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4篇)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小學語文一篇傳統教材.如何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展示自己的教學風格?
反思一:
丹麥作家安徒生的悽美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大年夜裡天又黑又冷,下著雪,當我們和一家人一起吃團圓飯的時候,而這個赤著腳在街上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了暖和自己,一次次擦亮手中的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暖和的烤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慈祥的奶奶,直到跟奶奶一起飛走。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嘴角還帶著微笑。小女孩的悲慘命運深深地牽動著我們的心,美麗善良的小女孩凍死街頭卻無人問津,可見當時的社會是多麼冷漠,勞苦人民的生活是多麼悲慘!
《 語文課程改革標準》倡導語文學習方式的改變。語文教學必須擺脫以情節分析為主線,以提問應答為載體的低效模式。《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故事扣人心絃,感情深刻強烈,課堂上不宜層層分析,那樣會削弱文章的感染力。教學中,我從整體入眼,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解讀課文,感悟課文,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學生很容易透過自讀自悟來體會小女孩的悲慘遭遇。引導學生尋找五次擦燃火柴小女孩的美妙幻想,與現實的冰冷對比解讀中,體會小女孩的可憐;在感情朗讀中深化孩子的認識,勾起情感深處的同情,激起對殘酷社會現實的不滿。
閱讀教學不能停留在理解內容的層面上,而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學中,我們要緊扣“由憐生愛,由愛生憤“的情感脈絡,不斷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昇華情感。從大年夜小女孩凍死街頭還會面帶微笑悽美的畫面,感悟小女孩生不如死的痛苦,體會沙皇統治下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安徒生給予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聯絡實際,體會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心存感恩,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活動之中。”
在讀悟的過程中,我抓住文章最後一句話:“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讓學生對句中的兩個“幸福”談談自己的理解,再從整篇文章想開去,小女孩一次次點燃火柴,其實是在點燃心中的希望,點燃她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賣火柴的小女孩和我們生活的年代不同,透過語言文字的描述,體會她面對寒冷、飢餓、痛苦時,還要讓學生想想小女孩心裡是怎麼想的?從而明白我們生活在幸福年代裡,更應有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要有一顆愛心,關心和同情一些貧困者與弱勢群體。教會孩子對待困窘和艱難的一種人生態度。
反思二:
《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是“世界童話之王”安徒生的傑作之一。它講的是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作者透過這個童話故事,表達了他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課文的重點是講這個小女孩在又冷又餓的情況下,為了暖和暖和快要凍僵的身體,擦燃了一根根火柴,並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而這些幻象又恰恰與她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了能夠讓這些在幸福中生長的孩子們領悟到作者這種基於現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我實施了這樣的教學方案:讓學生抓住重點,讀議結合,落實目標。我先是讓學生精讀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這一自然段,瞭解作者在這一段中的寫法以及小女孩的心理變化,讀出感情來,並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進行相互交流。如此實施,效果甚好。孩子們在讀中議,議中讀,懂得抓住“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這一重點句子來討論,先是提出了:“為什麼說‘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然後又提出了:“作者為什麼不寫小女孩就在暖烘烘的火爐邊度過那美好的夜晚,而要那麼殘酷地寫出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孩子們透過交流,不僅理解了:是因為小女孩在火柴光裡看到了美好的幻象,所以才說這火光是奇異的;還了解了作者這樣對比寫是為了突出小女孩的悲慘遭遇;同時懂得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接著我再讓學生以此方法學習小女孩其他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這樣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教起來簡單,學生學起來輕鬆。
反思三: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4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4篇
《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是“世界童話之王”安徒生的傑作之一。它講的是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作者透過這個童話故事,表達了他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課文的重點是講這個小女孩在又冷又餓的情況下,為了暖和暖和快要凍僵的身體,擦燃了一根根火柴,並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而這些幻象又恰恰與她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了能夠讓這些在幸福中生長的孩子們領悟到作者這種基於現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我實施了這樣的教學方案:
強調精讀細說。“讀”是語文課的基礎。要使學生深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必須注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透過朗讀,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慘和作者寄予的同情。“賣火柴”這部分,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再結合具體語句、段落相互交流感受,重點認識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和痛苦。“擦火柴”這部分,讓學生自讀,使學生領悟作者的想象描寫完全基於現實,十分合理。同時抓住課後習題來“說”。課後習題的設計意圖在於關注閱讀理解的個性化,尊重學生個人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我給學生創設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讀、說的機會。可以讓學生先在小組內或自由選擇合作伙伴,自己選擇讀、說的內容、形式。全班交流時,也要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選擇,獨立體驗。
讀議結合。我讓學生精讀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這一自然段,瞭解作者在這一段中的寫法以及小女孩的心理變化後,針對“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這一重點句子來討論,先是提出了:“為什麼說‘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然後又提出了:“作者為什麼不寫小女孩就在暖烘烘的火爐邊度過那美好的夜晚,而要那麼殘酷地寫出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孩子們透過交流,不僅理解了:是因為小女孩在火柴光裡看到了美好的幻象,所以才說這火光是奇異的;還了解了作者這樣對比寫是為了突出小女孩的悲慘遭遇;同時懂得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接著我再讓學生以此方法學習小女孩其他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這樣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思四:
感受最深的教材處理介紹或教學片斷摘錄:
1、課前我讓學生在預習中搜集安徒生的資料,使學生了解到安徒生出生在貧富懸殊、勞動人民深受剝削壓迫的苦難年代。
2、課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自主閱讀:
在閱讀的同時畫出文中最令人感動的地方。然後在小組內交流收穫。取長補短,促進思維。當學生全班交流時,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這時我引導學生著重從兩個問題來理解課文。一是:小女孩是凍死的,為什麼“嘴上還帶著微笑?”二是:分明是說小女孩凍死了,為什麼要寫“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的幸福中去?”引導學生抓住“兩個幸福”揣摩其內涵,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接著,設計一個自由想象的題目:假設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你想對她說些什麼?學生能積極參與,各抒己見,“我請她到我們家吃頓飽飯”。“我要請她到我們這個溫暖班集體來,和我們一起學習。”……使學生對幸福的認識和體驗得到了新的昇華。
3、課後我建議學生在課後閱讀安徒生的其他童話。
對教材的思考及對教學的反思:
1、把握了一條情感脈絡。從課文匯入開始,我就一直為學生放帶有悲劇色彩的音樂,以營造一種悲劇氣氛,感染學生,然後透過範讀、指讀、自瀆、悟中讀、指導讀、重點讀,使學生對小女孩由憐生愛、由愛生悲,再配上精美的動畫,使學生的情感體驗不斷提升,情感不斷昇華,達到人文合一。
2、培養了學生的三種能力:
⑴探究感悟能力:
作者的感情是透過語言文字表現的。她的“可憐”“幸福”體現在哪裡?學生在自讀中自悟,並能劃出相關的句子在小組內討論,學生各抒己見,加深了理解和感受。
⑵想象和表達能力: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4篇教學反思
理解課文後,我向學生們提了一個問題“假如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你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學生們盡情地表達出自己的愛心、同情心,發揚了團結友愛的精神,都希望儘自己的最大力量幫助“賣火柴的小女孩”。透過虛擬這一情境,一方面深化了課文的薰陶感染作用,一方面發展了學生的想象表達能力。
⑶朗讀能力:
教學中我能運用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達到了以讀代講,以讀悟情,以讀達情的目的。
3、學生課外去讀安徒生的童話,拓展了學生的閱讀領域。