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楊修之死優質課教案設計精品
導語:《楊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片經典課文,課文出自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以插敘的方式記敘了曹操殺害楊修的經過和緣由,從不同的側面展示了曹操、楊修的矛盾衝突,故事情節完整,人物形象刻畫鮮明,這些均符合九年級學生的求知心理。以下是品才網pincai.com小編整理的九年級語文楊修之死優質課教案設計精品,歡迎閱讀參考!
九年級語文楊修之死優質課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結合註釋疏通文言字詞。
2、瞭解羅貫中和《三國演義》的文學常識。
3、掌握文章內容,學習透過故事情節來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4、探究楊修之死的原因,初步體驗插敘的作用。
方法與過程目標
1、學習透過矛盾衝突刻畫人物性格特徵的寫法。
2、透過探究楊修死因,培養學生收集、歸納、整理資訊並能口頭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感受中國古典小說的豐厚底蘊,豐富情感體驗,獲得審美享受。
2、學會辯證地看待歷史人物和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並從中領悟做人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分析楊修、曹操這兩個人物的性格特點,明確兩人之間的矛盾。
2、學習透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難點
學會辯證地看待歷史人物和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教法學法】
1、閱讀導讀法:抓住題目“楊修之死”的“死”字提問,引導學生作深入探究。
2、比較閱讀法:尋找小說與史料的不同點,學會辯證地看待歷史人物和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加深對作品思想內涵的理解。
3、質疑釋疑:激發學生質疑,探索楊修死因,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程式
一、情境匯入,渲染氛圍
1、 導語:
由三國中的人物諸葛亮作為智者的化身進行匯入
2、作品簡介:《三國演義》是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歷史小說。作品主要描寫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集中表現了統治集團之間政治和軍事鬥爭,其主要成就在於塑造了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眾多英雄形象。
3、作者簡介:羅貫中(約1330~1400),名本,號湖海散人,無末明初小說家。才華出眾,但時局動亂,政治腐敗,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羅貫中鬱郁不得志,轉而編著《三國演義》。以古鑑今,抨擊時政。
九年級語文楊修之死優質課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三維目標
1、引導學生結合註釋掌握文中的一些文言詞語,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課文內容和敘述順序,理清文章脈絡。
3、透過探究楊修死因,培養學生感悟及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4、能用自己的語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楊修的性格,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5、認識小說中的人物性格,從歷史和文學兩方面給曹操定位。
6、感受中國古典小說的豐富底蘊,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小說的興趣,從而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分析楊修和曹操這兩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2、感受中國古典小說的豐富底蘊,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小說的興趣。
難點:探討楊修之死的原因,感悟做人的道理。
(三)教學方法:情景匯入法、導讀法、探究法
(四)教學課時:一課時
二、教材分析
《楊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片經典課文,課文出自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以插敘的方式記敘了曹操殺害楊修的經過和緣由,從不同的側面展示了曹操、楊修的矛盾衝突,故事情節完整,人物形象刻畫鮮明,這些均符合九年級學生的求知心理。另外,從本文的編排上看,把它放在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之後,在教學中,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引導自覺地走進更多“名著”、會不自覺熱愛名著,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因此,本文是培養學生欣賞小說作品能力的良好教材。
本學期無所帶的九年級(6)班是我校剛從幾所學校接手合併後的新班級,班內鄉村學生很多,語文底子薄,學生學習上不肯吃苦,往往連最基本的語文學習要求都做不好,因此在教學中我要從興趣入手、從基礎學起,在獲取新知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教學基本環節是:一、考察學生基本瞭解“三國”文化,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和好奇感,激發閱讀興趣。二、引導學生理解詞句、理解文意、把握故事情節。三、分析楊修、曹操的性格特徵。四、探究楊修的死因,激發情感流露,感悟做人之道。五、結合學習收穫,藉助歷史畫面(《三國演義片頭曲》影片)激發學生在課外走進“名著”,熱愛文學。
