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健康

新生兒腹瀉的原因和預防措施是什麼

新生兒腹瀉的原因和預防措施是什麼

新生兒的消化功能不成熟,發育又資訊理論快,所需熱量和營養物質多,一旦餵養或護理不當,就容易發生腹瀉。下面是pincai小編分享的相應內容,歡迎閱讀和參考!

新生兒腹瀉的原因

1、生理稀便

不同餵養方式的大便性狀也存在明顯區別,當寶寶出現大便次數多及稀便等“腹瀉”表現時,可能還無法斷定寶寶得了“腹瀉”。如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每天大便可以多達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較稀薄,如果寶寶精神好,吃奶好,體重增長正常,就不必擔心。當然,對於人工餵養的寶寶,如每天大便5次以上,或大便中出現像鼻涕狀的黏液,或含大量的水分,應及時找專家檢查治療。

症狀: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每天大便次數較多、較稀、色黃。寶寶精神好,吃奶正常,體重增長正常。

對策:合理餵養,加強護理,注意寶寶的精神、胃口、體重變化,一般無須特別處理。若懷疑是真腹瀉,應考慮以下原因,或及時進行專家治療。

2、餵養不當

給新生兒餵食的奶粉過濃、奶粉不適合、奶粉中加糖、奶液過涼或過早新增米糊等澱粉類食物,都容易導致新生兒積食,從而引起寶寶腹瀉。

症狀:腹瀉,大便含泡沫,帶有酸味或腐爛,有時混有消化不良的顆粒物及黏液。常伴有嘔吐、哭鬧。

對策:糾正不科學的餵養方法。若症狀不能改善,應到醫院接受治療。

3、奶粉過敏

100名寶寶中有2~7名會對奶粉蛋白質過敏,這種症狀多出現於2~3個月的寶寶。有遺傳性過敏體質的新生兒更容易產生對奶粉蛋白質的過敏症狀。

症狀:使用牛奶或奶粉餵養後有難治性、非感染性腹瀉超過2周,大便可混有黏液和血絲,伴隨面板溼疹、蕁麻疹、氣喘等症狀。

對策:根據醫生的處方給新生兒餵食特殊的奶粉。

4、患感冒

在寶寶患感冒時常伴有腹瀉症狀,因此,只要從根本上把造成腹瀉的魁禍首——感冒治好,腹瀉也就自然而然地痊癒了。如果擔心寶寶會出現脫水症狀,應適當給予口服補液。

症狀:感冒、腹瀉

對策:加緊治療感冒,預防脫水。

5、細菌感染

因病毒或細菌感染而造成的腹瀉中最具挖根生的是腸道輪狀病毒感染。輪狀病毒是秋冬季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佔秋冬季節寶寶腹瀉的70~80%,所以人們常把它稱作秋季腹瀉。傳染性很強,能在家庭、幼托兒及兒科病房流行。發病時伴有嘔吐、發熱,若不及時處理可出現脫水症狀,因此要格外注意。

症狀:大便呈黃稀水樣或蛋花湯樣,量多,無膿血,應考慮輪狀病毒感染。若大便含黏液膿血,應考慮細菌性腸炎。常合併嘔吐、發熱。

對策:不要猶豫,立即找專家接受治療。

預防措施:

預防細菌性腹瀉主要是注意嚴格消毒餵養嬰兒用的奶瓶、奶鍋等物。一般奶瓶和奶嘴用水煮30分鐘即可殺死所有的細菌。牛奶要煮沸飲用。禁止給幼兒吃在冰箱內放置時間較長的食品及飲料和不乾淨的食物。避免長期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

寶寶腹瀉是一種很容易預防的疾病,根據腹瀉發生的原因,應注意以下幾點:

(1)飲食衛生要注意。食品要保持新鮮、清潔,變質的食物千萬不要喂寶寶,食具也必須注意消毒。

(2)母乳餵養最優質。母乳是最符合寶寶的營養需要和消化吸收的,而且母乳中含有大量可以提高寶寶免疫力的成分,寶寶出生後最初的幾個月應該提倡母乳餵養。餵養時要堅持正確的餵養方法,做到按需哺乳,在夏季及寶寶有病時不宜斷母乳。

(3)新增輔食要及時。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寶寶的生長髮育迅速,爸爸媽媽都應按時給寶寶新增輔食。新增輔食時,要注意寶寶的消化吸收能力,每次只能增加一種,由少到多,一點點地增加,確保寶寶的營養需要。

(4)保證飲食質量。寶寶出生後頭3個月內,如果母乳不足,可適當用牛奶或豆漿補充,但都需要適當稀釋.以便寶寶能充分消化和吸收。母乳不夠或母乳太少採取混合餵養及人工餵養時,應注意飲食調配,過多或過早地餵給寶寶米糊或粥食等食品都是不恰當的,容易發生碳水化臺物消化不良及影響寶寶生長髮育。當寶寶食慾不振時,不要強制寶寶進食。

(5)要增強寶寶體質。天氣溫暖的'時候可以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提高寶寶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讓寶寶的體質得到增強,機體抵抗力得到提高,遠離各種疾病感染。

(6)不要讓寶寶受到不良刺激。要防止寶寶在日常生活中過度勞累、被驚嚇或精神過於緊張。

(7)注意夏季的衛生及護理。給寶寶添衣減衣要合理,過冷過熱都不行,夜晚睡覺時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平常要多給寶寶喝水,多進行溫水浴,要飲食有度,不要吃脂肪過多的食物。

(8)體質較弱的寶寶要加強護理。特別是營養不良、佝僂病及病後體弱的寶寶,更應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各種感染。對剛病發的腹瀉治療要及時,不要延誤形成嚴重的腹瀉。

(9)防止交叉感染。因為感染性腹瀉容易流行,寶寶或家長一旦出現腹瀉必須隔離治療,糞便要消毒處理。

關於細菌性腹瀉的治療,首先要避免濫用抗生素,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有針對性的藥物。不要將兩種或三種抗生素一起使用,更不要頻繁地更換用藥。大腸桿菌感染可選用複方新諾明、痢特靈、氨基苄青黴素等;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可以選用青黴素或紅黴素;黴菌感染應選用制黴菌素或克黴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