔,邊走邊叨咕,自從到縣城上學,這句話我聽了已經不下百遍了。一陣陣輕微的涼風襲來,天漸漸亮了,山脊的輪廓越來越清晰。有白而軟的東西從空中飄下來,落在父親的身上,倏忽就不見了。①忽然又有兩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甩手一模也沒了,鼻尖只留下一點冰涼的酸。抬頭遠望,雪花正從天而降,大一點的樹葉上已經掛白了。這時,除了扁擔的顫悠和我們輕重不一的腳步聲,山路靜謐而空淳。
不知不覺,縣城到了。
街上大部分的人家還沒有開門。父親挑著擔,帶著我挨家挨戶地找買主。由於擔心耽誤我上學,又怕柴火打溼沒人要,父親走得很快,我能聽到他的喘氣聲越來越大。最後終於在一條弄堂裡遇到了買柴人。父親卸下柴火,從那人手裡接過一沓毛票,仔細地數了數,一共四元。父親說:“同志,我這擔柴要五塊錢哩。…‘什麼?昨天不還是四塊嗎?”那人瞟了父親一眼。“昨天是昨天。您沒看我這擔柴,比別人的要厚實得多嗎?”父親小心翼翼地說。“那我不管,都是四塊錢,我又沒讓你搞這麼厚實。”那人沒有絲毫加錢的意思。“今天下雪了,道遠路滑,您就加一塊吧!”父親幾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②我看見那人在褲兜裡掏來掏去,終於摸出一張皺巴巴的五元錢,然後把那沓毛票從父親手裡抓過去,又把那張錢往地上一扔。丟下一句話“拿去吧!”
風裹著雪吹過來,5元錢落到父親的腳邊。父親愣愣地站著,不知是因為冷還是累,他的鼻息變得忽粗忽細,等我走過去剛要撿地上的錢,父親忽然把我拉到一邊,然後低下頭,彎下腰,緩緩地把那張錢撿起來,揣在懷裡。父親彎腰去撿錢的時候,我發現他的身體幾乎彎成了零度角,頭幾乎觸到地上。父親站起身來,對那人說了一聲“多謝了!”然後拉著我默默地離開。
“爹,你冷不冷?”等走遠了,我問父親。因為要挑擔,出門時父親穿得有點少。“你可得給我好好讀書。”父親頓了頓說,“沒有別的出路。只有讀書才能進城。”
雪下得越來越大,整個縣城變成一片銀白色。父親沒有急著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學校去。“爹,本來我不想花那麼多錢去參加那個測試。可是老師說了,要是獲得好名次,將來可能保送上大學。”眼看就要到學校了,我終於忍不住說出了心裡話。我有點想哭了,眼睛溼溼的。“測試好啊,爹和娘支援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學,那真要感謝老祖宗了。”父親摸著我的頭說,“我當年也想上大學呢!看來這個願望你能幫我實現了。”
到了學校門口,父親從懷裡把那五元錢掏出來,塞到我的書包裡,好像生怕它還會飄走似的,使勁地把書包捏了又捏。“孩子,爹還有一句話,”父親望著我,神情與以往大不一樣,“等你將來有錢了,如果也遇到像我這樣的人,你最好不要讓他……”
“什麼,爹?”
“在你面前低頭彎腰。”……
(選自《時文選粹》,有刪改)
1.父親是怎樣一個人?作者從哪些方面寫父親的?
【解析】考查對人物形象和刻畫人物技巧的理解能力。對人物個性的把握,要透視人物言、行,結合具體細節裡分析概括;對人物描寫技巧的分析,首先要想到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兩大方面,然後分析語言、行動、心理、細節等方面的筆墨對刻畫人物起的作用,此題也可以觸及環境描寫對人物精神的烘托作用。
【答案】①勤勞、善良、憨厚,有維護人格尊嚴嚮往。②寫父親摸黑砍柴、冒雪送柴(行為),突出父親的勤勞;寫父親在別人給錢之後道謝(語言),突出父親的善良、憨厚;結尾寫父親的叮囑,突出父親對人格平等的嚮往,更希望兒子成長為一個尊重別人的人;風雪的描寫,從側烘托父親的形象。
2.第②處畫線句寫買柴者付錢時連用了“摸”“抓”“扔”幾個動詞,這幾個動作體現出了他人性中的哪些特點?
【解析】考查對作品語言的理解和對人物個性把握的能力。解答時須仔細品味詞語的內涵。“摸”動作緩慢,顯示他拿錢很不情願;而從父親手中取過錢來的“抓”動作迅速而有力度,帶有幾分怒氣,再到“扔”,則怒火完全表露,且帶有對父親鄙視。
【答案】貪鄙、吝嗇,缺少同情心,不尊重貧困勞動者人格尊嚴。
3.文中有多處環境描寫,試找出一例,說說它的表達效果。
【解析】考查對環境描寫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時要將具體環境描寫與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題思想的表達結合起來思考。本文對寒風、冷雪的描寫,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烘托父親的形象,二是渲染悲涼的氛圍,表現生活的艱辛。
【答案】示例:抬頭遠望,雪花正從天而降,大一點的樹葉上已經掛白了。表達效果:以下雪天,襯托父子的困難,生活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