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教學簡案]
教學目標:
1.會寫洛、榆、畔、帳4個生字 ,能正確讀寫洛陽、榆關、那畔、千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泊船瓜洲》《秋思》,激發學生在口語和書面語表達中引用詩詞的興趣。
3.透過看註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的大意,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透過三首詩詞的對比學習和拓展,初步瞭解思鄉詩詞的一般特點。
4.透過對三首古詩詞的學習,體會作者對家鄉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積累並內化詩句,體會作者懷鄉思親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透過對比體會三首詩詞在表情達意上的異同,感受思鄉詩詞的一般特點。
學習方法:
借用註釋,查閱資料、工具書,質疑問難,自讀感悟,朗讀涵詠,討論交流,撰寫小論文等。
教學理念:
以文定教、順學而導──根據古詩詞的體裁和思鄉詩詞的題材特點和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經驗和規律,確定了以朗讀品味為主的教學方法;依據單元、課文的編排特點,設計了對比教學的教學思路。
課前預習:
1.針對課文內容有側重地查閱資王安石、張籍兩位詩人的資料,對他們的基本情況、籍貫故鄉、人生履歷有所瞭解,並做簡要地記錄。
2.藉助註釋、工具書、聯絡語境,正確流利地朗讀三首詩詞,並嘗試讀懂古詩大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
2.透過看註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理解詩詞的大意及重點詞的含義,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3.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經過對比學習,體會出兩首詩詞都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但思鄉的緣由、表達的方式、語言特點是不同的。
課前互動:
播放《思鄉曲》,師生合作背誦思鄉的詩詞。
一、相機匯入,揭示課題
師:思鄉是一種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懷,她像血液一樣,流淌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中。由古至今,從未間斷。今天我們再來讀三首思鄉的詩詞。我們先來學習前兩首詩。
(板書課題古詩詞三首,詩詞題目泊船瓜洲秋思。)
二、檢查朗讀,讀通古詩
(重點強調間重等多音字,並以此滲透聯絡上下文,分析字意,確定多音字讀音的學習方法。)
三、藉助註釋和課外蒐集的資料自讀疏通詩歌大意
1.學生運用積累的學習方法,自讀古詩。畫出不懂的問題。
2.同學交流,解決不懂的字詞。
3.老師質疑檢測:你從詩句中讀懂了作者身在何處呢?引出兩首詩的寫作背景,感知古詩大意。
四、朗讀品味兩首詩,體會詩情,感悟詩境。對比兩首詩的異同
1.小結過渡。
2.引導品讀《泊船瓜洲》。
(1)自讀批註,讀解語境。
透過詩中哪些詞語,你能體會到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可以在書上圈一圈、畫一畫,還可以寫寫簡單的批註。
(2)交流感悟,相機指導朗讀。
重點預設一水間 只隔綠又何時還。
(3)還原詩境,感情朗讀。
(4)角色替換,自由吟詠。背誦詩文。
3.自讀體會《秋思》。
(1)小結過渡:在奉詔進京的途中,是融融的春風,家鄉的春景勾起了詩人無限的鄉愁,那引發了客居洛陽的張籍鄉愁的又是什麼呢?思鄉的王安石,久久地站在瓜洲古渡,江水邊,明月下,想著自己的家鄉,發出了感慨:明月何時照我還。那思鄉的張籍又做了什麼呢?請同學們自讀詩文,深入體會。
(2)自由朗讀體會。
(3)交流彙報,扣住見秋風意萬重深化對詩文的感受。相機指導朗讀。
五、對比梳理,整體朗讀
1.總結:兩位不同朝代、不同身份的作者因為不同的原因離開了家鄉,在不同的環境中又因為不同的緣由觸動他們共同的情感──這就是思鄉。
2.朗誦兩首詩詞。
營造情境,引讀朗誦,體會情感,表達感情。
作業設計(課件出示):
1.背誦、默寫兩首思鄉的詩詞。
2.積累摘抄課外的思鄉的詩詞。
板書設計:
古詩詞三首
泊船瓜洲 奉詔進京 春意濃 追問明月 何時還
秋 思 客居洛陽 見秋風 寄寫家書 意萬重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背誦、默寫兩首古詩
二、對比學習《長相思》
三、總結三首詩詞,整理對比學習本課的思鄉詩詞。獨立或合作學習收集到的詩詞,完成下面表格中的空格。(整理表格如下)
題目 作者 背景 思鄉緣由 作者表現 表達特點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奉詔入京 春意濃 追問明月 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秋 思 張 籍 客居洛陽 見秋風 寄寫家書 敘事抒情
含蓄感人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徵旅途中 遇風雪 輾轉難眠 寫景敘事
傾訴心聲
四、根據上面的表格,小組合作寫小論文
提示:
豎行分析表格,可以提出:比較《×××》和《×××》兩首思鄉詩(詞)的異同古代人離開家鄉的原因略談觸動古人的思鄉愁緒的意象有哪些等題目寫小論文。橫行分析表格可以提出《××》的賞析論文題目。
[音訊回放]
[課堂實錄]
古詩詞三首
課前活動:
1.師生打招呼
2.放聲背誦一下以前學過的古詩
師生問好
師:第五課的古詩詞三首,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兩首,第一首《泊船瓜洲》作者是誰?
