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八年級上冊《石壕吏》教學設計

八年級上冊《石壕吏》教學設計

八年級上冊《石壕吏》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在詩歌賞讀中,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情感。

2、理解課文側面烘托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難點】體會老婦人的悽苦之情。把握詩人的矛盾心情。

【教學方法】誦讀、討論與鑑賞相結合。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師:上一節課,大家剛學習了《春望》,今天我們共同來背誦這首詩,好嗎?

(檢查背誦)

師:我們知道《春望》這首詩抒發是作者在安史之亂髮生後對“國破”的擔憂和傷感,安史之亂共8年,其中第四、五是戰爭最為激烈,人民生活最為艱難時刻,這時杜甫恰好目睹了這一切,於是他懷著一顆憂民之心創造了大量的現實主義組詩,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其中的一首。

(師板書《石壕吏》)

二、師生共同解題

師:請大家大聲讀出標題

生齊讀

師:大家想一想吏是什麼意思。

生回答

師:那石壕又是什麼意思。

生回答

師:同學怎樣知道石壕是地名的?

生課文註釋1有介紹。

師:同學閱讀非常仔細,認後我們在閱讀中要充分利用註釋,其實註釋1還有別的作用啊!

師:那這個標題的意思應該怎麼說?

生齊答

三、整體感知:

師:很顯然,杜甫是在寫關於石壕吏的事情,那石壕的官吏們做了什麼事情呢?請同學大聲誦讀第一段,並從中找出答案來?

生齊聲朗讀!

師:發現答案了嗎?

生有吏夜捉人

師:板書 吏 夜捉

師:吏為何要捉人啊!

生要“急應河陽役”。

師:不錯,河陽發生戰役了,可是有戰役未必一定要捉人,更不必夜裡捉人啊?

生因為當時戰事緊張,回找抽丁補充兵力。

師:你怎樣知道這個背景!

生課文註釋1有介紹!

師:那就請聰明的你,讀給同學聽一聽吧!

師:的確如此,我們要善於利用註釋,因為讀詩要“知人論世”,我們讀詩一定要在“知世”的基礎把握主題!

師:那第一段中,吏找到人嗎?

師:那官吏會善罷甘休嗎?

師:哦,原來“吏呼一何怒”,那老婦人有何反應?

師:第三段是老婦人哭訴痛苦的內容,我先範讀一回,然後同學自由朗讀。

師:我們讀後初步感受了老婦人的“苦”,那同學們可以從文中找一個字詞或一個句子,來仔細體味其中苦的滋味。

生自由討論,或同桌,或鄰近座位討論。

師:巡視,與學生親切交流,點拔,啟發、展示。討論成果

師:大家討論十分積極,哪位同學先來談一談,好嗎?

可能會出現:1、“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非常悽苦,老婦人剛剛連喪二子,十分悲慘。

2、“三男鄴城戍”也寫出老婦人的苦,因為她的三個兒子都上了戰場,走上了前線,老婦人肯定為他們生命擔憂,而且這個家庭生活也沒有了著落。

3、“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這一句話,老婦人不僅命運悲慘,生存也十分艱難。

4、“老嫗力衰……炊”這句,讀起來也讓人心酸,老婦人雖然力氣衰弱,但自己還請求上前線,趕快去給士兵煮早飯,真是十分可憐。

5、“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值得人可憐,老婦人家裡再也沒有別的人了,只有一個吃奶的孫子,戰爭讓這個家庭已經支離破碎了。

6、“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也讓人心酸,也讓人同情,活者的人只能苟且偷生,死的人就算了啊!

師:學生髮言積極,把握非常準確,那讓我們帶著這份深深的同情來朗讀這一段吧!

生齊讀(語調十分沉鬱)

師:同學們讀得十分到位,而且有些同學已經能夠背誦了,其他同學想不想也會背誦啊!

四、背誦指導

師:那老師今天教你們一招,你們可以採用問答的方法。大家知道吏和婦是對話的過程,但文章沒有寫吏的問話,我們可以想像出來啊。同學現在想象一下,吏有可能會問了什麼?

1、你們家人都到哪裡去了?

2、你們家還有別的人嗎?

3、那你打算怎麼交差呢?

師:那現在大家可以同桌之間一人扮演官吏問,一人扮演老婦回答啊!然後再交換角色!

生開始互助問答,扮演角色背誦。

師生背誦。

師:這個不幸的家庭是令人憐憫的,飽受苦難的老婦人是令人同情的,然而老婦人的訴說打動了官吏嗎?

師:是啊!如此不幸,最終還是難逃此劫啊!可見石壕吏是……(故作停頓)

五、寫作手法分析

師:同學們回答很準確,你們感受體會十分到位,作者雖然沒有正面批判官吏,但讀者卻深刻領會到這一點,作者是採用一種什麼樣的寫法才取得這樣的藝術效果。

側面烘托。

作者透過對老婦人苦難的深刻刻畫來側面烘托出官吏的冷酷無情,體現作者對官吏的批判。

六、教師總結

憂國憂民是杜甫詩歌永恆的主題,在《春望》中體現是他的“向來憂國淚,寂莫灑衣巾”,在《石壕吏》中表現是他的“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那請我們帶著杜甫這份“愛民之心,知民之苦”來試著背誦這首詩吧!