三、教學過程
(一)測查匯入
同學們,在第五單元我們走進了古典小說,說到我國的古典著作,我們肯定漏不掉《三國演義》,因為它在我國已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在世界範圍內都影響也極其深遠,成為世界文化不可剝奪的遺產。我們作為炎黃子孫,又是九年級的知識分子,對我們“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瞭解嗎?好,我來考察一下:1.形成的三國文化A歇後語(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B成語(三顧茅廬等)。2.人物形象(其中塑造的任務形象不僅栩栩如生,而且性情超逸,俗話說“絕了”)。看?智絕——諸葛亮、義絕——關羽、仁絕——劉備、奸絕——曹操、猛絕——張飛。還有一位:後人用“筆下龍蛇走,胸中錦繡成”贊其才的人又是誰(媒體展示)?這位大才子是怎樣死的?今天,我們借《楊修之死》走進《三國演義》,瞭解羅貫中。
(二)資料助讀(媒體展示)
1.理解“演義”(根據歷史及傳說創編的小說。)
2.瞭解作者
3.瞭解故事發生的背景。(環境)
(三)引導學習
1、初讀感知
(1)按以下要求激勵學生快速閱讀課文。
A、掃除字詞障礙,標出不理解的字詞句。
B、課文寫了哪幾件事?試擬標概括。
C、瞭解文章的記敘順序。
(2)抽查字詞句,促進積累(藉助媒體)。
(3)請同學們概括文中的事件,激勵學生用最簡語言新增標題。(教師展示自己新增的小標題啟迪學生: ①殺修 ②破字 ③分酥 ④揭夢 ⑤告發曹丕 ⑥教植出門 ⑦教植作答 ⑧葬修)
(4)學生交流認知後明確文章的記敘順序。(插敘)
2、梳理情節
(1)引導學生圍繞補敘的事件梳理課文情節。
第一層(1-3)楊修被殺 。 (高潮)
第二層(4-9)矛盾發展過程。(開端、發展)
第三層(10-12)兵敗葬修。(結局)
(2)結合對情節的梳理,教師利用媒體予以歸結,並揭示補敘的作用(揭示“殺”機 、刻畫人物)。
3、探究死因
(1)找出揭示楊修之死的關鍵之句(楊修為人恃才放曠……)。
(2)依據事件分析“禍根”(曹操的.心理變化:忌——惡——愈惡——愈惡——怒——有殺心)。
(3)從“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揭示死因(修犯了曹操的“小忌”——揭人“小慧”;大忌——參與奪嫡之爭)。
(4)激勵學生歸結的“死因”本質——封建專制制度下君臣關係的必然。
4、分析形象
(1)引導學生結合課文中的描寫分析人物、交流認知。
(2)結合學生髮言,教師歸結楊修曹操的性格特徵。(借媒體明確:楊修——恃才放曠、賣弄聰明。曹操——陰險虛偽、狡詐奸猾。)
5、拓展延伸
(1)透過學習,我們認識了性格鮮明的楊修和曹操,你認為“楊修之死”是誰之過?穿越時空,你很想對他說點啥?你在為人處世方面有何感想?(我的學生可在練習本理明思路,然後大膽地說,教師予以點評引導。)
(2)結合歷史看曹操
藉助媒體引導學生感知戲中的曹操形象,結合曹操的詩文及史料瞭解歷史中的曹操,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文學作品可虛構,和歷史有一定的區別,激發學生正確評價曹操,評價歷史。
(明確:小說及戲中的曹操我們已知事奸雄,但我們學過他的詩歌《觀滄海》胸懷大志,歷史上的他統治的北方也是民殷國富,百姓安康。魯迅先生說“曹操是個有本事的人,至少是個英雄。”所以我們要能正確地看待文學和歷史。)
(四)課堂總結
短短的《楊修之死》讓我們在寫作上,做人上感悟很多,若翻開三國曆史長卷,那金戈鐵馬的古戰場會給我們更多的震撼,那甘露瓊漿般的智慧會給我們更多滋養,就讓《滾滾長江東逝水》這段影片帶我們進入《三國演義》,愛上《三國演義》。(補充閱讀小說方法)
(五)佈置作業
1、課外閱讀《三國演義》
2、寫一篇評價曹操的文章。
板書設計
楊修之死
羅貫中
人物
楊修(恃才)------矛盾------(忌才)曹操
恃才放曠 故 事 嫉賢妒能
才思敏捷 (8件事) 虛偽奸詐
環 境
(蜀漢戰爭)
四、本課的亮點與教師個人的教學專長
亮點
1.能從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三國”知識水平入手組織教學,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充分調動“內動力”保障了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2、能從“探究死因”這個主問題切入,環環相扣的突破教學重難點,實現教學目標。
3、媒體的合理使用增大了知識的容量,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4、“書海導航”落到實處,影響深遠。
教學專長
引導學生走進作者的心靈(語文教學生活化)。
九年級語文楊修之死優質課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分析瞭解曹操、楊修的性格特徵;
2、學習本文透過典型事例來展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3、獲得人生啟示和寫作上的啟發。
[ 教學重點]
能複述課文,分析瞭解人物性格;討論楊修死因,記敘順序。
[教學難點]
探究楊修之死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匯入激趣
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片首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創設適合本文教學的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的情感隨著音樂彷彿回到三國那硝煙瀰漫的戰場,曲終,讓學生說說這是那部電視劇的主題曲,然後匯入: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的一個經典故事:《楊修之死》
2、走進作者羅貫中和《三國演義》
(先由學生介紹,然後多媒體展示主要內容)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聽讀課文,要求學生不看書,回答下列問題;
1〉楊修是怎樣死的?