生:王安石
師: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師:那《秋思》呢?
生:張籍
師:昨天預習過課文了嗎?誰來讀?
一女生讀《泊船瓜舟》
師:讀得正確、流利。一水間的間為什麼讀成
生:是一水間隔
師:讓我們一起讀第一句
生讀:京口瓜洲一水間
師:第二首誰來?
生讀第二首
師:我們都自學了這兩首詩,誰結合重點詞的意思說說這兩首詩的大概意思?
一學生說第一首的意思
師:說得準確而且很流利
另一學生說第二首詩的意思
師:你不僅把詩大意說出來,還補充了自己的意思。把老師想問一下這個欲作是什麼意思?
生:想寫
師:又擔心是從哪個詞讀出來?
生:復恐
師:讓我們拿起課本,輕輕地來讀這兩首古詩。
生齊讀
師:預習得很好,兩首詩的意思已經初步理解了。到底是什麼勾起了作者的這思鄉之情?這節課,我們就來深入品讀這兩首詩。
一學生讀《泊船瓜洲》
師:你覺得是什麼勾起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生:春風
師:請你談一談
生:因為作者看見春天到了,春風吹綠江南兩岸,讓他想起了故鄉。
師:這兩個句子裡有一個字特別特別有名,課後的資料袋裡有對這個故事的介紹,誰來讀一讀?
學生讀資料袋裡的文字資料
師:詩人字斟句酌,最後確定了一個字,是──
生:綠
師:自己讀一讀這一句,從這個綠字能讀出什麼來?
學生小聲讀
師:從綠中你讀出什麼?
生:我知道春天,燕子飛回來,河水融化了,流出嘩嘩的水聲,柳樹隨著春風長出了細細的柳條,隨著風舞動。小鳥也回到故鄉,站在大樹上歡樂的歌唱。
師:這個綠字不知藏著多少幅美麗畫面,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
生:想
出示課件
學生閉上眼睛想像。
師: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你來說。
生:我從音樂聽到小鳥的叫聲,小溪水潺潺的流水聲,柳枝上長出芽苞,小溪中未融化的冰塊兒,在水中跳動。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色。
生:有點悲傷,有點歡快。
師:想得多好。你們還看到了什麼景象?還可以用自己的積累的詞語、詩句來描繪自己腦海中的畫面。
生: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生: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師:心在山前
師:黃四孃家──
師:小孩們放學了,兒童散學──
(師生接詩句)
師:一個綠字裡不知藏了多少幅畫面,能把這首詩美美地讀出來嗎?誰來試一試
一男生讀
師:這個綠字,怎樣才能讓我們想到更美好的畫面?
生再讀
師:有進步,吹面不寒楊柳風,能讓你的春風再暖和一點嗎?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好嗎
生齊讀
師:這個綠字僅僅是在寫江南的美嗎?想想作者身在何處,他的家鄉又在哪裡呢?師板畫。
師:誰知道?
生:作者的故鄉在鐘山,在京口
師:同意嗎?你讀讀課題
生:讀課題。
師:在哪兒?
生:在瓜洲
師:你就是作者站在風景如畫的瓜洲,讀一讀這兩句詩。
學生讀
師:同學們,現在我們都是詩人王安石,想著風景如畫的瓜洲,讀一讀前兩句。
生讀
師:同學們,我國古代山道崎嶇,交通落後,到長江山高水長,路途遙遠,在作者的筆下卻是京口瓜洲──,(學生接詩句)鐘山只隔──(學生接詩句)從這些詞語體會到什麼呢?
學生思考,師小聲讀
生:這句詩的意思是──我體會到交通不發達,但思鄉濃厚,用了只一表現作者的思鄉之情非常濃厚,作者思念家鄉的殷切。
師:是思念,讓天涯變成咫尺
生:我從一樹讀出了對故鄉的的思念,他的心中非常思念自己的故鄉,嚮往故鄉,遠處的家鄉彷彿就在眼前了。
師:你讀懂了詩人的心,體會到了詩人的心。他的家鄉很遙遠,卻近在眼前,他思念家鄉,
讓作者彷彿走不出自己的家鄉,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情朗讀詩的前兩句。
生齊讀
師:作者如此依戀自己風景如畫的家鄉,為什麼又要離開呢?請看大螢幕
出示王安石的有關資料。
1070年王安石升任宰相,提出正革,主持變法
1074第一次變法挫敗王安廠被朝廷
師:五十七歲的作者站在長江邊,你們能體會到他的心情了嗎?