師生齊背。

七、佈置作業

1.請同學們背誦默寫《石壕吏》。

2.請同學們以“石壕吏”的角度來敘述這個故事。 板書設計:

石壕吏

杜甫

吏 夜捉 呼 怒

老婦 啼 苦

“我” 憂國憂民

教學反思:

可取之處:放開手去,相信學生。相信學生對文字的解讀能力,放開手讓學生去挖掘文外之意。《石壕吏》開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古人評之“起有猛虎攫人之勢”,而我所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去分析漢字這個“無底洞”,挖掘字裡行間的文外之意。學生幾乎“暮”、“村”、“吏”、“夜”、“捉人”、“逾牆”、“走”一字都未放過,敏銳地發現了其背後潛在的臺詞。難能可貴得是,對於老婦毛遂自薦般“誠意”的應徵,學生也能體悟出潛在的臺詞:我們都到這個地步了,你們還來抓丁,還有天理嗎!

不足之處:實際教學過程中環節指向不明。在讀人——名家對話環節,讓學生找出作者情感流露的語句,本意是讓學生找課文的最後四句“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等前途,獨與老翁別”,從中分析作者的情感傾向。但由於自身的疏忽,遺忘了婦致辭中同樣能看出作者情感流露的語句,這樣一來,學生分析致辭的部分居多,作者的情感從狀老婦的悽苦亦可見之。這樣一來,前後的兩個環節雖各有側重,不免還是陷入了分析婦之苦的迴圈。

八年級上冊《石壕吏》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瞭解杜甫及《石壕吏》的背景。

2、透過朗讀、心理模擬和短劇表演體味《石壕吏》的思想內容與的作者情感。

3、培養學生關注現實、關注民生的人文素養。

設計思路: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敘事詩,反映的是安史之亂時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達了作者對民生疾苦的同情,對朝庭無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我把引導學生體味《石壕吏》的思想內容與的作者情感作為重點,透過“朗讀疏通整體感知---揣摩模擬人物心理---短劇表演點評”一層層由淺入深體味詩歌的內容、主題、人物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透過多次多元的對話達到對文字的深透理解,培養學生關注現實、關注民生的人文意識。

教學過程:

一、匯入:出示一組伊拉克的新聞圖片,問:戰爭給伊拉克的老百姓帶來了什麼?

(這是現代戰爭帶給老百姓的傷害,我們今天要學習一首古詩《石壕吏》,去感受中國古代老百姓在戰爭中的命運。)

二、瞭解杜甫及《石壕吏》的背景。學生交流有關的資料:

杜甫,唐朝詩人,字子美,號“少陵野老”,我國古代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他歷經安史之亂,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疾苦,尤其在郭子儀等九節度使兵敗鄴城後,在他從洛陽到華州的途中,看到官差瘋狂拉丁,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城鎮成墟,白骨遍野,寫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別》:《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三、疏通字詞,整體感知:

1、 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和節奏;指名讀,其他同學聽:是否全讀對了;齊讀。

注意:逾 戍 嫗 咽

2、 自讀,注意哪些句子讀懂了,哪些句子讀不懂,四人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

注意重點字詞:

逾牆走:越過牆逃跑 一何:多麼

戍:防守 附書至:捎信回來

新:最近 絕:沒有

幽咽:隱約、輕聲地哭。 猶得:還可以

3:寫了一個什麼故事?用詩中的詞簡括老婦人一家各個人的糟遇。

明確: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婦人充數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孫方乳,媳無裙;翁逾牆,婦夜往。

4、 解了故事的內容,傾注自己的感情再一次朗讀課文。(悲憤沉鬱)

四、心理模擬:在事發現場,當事的老翁、老嫗、媳婦、差役心裡會怎麼想?

先獨立思考再相互交流。(從不同角度體會當時百姓的痛苦,社會的黑暗腐朽)

五、短劇表演:在走進詩中人物的內心後用短劇的形式來創造表演。

1、 分組準備:4~6人一組。

2、 表演

3、 同學根據自己對詩歌的理解點評表演。

4、 杜甫目擊了老嫗一家的悲慘遭遇,他心裡怎麼想?

(可從對老翁一家不幸遭遇的同情、對官差如狼似虎的憤恨、對朝庭黑暗無能的批判、對朝庭捉丁平叛的矛盾等角度進行思考。)

再一次聯絡杜甫在安史之亂中的經歷瞭解其人其詩。

六、欣賞:

以影片形式(選自《唐之韻》之詩聖”杜甫)再一次深入地理解《石壕吏》的思想內容及杜甫對民生疾苦的關注。

結束語(接影片解說詞的最後一句:因為他們是弱者):但是,作為弱者的杜甫,並沒有逃避現實的痛苦,他用滿腔的熱血傾注了對戰亂中百姓疾苦的關注,用嘶啞的聲音撕開封建王朝的黑暗腐朽,憂國憂民,嘔心瀝血,用詩歌唱出時代的最強音,這就是杜甫之所以偉大之所在!

七、作業:

1、 把《石壕吏》改寫成一篇記敘文,要求透過自己對詩歌的理解進行合理想象,有一定的環境描寫,用多種方法刻畫人物。

2、 課外閱讀《三吏》《三別》《兵車行》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