2〉文章共寫了幾件事?
2、自讀課文完成下列任務
1〉給不認識的字注音不理解的詞註釋。
(實用工具書,小組討論或請教老師解決)
2〉請用一個短語或句子概括每個故事。
3〉複述故事
要求 每人選擇其中一個故事用自己的話來複述,要重點突出,條理清楚,聲音洪亮,說出每次曹操的心理反應,然後叫六個學生分別來複述下列故事,大家以起來作簡要評價。
雞肋事件,分食酥餅事件,“夢中殺人”吳質事件 教植殺吏 答教事件
四、再讀課文,分析人物性格
1要求:先用幾個詞概括出人物性格並說出依據。
安排:一二組分析楊修的性格,三四組分析曹操的性格。
2、教師小結補充說明歷史上的曹操與小說上的曹操不一樣,讓學生辨證地、一分為二地看待歷史人物
五、討論:
1、楊修因何而死?
關於楊修的死因,有人說,楊修是恃才放曠招致殺身之禍,有人說是因為曹操忌才妒賢,處死楊修以除後患根據本文,你的看法是什麼?並說出理由 。
2、本文采用了什麼樣的記敘順序?
六、作業
1、如何做人:小說中的曹操和楊修都不是完人,假如讓你給曹操和楊修各進一言,你會和他們說些什麼?對你本人待人處世有哪些借鑑作用?
2、如何為文:學習本文,你學到了哪些敘事手法?對你以後的作文寫作有什麼啟發?
七、小結
總結歸納本節課學習的內容,表揚學生的學習成果留下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假如你是曹操,你會如何對待恃才放曠的楊修?假如楊修與曹丕交好,曹操還會殺死楊修嗎?等等在《三國演義》片尾曲《歷史的天空》歌聲中結束本課的學習
教學反思
《楊修之死》這篇課文我上課之後感覺還比較順利,比較成功。
1、課前預習很充分,為上課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又是古代的白話小說,語言習慣和現代漢語有不小的差別,所以在課前我已經佈置學生預習,這樣上課時大家對文字就不再陌生了上課時學生熟悉文字,有獨立的思考,有個人的發現,發言時有話可說,所以發言面很廣,照顧到了大多數學生的學習實際
2、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雄渾的旋律一下子把學生帶到三國故事的情境中了,創設了良好的氛圍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3、課堂教學層次感強,銜接緊密,過度自然當初在設計教學時,我曾有過顧慮,只有一個課時時間,怎樣才能既完成學習任務,又讓課上得“順”呢?激情匯入,感知課文,複述課文,分析人物性格,討論回答楊修的死因,作業佈置,這個過程由淺入深,由內到外,還是比較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
4、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習過程中,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自由學習,要麼獨立思考,要麼合作探究,要麼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氣氛相對活躍,學生真正做到了自己在學習,有自己的閱讀體驗並能表述自己的見解而老師作為主導,在本節課中只起輔助、補充和引導作用
這堂課上,我也發現了很多不足的方面:
一、複述課文的七個小故事時,個別學生的語言不夠簡練,重點不明確,老師沒有指出並加以糾正我想這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特別注意,一定要在課堂中多加訓練,努力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二、時間的把握不夠準確複述故事花了過多的時間”,致使後面的教學環節很緊張。
三、對文字的“讀”的環節幾乎沒有這一點在設計時就沒有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