生:有點高興,有點悲傷
師:你帶著依戀讀一讀後兩句詩。
學生讀
師:誰還體會到了詩人的心情?
生:又高興又無奈的心情
師:有點無奈
生:他很想回家。
師:他對家鄉充滿了深深的依戀。
生:他很無奈,他依戀家鄉,可他要去當官,皇命難違,很少回家,他已經很久沒有回家。
師:這一次他剛剛離開家鄉,卻對家鄉產生深深的依戀。千種滋味,萬般愁緒化作江水,滾滾流淌,化作兩句詩,讓我們帶著這種感覺讀後兩句詩。
生讀
師:九百年前,詩人站在花間渡口,他的身後是深深依戀的家鄉,他的前方仕途茫茫,我們一起來讀這首詩。
學生齊讀
師:老師可以讀一下嗎?
師:(師範讀)同學們,咱們再讀,好不好?
生:好
師生齊讀
師:唉!在途中是和煦的春風勾起了王安石對家鄉的無限思念,勾起了他無限鄉愁,那麼,又是什麼勾引起了詩人張籍對家鄉的`思念呢?自己讀一讀第二首。
師:是什麼?
生:秋風
師:板書秋風
師:洛陽城裡見秋風,秋風是看不見的,作者在洛陽城裡都看見了什麼?輕聲讀第一句
生小聲讀第一句詩
師:詩人又看到了什麼?再讀第一句。
生讀
生:他看到滿天飛舞的樹葉,還有空中排成一字的大雁
師:大雁朝哪飛?
生:朝南飛
生:作者感受到秋風來了,秋風吹過,讓人打了個冷顫。
師:這都是你談到的秋風。
生:聞到桂花的香味
生:他看到一些小松鼠在收集食物,落葉飄下來,桂花的香味,不禁想起中秋節快到了。
生:看到秋風吹來,帶來許多涼意
師: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兮,雁南飛來,讀第一句詩
學生讀
師:詩人在這寂聊的秋風中,又做了什麼呢?讀下面的詩句
生讀
生:作者想給家人寫一封信。
師:寫信,寫完又幹什麼?
生:寫信交給送信人,有些意思沒寫完,又拆開。
師:怎樣寫的,又是怎樣拆的呢?(出示課件圖片和音樂)你看到他送信時的動作了嗎?看到他的神情了嗎?體會到他的心了嗎?選擇寫家書和拆家書的片斷
課件出示練筆提示:(指名讀提示)
生:抓住見秋風欲作意萬重變成寫家書片段,或者抓住
師:開始寫,選擇其中的一個片段來寫。
師:誰來讀讀你寫的內容?
生:現在正是桂花盛開的季節,此時我想起了年幼的孩子我抬頭看明月,彷彿看見我的孩子和妻兒對我笑呢,低下頭
生:寫完了家書,我又擔心又害怕,擔心寫的不完整
師:同學們,雖然有些同學還沒有寫完,但在你寫的過程中,你能體會到詩人的心,對家鄉的牽掛,能帶著這種牽掛來讀第二首詩嗎?
學生齊讀
師:親愛的同學們,我們已經細細地品讀前兩首詩,你發現有什麼不一樣呢?
生:一個是生機勃勃的春天,一個是收穫的季節來臨。
師:還有什麼不同?
生:《泊船瓜洲》又是新的一年,想起年老的父母,卻無法回家。秋是淒涼的季節。
生:《泊船瓜洲》是寫景抒情的。《秋思》是敘事抒情的。
師:他們寫詩勾起鄉愁的事物不同,表達的方式不同。都有一個共同點是什麼?
生:都表達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
師板書
師:思鄉的詩寫了千百年,今天還在寫,思鄉的詩讀了千百年,今天還在讀。總有一天你們長大了,也許要遠離家鄉,追尋自己心中的夢想,你們會覺得故鄉在我們心中永遠是最溫馨、是最不能割捨,最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讓我們合上書再讀一讀這兩首動人的詩篇。
學生齊讀兩首詩。
下節課,讓我們走進納蘭性德的《長相思》
[說課]
附課文:
古詩詞三首
泊船瓜洲
京 口 瓜 洲 一 水 間,
鍾 山 只 隔 數 重 山。
春 風 又 綠 江 南 岸,
明 月 何 時 照 我 還。
秋 思
洛 陽 城 裡 見 秋 風,
欲 作 家 書 意 萬 重 。
復 恐 匆 匆 說 不 盡,
行 人 臨 發 又 開 封 。
長 相 思
山 一 程,水 一 程,身 向 榆 關 那 畔 行,夜 深 千 帳 燈。 風 一 更,雪 一 更,聒 碎 鄉 心 夢不 成,故 園 無 此 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